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灾后重建的捷报,如同春风般吹散了洛阳城上空因地震而残留的最后一丝阴霾。
狄道新城拔地而起的消息,以及百姓们那发自肺腑的感恩,让帝国上下都洋溢着一股奋发昂扬的朝气。
然而,这份朝气,很快就被另一股更加炽热、更加浓烈的期待与喜悦所取代——皇后白素雅的产期,近了。
整个皇宫,乃至整个洛阳,都仿佛进入了一种小心翼翼的静谧之中。
宫人们走路踮着脚尖,说话压低了嗓音,所有可能产生喧闹的工程和活动都被暂时叫停。
太医署以白如雪为首的顶尖医官团队早已进驻宫中,随时待命。产房是严格按照白如雪的要求布置的,通风、明亮、洁净,一应用具都经过严格消毒。
袁大山已经好几日没有好好上朝了,几乎所有政务都搬到了离寝宫最近的偏殿处理。
他表面上看起来还算镇定,批阅奏章,听取汇报,但只有贴身内侍才知道,陛下时常会对着奏章出神,手中的朱笔半晌落不下去,耳朵却时刻竖着,捕捉着寝宫方向的任何一丝动静。
他的内心oS更是如同沸腾的开水:“怎么还没动静?琴琴会不会疼?会不会有危险?妈的,这比老子当年单挑吕布还紧张!”
这一日,午后阳光正好,袁大山正强迫自己专注于一份关于漕运改革的奏疏,突然,一名女官急匆匆地从寝宫方向跑来,也顾不得礼仪,声音带着激动和一丝紧张:
“陛下!陛下!娘娘……娘娘发动了!”
“啪嗒!” 袁大山手中的朱笔掉落在奏疏上,染红了一片字迹。他猛地站起身,什么都顾不上了,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了寝宫。
寝宫外,气氛庄严而紧绷。
宫人们屏息静气,端着热水、拿着干净布帛,有序地进出。
门内隐约传来白素雅压抑的、断断续续的痛吟声,每一声都像一把小锤,重重敲在袁大山的心上。
他想冲进去,却被以白如雪为首的女医官和嬷嬷们死死拦在门外。
“陛下!产房乃血光之地,不吉!您万万不能进去啊!”
一位老嬷嬷苦口婆心。
“放屁!”
袁大山眼睛都红了,差点就要动用武力,“什么吉不吉!老子不信这个!琴琴在里面受苦,我必须在旁边!”
他内心狂吼:“封建迷信害死人!老婆生孩子老公陪产天经地义!”
关键时刻,还是里面传出了白素雅虽然虚弱却异常坚定的声音:
“大山哥……听……听如雪的……你在外面……等我……”
听到她的声音,袁大山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硬生生止住了脚步。
他了解她,此刻她需要集中全部精力。
他只能像一头焦躁的困兽,在产房外来来回回地踱步,双手紧握,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时间,从未如此缓慢而煎熬。
得到消息的周一木、武二石、张三铁、王金水等一众老兄弟,以及柳如梦、李丽丽、苗妙妙等女官,也纷纷赶到了宫外等候。
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神色紧张,翘首以盼。
武二石搓着他那蒲扇般的大手,嘴里无声地念叨着什么,仿佛在祈求满天神佛保佑。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了绚丽的橘红色。
就在这漫长的等待几乎要将所有人的耐心耗尽之时——
“哇啊——!!!!”
一声响亮而有力的婴儿啼哭,如同破晓的晨钟,骤然从产房内传出,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这哭声是如此生机勃勃,充满了力量,瞬间驱散了所有的阴霾与焦灼!
袁大山浑身一震,猛地停住脚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产房的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白如雪抱着一个用明黄色锦缎包裹着的襁褓走了出来,她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洋溢着无比灿烂、如释重负的笑容: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为您诞下了一位健康的皇子!母子平安!”
“皇……皇子?母子平安?”
袁大山喃喃重复着,巨大的喜悦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心神,让他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
他小心翼翼地,如同捧着这世间最珍贵的稀世珍宝般,从白如雪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温暖的襁褓。
襁褓中的婴儿,皮肤还有些红皱,小拳头紧握着,似乎因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而不满地啼哭着,但那眉眼间的轮廓,已然能看出几分他与白素雅的影子。
袁大山看着怀中的孩子,一种从未有过的、混杂着激动、狂喜、责任与无限柔情的复杂情感充斥着他的胸膛。
他低下头,用脸颊极其轻柔地蹭了蹭孩子细嫩的小脸,声音哽咽:
“好小子……好小子……你终于来了……”
他抱着孩子,快步走进产房。
白素雅虚弱地躺在榻上,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额角,脸色苍白,但眼神却明亮而满足,带着初为人母的温柔与骄傲。
她看着袁大山抱着孩子走近,唇角漾开一抹无比虚弱却又无比幸福的笑容。
“琴琴,辛苦了……你看,我们的儿子……”
袁大山蹲在榻边,将孩子轻轻放在她枕边。
白素雅侧过头,凝视着那小小的、正在努力适应新环境的孩子,眼中溢满了爱意,轻轻“嗯”了一声,泪水却不受控制地滑落,那是喜悦的泪水。
很快,皇后顺利诞下皇子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出了皇宫,飞遍了洛阳,飞向了帝国的四面八方!
“铛——铛——铛——”
景阳钟再次敲响,这一次,不再是紧急召集的急促,而是充满了庄严与喜悦的洪亮钟声,一连九响,宣告着国本已固,帝国有了继承人!
皇宫内外,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宫人们喜极而泣,相互道贺。
朝臣们无论身在何处,都面向皇宫方向,躬身行礼,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消息传到民间,更是万民欢腾!
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次官府未加阻止),欢呼声响彻云霄!
酒楼茶肆宣布今日酒水免费,戏班子搭台唱起了吉庆的剧目。
整个帝国,都沉浸在一片普天同庆的狂喜之中。
袁大山当即颁布诏书,大赦天下(谋逆等十恶不赦之罪除外),减免天下赋税一成,与民同乐。
并为皇子赐名——
“朕之长子,诞生于启元盛世之初,承载万民之望,肩负华夏未来。赐名——启华!袁启华!愿他如旭日之初升,开启我华夏万世之华章!”
“袁启华!好名字!”
“开启华章!陛下圣明!”
名字随着诏书传遍天下,赢得了无数赞誉。
次日,袁大山在宫中设下家宴,款待一众核心的老兄弟和女官们。
气氛轻松而温馨,没有了朝堂上的严肃。
奶娘将小皇子抱了出来,立刻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武二石凑到跟前,瞪着牛眼,想伸手去摸又不敢,只能咧着大嘴憨笑:
“嘿嘿,这小子,眉眼像陛下,这鼻子嘴巴像皇后娘娘!好看!真好!”
他搓着手,忽然冒出一句:
“瞧这精神头,以后肯定比他爹还能打!”
“噗——” 正在喝水的王金水差点喷出来。
周一木无奈地摇头。
柳如梦等女官们更是掩唇轻笑。
袁大山也是哭笑不得,笑骂道:
“你这莽夫!就知道打打杀杀!我儿子将来要学的是治国平天下!”
张三铁默默地看着小皇子,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玲珑、做工极其精致的木头小马,递了过去:
“臣……没什么好送的,做了个小玩意儿,给殿下玩耍。”
王金水则笑道:“等殿下大些,臣教他驾船,看遍四海风光!”
看着这群如今已是帝国顶梁柱、却依旧保持着当年情谊的老兄弟们,看着他们围着自己的孩子,露出如此真挚而温暖的的笑容,袁大山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满足。
他走到白素雅身边,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从流民营的相濡以沫,到如今的帝后同心,子嗣延绵,他们走过的路,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传奇。
而袁启华的降生,不仅是他二人爱情的结晶,更是为这个蒸蒸日上的草根帝国,注入了传承的希望与稳定的基石。
(本章完)
---
【下章预告:】
皇子降生,举国欢庆之后,皇后白素雅的生活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悉心养育小启华的同时,她并未忘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她开始将多年的思考、实践的感悟,结合那份来自现代的灵魂所带来的独特视角,凝注于笔端,着手撰写两部足以影响深远的着作。
一代贤后的思想,即将照亮更多人的道路。
敬请期待《第232章:母仪天下·素雅着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