灵隐寺的晨钟刚漫过山头,济公就揣着个糖糕,晃悠悠往镇东的启蒙书院走。破蒲扇在手里摇得轻快,酒葫芦随着脚步叮当作响,路过书院门口的老槐树时,还不忘摘了片叶子,卷成哨子吹起来,引得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远。
书院里传来孩童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的调子稚嫩又响亮。可没一会儿,读书声就变成了哭声。济公扒着书院的木窗往里看——只见几个孩子围着一个穿粗布衫的小男孩,小男孩蹲在地上,手里攥着断成两截的毛笔,哭得肩膀发抖。
“这是怎么了?好好的读书声,怎么变成哭鼻子声了?”济公推开门走进书院,糖糕还叼在嘴里,含糊不清地问。
教书的周先生见是济公,连忙放下戒尺:“济公正念,您怎么来了?还不是这几个孩子,又欺负小石头了。”
领头的胖小子梗着脖子:“谁让他笨!先生教了三遍的字,他还写不好,毛笔都握不住,活该被笑话!”
小石头哭得更凶了:“我……我不是笨,我就是……就是手总抖,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的……”他摊开手心,只见手掌心有块淡淡的淤青,“我爹说我要是再写不好字,就不让我来读书了……”
济公蹲下身,摸了摸小石头的手心:“这淤青是怎么弄的?是不是你爹打你了?”
小石头点点头,眼泪掉在地上:“我爹说我没用,读书也读不好,还不如回家放牛……”
周围的孩子听了,有的低下头,有的还在偷笑。济公站起身,对着孩子们说:“你们可不能笑话小石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你们写字好,可小石头放牛厉害啊,他能分清每头牛的名字,还能知道哪块草地的草最嫩,你们能做到吗?”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了摇头。胖小子小声说:“我……我连牛都没见过几次。”
“就是嘛!”济公掏出糖糕,掰成几块分给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能因为别人某件事做得不好,就笑话人家。你们要互相帮助,小石头写字不好,你们可以教他;你们要是想放牛,也可以让小石头教你们,这样多好啊!”
孩子们纷纷点头,胖小子走到小石头身边,递给他一块糖糕:“小石头,对不起,我不该笑话你。以后我教你写字吧,我娘说我写的字是镇上最好看的!”
其他孩子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我也帮你!”“我有新毛笔,明天带给你用!”
小石头破涕为笑,擦了擦眼泪:“谢谢你们!”
周先生笑着说:“济公正念,还是您有办法。这些孩子调皮得很,我都说了好几次,他们就是不听。”
济公摸了摸后脑勺:“小孩子嘛,都喜欢听好玩的。对了,小石头的手总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周先生叹了口气:“我也觉得奇怪。小石头之前写字好好的,就是上个月他爹带他去了趟城里,回来后就这样了。他爹总说他是故意装的,还经常打他。”
济公皱了皱眉,心里有了计较。他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小石头,别担心,和尚我帮你看看,保证让你能好好写字。”
当天下午,济公跟着小石头回了家。小石头的爹正在院子里劈柴,见了济公,放下斧头:“济公正念,您怎么来了?是不是这小子在书院又惹事了?”
“你这当爹的,怎么不问青红皂白就说孩子?”济公走进院子,“小石头手总抖,写不好字,你不仅不关心,还打他,你这爹当的也太不合格了!”
小石头的爹涨红了脸:“我也是恨铁不成钢!家里本来就穷,送他去读书是想让他以后有出息,可他倒好,连字都写不好,还不如回家放牛!”
“你知道他为什么手抖吗?”济公掏出破蒲扇,对着小石头的手心轻轻一扇,“上个月你们去城里,是不是遇到了一个穿黑衣服的人,给了小石头一块糖吃?”
小石头的爹愣了一下:“是啊,当时我们在城里的集市上,一个黑衣人说小石头可爱,给了他一块糖。您怎么知道的?”
“那黑衣人是黑风怪的手下,他给小石头的糖里加了‘抖筋散’,能让人手脚发抖,却查不出病因。”济公指尖泛起金光,轻轻点在小石头的手心,“这毒不重,和尚我能解,以后小石头就能好好写字了。”
金光闪过,小石头的手心不再发抖。他拿起院子里的树枝,在地上写了个“人”字,工整又有力。小石头的爹又惊又喜,连忙跪在地上:“多谢济公正念!我……我错怪孩子了,以后我再也不打他了!”
济公扶起他:“知道错了就好。孩子还小,需要的是鼓励,不是打骂。以后你多关心关心他,他肯定能有出息。”
小石头扑进爹的怀里,笑着说:“爹,我以后一定好好读书,不让你失望!”
回到书院时,夕阳已经西下。孩子们还在书院里等着,见小石头回来了,纷纷围上来:“小石头,你的手好了吗?”“我们教你写字吧!”
小石头拿起毛笔,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一行字:“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周先生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济公坐在书院的门槛上,看着眼前的景象,掏出酒葫芦喝了一口。晚风拂过,带着槐花香,孩子们的笑声和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好听。他知道,这些孩子就像一棵棵小树苗,需要用心呵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天色渐暗,济公起身准备回灵隐寺。孩子们纷纷围上来,拉着他的衣角:“济公正念,您明天还来吗?”“我们还想听您讲故事!”
济公笑着点头:“来!明天和尚我带好吃的来,再给你们讲好听的故事!”
走在回山的路上,济公嘴里哼着不成调的俚曲,破蒲扇在手里轻轻晃动。月光洒在小路上,泛着淡淡的银光。他想起小石头开心的笑容,想起孩子们纯真的眼神,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只要能帮到这些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算再辛苦,也值得。
回到灵隐寺时,广亮和必清正在山门前等候。见他回来,广亮笑着说:“道济,你今天又去哪里疯玩了?方丈还让我找你呢。”
济公掏出怀里剩下的糖糕,递给他们:“我去书院了,帮一个孩子解了毒,还教孩子们要互相帮助。这糖糕是孩子们给我的,你们尝尝。”
必清接过糖糕,咬了一口:“真甜!师父,您真是厉害,不管什么事,到您手里都能解决。”
济公摸了摸酒葫芦,笑道:“这有什么?只要心怀慈悲,多为别人着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月光洒在灵隐寺的庭院里,济公坐在山门前的老樟树下,望着远处的书院,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知道,只要世间还有需要帮助的人,他这降龙罗汉,就会一直走下去,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里的生灵,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