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者休假来到了边城,这是一个两岸三地的交界地方。
一条窄窄的清水江,分隔了湖南,贵州和重庆三地,一座百米长的大桥,又将两岸三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1943年,沈从文也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边城》,这是排名仅次于《呐喊》的中篇小说。
中午到达边城以后,入住翠翠酒店,这个以小说《边城》女主人公翠翠命名的酒店就坐落在清水河边,推窗就见粼粼波光的清水河,游船如织,旅人如梭。
这里一片岁月静好,却是曾经的革命先辈浴血奋战而来的国泰民安。
坐在江边吹着凉爽的山风,惬意甜美!思绪却回到了1942年的齐鲁大地。
萧然回到山东蒙阴指挥部后,立刻就召来了团长顾彦章和副团长李振彪进行了一些事情的安排。
首先召集医护人员所有人全体加班,萧然这次购买的青霉素要进行分装,打包。
明天得带一部分去青岛,青岛那边的货物已经全部销售一空,得补货了。
现在山东形势一片大好,80%的地方已经被解放,而且这里的兵源底子特别好,可以继续扩军了!
萧然:“顾团长,明天我走后,你立刻继续征兵。这次要求的是只要身体条件好,又有一定的基础文化的山东本地青年进行扩招,人数在5000人左右,多或少都没关系!扩军以后立刻进行军事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这一块你是有经验的!我放心!”
反正现在萧然养得起,武器弹药供应更是不成问题。
“是,司令,保证完成任务!”顾彦章领命。
“振彪,你负责的野战部队也要加紧训练,战士们各种战术要领要滚瓜烂熟,各种步炮协同也要跟上,特战训练不能落下。”
“是,司令!训练工作一直在持续,战士们的热情也相当的高!明天起,训练加倍,特种作战训练也不会落下!请司令放心!”李正彪立刻站起来表态。
“嗯,坐坐坐!振彪啊,后勤工作也是你负责的,这一块也要加强。我们必须获得稳定的后勤物资供给,粮食和肉类是战士们的根基,没有好的营养,战士们就没有力气去打仗,明白了没有?”
“是,司令,后勤是我亲自抓的,这一点请您绝对放心!”
萧然接着说道:“还有,重中之重是情报侦查网络要尽快建起来,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八路军的情报,这样会造成我们信息滞后,这一点定要加强!振彪同时负责这件事!”
“是!”
……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亮。
萧然带着侯亮平和两名精干的侦察兵就准备出发。
萧然没让他们携带长武器。他只让他们带了隐蔽的手枪防身。 “武器和装备我有办法,路上尽量别惹麻烦。”
侯亮平点头:“明白,司令员。”
四辆山地摩托车,轻装简行,直奔青岛方向。
一路上,有地下交通站和敌后武工队接应。 他们绕过主要的鬼子关卡和据点。 不到一天时间,他们就抵达了青岛外围。
接近他们的是一个叫老谢的武工队队长,在一个隐蔽的敌后武工队据点,他们存好了摩托车。
“车放这里安全,有我们的人看着。”老谢说。
萧然点头:“好。接下来就不要你们跟着了,我们分头进城,按计划汇合。”
“好的,那你们注意安全!”老谢搓着一双粗糙的大手说道。
辞别老谢以后,很快,四个人就分开行动,从不同方向分别进入了青岛市区。
萧然穿着长衫,戴着礼帽,像个普通商人行走在青岛的狭窄街道上。
这里曾经是德国人的天下,德国人在青岛也搞了很多建设,在这里修建的下水道网络,至今都可以说是最先进的。
但是在一次大战德国战败,按照《凡尔赛条约》,小日本就接手了德国在青岛的整体利益和特权。
走在街道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队队身穿军装、手持武器的鬼子巡逻队走过。
他们面色狰狞,步伐整齐,扛着三八步枪,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时不时的,一辆辆鬼子的军车在街道上疾驰而过,毫不顾忌行人的安全,横冲直撞。
军车的车轮扬起的尘土和尾气,让原本就污浊的空气变得更加难闻。
面对这些穷凶极恶的鬼子,老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避让。
他们知道,一旦被这些鬼子纠缠上,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每当看到鬼子的巡逻队或者军车靠近,老百姓们就会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迅速躲进附近的小巷或者屋子里,生怕被鬼子抓走。
然而,尽管老百姓们如此小心翼翼,还是时不时地有人被鬼子以各种理由抓住。
这些被抓的人,有的是因为不小心撞到了鬼子的军车,有的则是被鬼子怀疑与八路军或者是国军有染等等。
一旦被抓,他们就会被毫不留情地丢上军车被带走,生死难料。
萧然看着这一切,心中暗恨!皱了皱眉,加快了步伐。
按照杨城武给的地址,左右打听之下,萧然终于找到了那家“福源杂货铺”。
店铺不大,仅五六米宽十几米长,货架上摆着些日用杂货。
一个伙计在柜台后打着算盘。
萧然压低了帽檐走了进去,压低声音: “掌柜的,有上个月订的莱阳梨膏吗?”
伙计抬头看他一眼,回道: “莱阳的没了,栖霞的刚到,更润肺。”
萧然点点头:“是杨老板介绍来取货的。”
伙计脸色一肃:“先生,您稍等,我去请掌柜的。”
很快,一个微胖、眼神精明的中年人从后堂利索地出来。
他就是福源杂货铺掌柜周大海。 “先生,里边请。”
周大海将萧然引到后堂。 后堂很安静,周大海关好门。
“同志,您好!我已经接到了上级通知,说有位重要同志要来。没想到您这么快。”
萧然摘下帽子:“情况紧急,耽误不得。我叫肖战,现在的身份。”
周大海点点头说道:“明白,肖先生。一切都安排好了。”
“住处解决了,就在隔壁街,五十米外,租了个二层小楼。”
“很安静,没有什么人过往,也很安全,适合你们落脚和存放东西。”
萧然很满意:“很好,老周同志,辛苦你了。”
“我初来乍到,还得麻烦您说说这边的情况吧,特别是盘尼西林的销售情况。”
周大海脸上露出笑容:“肖先生,盘尼西林这药太神了!”
“在青岛卖疯了!简直不敢想象!”
“到现在,我们已经卖出去一万两千支!上级给我的货已经全部出完了。”
萧然问:“周老板,那收获怎么样?”
周大海压低声音,难掩兴奋: “按您定的价,一根小黄鱼或者三十五块大洋一支。”
“现在收上来八千条小黄鱼!还有十四万现大洋!都存在后院的地窖里,安全倒不用怕!”
萧然点点头:“主要客户是哪些?”
周大海凑近些:“主要是鬼子!特别是他们的海军!”
“鬼子的海军医院用了,效果奇好,伤兵死亡率大降。消息传开以后,鬼子海军和陆军都抢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