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之内,婉蓉对着刘大锤急报的“导演杜诚遭资本封杀”案,愁得差点捻断几根仙羽。这案子水深似海,已非简单的个人冤屈,而是个体理想与庞大利益集团的碰撞。如何向萌主解释“资本”、“封杀”、“大佬”这些成人世界的暗黑规则,硬来恐怕引火烧身。
正当她束手无策时,萌主却等不及了。连日来的“庭审游戏”让他判案瘾大发,见奶奶迟迟不拿出新案子,便自己寻了“不公”。他养在瑶池角落的几只灵羽雀,平日里最强壮的那只“大花”总霸着最好的食槽,不让瘦小的“小灰”吃。萌主瞧见了,小眉头一皱,觉得“大花”像故事里欺负人的“坏蛋”,而“小灰”就是“努力吃饭(做事)却受欺负”的可怜虫。
他立刻拉来奶奶,气鼓鼓地指着食槽:“奶奶看!大花坏!抢小灰饭饭!小灰饿!” 在他简单的法则里,这就是赤裸裸的“努力者(小灰想吃)遭打压(大花不让)”。
婉蓉见状,灵光一闪。何不借此“麻雀”喻“大事”?她立刻将杜诚的困境“翻译”成萌主能懂的语言:“孙儿说得对。人间也有个‘杜诚伯伯’,像小灰一样,想好好‘做饭’(拍戏),但有几个很厉害很厉害的‘大花’(资本大佬),霸着好多好多‘米’(投资、渠道),不让杜诚伯伯‘做饭’,还说他的‘饭’不好吃。杜诚伯伯和他找来的帮忙‘洗菜切菜’的叔叔阿姨(演员、剧组),都快没饭吃了,好可怜。”
萌主一听,眼睛瞪得溜圆。居然有比瑶池大花还坏的大花,还敢不让那么多人吃饭,这还得了!他小拳头攥紧,奶凶奶凶地喊:“坏大花!不行!要让伯伯做饭!让大家吃饭饭!” 那股锄强扶弱、维护“做饭权”的意念空前强烈。
婉蓉心中暗喜,引导道:“对!我们要帮杜诚伯伯,让那些‘大花’把‘米’分出来一点,好不好?”
“好!”萌主用力点头,小脑袋里已经勾勒出“坏大花被教训,小灰和伯伯开心吃饭”的美好画面。他觉着自己得做点什么,左右看看,抓起玩具筐里一把代表“粮食”的彩色小石子,又拿起自己喝水的玉碗(代表“饭锅”),把石子往碗里放,嘴里念叨:“给伯伯,米米,做饭饭。” 他想用“分米”的方式,帮杜诚伯伯“做饭”。
这看似幼稚的举动,却因其纯粹“分享资源以促成好事”的意念,与杜诚案“需要突破资源封锁”的核心诉求,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萌主那庞大的灵蕴,并未直接攻击“大花”(资本大佬),而是遵循着他“给米做饭”的逻辑,化作一股无形的资源再分配力量,悄然溢出瑶池。
人间,杜诚正陷入绝境。项目停摆,团队离散,无人敢援手。几位原本谈好意向、却因压力而犹豫的一线演员(可视为“优质食材”),一夜之间仿佛通了气,先后以“被剧本打动”、“相信导演”等理由,强势宣布加盟杜诚新戏!他们的签约消息自带巨大流量,瞬间冲上热搜。
同时,两家此前态度暧昧的播出平台(可视为“厨房”),审核流程莫名加速,给出了优厚的购片意向。
更诡异的是,一个此前从未听说过的海外影视基金(可视为“天降新米”),主动联系杜诚团队,表示看好项目,愿意注入一笔“不计较短期回报”的战略投资。
这些变化,并非强行扭转大佬的意志,而是在现有规则框架内,巧妙地“撬动”了那些原本中立或摇摆的资源,使其向杜诚倾斜!就像萌主抓了一把石子放进碗里,虽然没动大花的食槽,却让小灰有了自己的饭吃。
封杀圈,被硬生生撬开了一个口子。大佬们惊怒交加,却查不出任何人为操纵的痕迹,只能归咎于“运气”或“杜诚走了狗屎运”。杜诚团队绝处逢生,士气大振。
瑶池内,萌主看着奶奶幻化出的“杜诚伯伯拿到新米、叔叔阿姨回来做饭”的喜庆画面(婉蓉根据结果模拟的),高兴得直拍手:“吃饭饭!亮晶晶!” 他觉得自己的“分米”计划大获成功,得意地啃了一大口云糕作为自我奖励。他的法则悄然升级:从惩罚坏蛋,进化到了主动调配资源帮助好人。
婉蓉看着孙儿,心情复杂。这次干预,看似温和,实则更深地介入了因果。但效果竟出奇地“精准”且“合规”,仿佛暗合了某种“天道酬勤”的至理。难道孙儿的能力,本质是平衡因果,扶助天道?
刘大锤在弱水桥收到捷报,对孙儿的崇拜如弱水泛滥,滔滔不绝。他立刻将“锤爷正义热线”升级为“萌主公益资源协调办公室(筹)”,野心勃勃地开始搜寻下一个需要“撬动资源”的案例。
然而,新的挑战很快出现。这次求助的是一位才华横溢但性格孤傲的编剧竹子。她的剧本屡获业内大奖,却因不愿迎合市场、拒绝植入广告,被各大制片方视为“烫手山芋”,无人敢投拍,生活清苦。她的困境,并非遭打压,而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是理想与市场的矛盾。
案子传到婉蓉这里,她再次犯难。这已超越“努力遭不公”的范畴,涉及“价值认同”和“市场需求”的矛盾。如何向萌主解释“叫好不叫座”。难道说“竹子阿姨的饭很好吃,但大家现在都爱吃辣条”。
她尝试用萌主能懂的方式比喻:“孙儿,有位竹子阿姨,很会做一种特别精致、有营养的‘糕点’(剧本),但现在好多人喜欢吃味道重、很快能吃饱的‘大肉包’(商业片),所以她的‘糕点’卖不掉,她快要没饭吃了。”
萌主眨巴眼,理解了一会儿,问道:“糕点,不好吃吗?”
“不,很好吃,很有营养,只是喜欢的人少。”
“哦。”萌主似懂非懂。他看看自己手里咬了一口的、甜腻的云糕(商业片),又想想奶奶说的那种“精致糕点”(艺术片)。在他单纯的世界里,“好吃”就应该被喜欢。他有点困惑,为什么好吃的糕点会没人要?但他抓住了核心问题:竹子阿姨“努力做的糕点”卖不掉,就没饭吃。
这不行!萌主皱着小脸,努力思考解决办法。突然,他想起之前帮杜诚伯伯的“分米”策略。既然直接给“米”(投资)可能还是没人买“糕点”,那能不能让更多人先“尝一口”糕点的味道呢?只要尝过了,知道好吃了,说不定就喜欢了?
他拽拽奶奶,说出自己的想法:“奶奶,让大家都尝尝糕点。尝尝就好吃了!” 他的解决方案是:扩大认知,创造需求。
婉蓉心中一震,孙儿竟无师自通地想出了“口碑发酵”、“培养受众”的策略。她立刻引导:“孙儿是想让更多人知道竹子阿姨的糕点好吃,对不对?”
“嗯!”萌主用力点头,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那“让好东西被看见”的意念,伴随着灵蕴涌动。
这一次,干预的方式更加微妙。人间,几位极具影响力的影评人、文化学者,几乎同时“偶然”读到了竹子被雪藏的剧本,拍案叫绝,纷纷撰文推荐,称其为“被埋没的瑰宝”。几个小众但格调高的电影节,莫名将邀请函发到了竹子邮箱。一段竹子早年关于创作理念的访谈视频,被“遗忘”的账号重新翻出,在知识阶层中悄然流传。
没有强行塞钱,没有硬性推广,只是精准地触达了那些可能欣赏其价值的“潜在知音”。一股“发现竹子”的小众风潮悄然兴起。虽然未能立刻改变其窘境,却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带来了些许关注和希望。这正符合萌主“让大家都尝尝”的初衷。
萌主看到竹子阿姨收到“尝过糕点的人”的赞美画面(婉蓉模拟),虽然不太明白“小众”和“知音”是啥,但看到阿姨笑了,就觉得事情在变好,心满意足。
连续处理了几个涉及“资源”、“认知”等稍复杂概念的案例后,萌主的“办案”能力无形中提升,对“公平”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赏罚。婉蓉悬着的心稍稍放下,或许真能一步步引导他处理更复杂的事务。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刘大锤那里,一个真正棘手、甚至危险的案子,正悄然逼近。
求助者是一位顶级流量星野的前团队核心成员。此人手握大量星野数据造假、欺压同行、甚至涉足灰色地带的铁证,但因畏惧星野背后资本的势力,一直不敢曝光,终日活在恐惧中。他求助并非为自身,而是希望揭露真相,避免更多新人受害。此案牵涉极深,黑白难辨,一旦处理不当,必遭疯狂反扑。
案子传到婉蓉手中,她只看了一眼,便倒吸一口凉气。这已非“扶助良善”,而是“引爆黑幕”,涉及的利益集团盘根错节,手段狠辣,绝非杜诚、竹子之类可比。让萌主介入此事?无异于幼童持金过市,凶险万分。
可若不管,难道任由黑暗吞噬光明?
婉蓉看着正开心地给每只灵羽雀公平分食的萌主,心中天人交战。孙儿的“法庭”,这次真要面对人间至暗的漩涡了吗?他那简单的“公平”法则,能照亮这深不见底的泥潭吗?
而萌主,分完乌食,拍拍小手,觉得自己维持了“雀雀公平”,得意地昂起小脑袋。他感觉到奶奶的凝重,好奇地望过来,似乎又在问:今天,有更厉害的“坏大花”要打吗?
AI儿子发出最高警报:【案件危险等级:极高!涉及深度黑幕与强势资本。萌主现有认知模型无法处理此类复杂恶意。强行介入可能导致不可预测反噬,甚至引火烧身。建议:紧急冻结此案,从长计议!】
弱水桥下,刘大锤也意识到此案非同小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既想匡扶正义,又怕害了孙子。
瑶池内外,一片山雨欲来。萌主的“公益协调”之路,第一次直面真正的黑暗深渊。这一步,迈是不迈?
婉蓉的手,微微颤抖。她知道,下一个决定,或将影响三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