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鬼子几乎都有传教癖,之前李黄辛也报告过类似情况。李四白对此毫不意外。漫不经心的问道:
“他发展了多少人?”
“十来个吧!这个老小子有钱,动不动就给工人分干粮,所以有人爱听他胡说”
说到此处,李黄辛露出忍俊不禁的表情:
“不过每次吃完东西,这些人就一哄而散。真信他那一套的只有两三个人…”
李四白眉头一皱,两三个虔信徒,那也不算少了!
他深知星星之火的道理,这事看似不起眼,可也不能置之不理:
“哼!还是太闲了,这种人以后多派点重活!”
李黄辛凛然领命:
“卑职明白!”
李四白在旅顺口待了三日,彻底摸清了船坞的进度。这才带着六花返回李家河。萱薇也被拉着一起,回去看望三花!
女人们家长里短不提,李四白却是真的忙的脚不沾地。
镇江失守要上报,还要转运流民到登莱,一件件麻烦事都要他亲自操盘。
候黑仔被支的团团转,刚从辽河口回来没几天,又登州、天津、皮岛绕起圈来。
毛文龙说是送流民到登莱,实际上都是老弱为主,真正的精壮他哪舍得?
金州的船队连续出动十数次,运了万余老弱到登州后。陶朗先立刻开始上书找天启哭穷,讨要安置赈济的银子。
自打东林党众正盈朝,继泰昌元年取消矿监榷税后,朝廷商税也开始持续下降。
如此一来,不但皇帝内库没有来源,朝廷财政收入同步锐减。
天启都快穷的尿血了。九边的军饷发两月欠两月,哪有钱安置辽民啊?
天启这边赈济下不来,陶朗先立刻就变了脸。封闭港口不许金州船舶进入,什么流民哪来的给我回哪去!
候黑仔无奈返航,李四白连忙让他把人送回皮岛。然而此时已是腊月,船刚到皮岛附近,就发现港口已然结冰!无奈之下只能返回金州。
“他妈的!砸手里了!”
旅顺口港池边,李四白看着千余妇女儿童,脑瓜子嗡嗡的!
这些女人还好,起码还能屯田当半个壮劳力。
这些小屁孩最大的才八九岁,除非都是穿越者,否则真是屁用不顶!
萱薇和六花闻讯赶来看热闹,看着大群衣衫褴褛的妇女,两人顿时面露不忍。
萱薇扯着李四白的衣袖道:
“她们已经很可怜了,不要再赶她们走了!”
六花也附和道:
“是啊哥!你看那些小孩儿,一个个瘦的跟猴似的,你不管他们肯定会饿死的…”
李四白也没想到,皮岛的状况恶劣到这种地步。但凡能有一口吃,一般也不会把女人送走,哪怕他们的父亲老公已经死掉。看来东路的辽民都跑到毛文龙那去了!
眼看两个丫头眼泪汪汪,李四白连忙表态:
“你俩心放肚子里,这大包袱除了我这个冤大头,我想送也没人肯要啊!”
两女忍俊不禁都笑了起来。萱薇轻捶李四白的肩膀:
“什么包袱?女人又不是不能干活!”
“等过了年,让她们到我的烟厂卷烟就是!”
之前两人已经商定,以后烟厂使用手动卷烟器,确实需要大量的女工。
然而李四白却摇摇头:
“最多用一半,不能都放在烟厂!”
六花闻言接茬道:
“剩下的给我好了,我让她们去养鸡养鸭!”
这两年金州没饿死人,鸡蛋鸭蛋可以说功不可没。李四白闻言点点头:
“也好,旅顺这么多荒山,空着可惜了”
“六花你让她们搞点跑山鸡,也不用喂饲料,山上条件比平原强多了…”
三人说话之间,就定下了这些女人的命运。说定之后二女立刻上前分人。
这些女人衣衫褴褛,一个个畏畏缩缩,早习惯了听人摆布。很快分成两波,充入双岛营和龙河营。
李四白原以为,在场的小孩都是女人们带的。可等到萱薇六花领了人走,这才发现不对。码头上竟然还剩了一百多个小孩,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李四白大感诧异,立刻走进人群,抓住一个小孩就问:
“小娃娃,你爹娘呢?”
小男孩虎头虎脑,吸溜着鼻涕吭哧着答道:
“我爹…被鞑子砍死了,我娘…投井了…”
虽然说的是人间惨剧,却语气平淡浑若无事,一看就是被问的多了!
李四白连问几个,基本都是全家死绝,最好的是和家人失散,多半是被当包袱扔了!
“卧泥马,全是孤儿?”
“毛文龙,沃日你大叶!”
李四白瞠目结舌,第一次对毛文龙生出怨言。老哥你自己不管,让我当幼儿园长?
现在大海结冰,他想送都没处送。该如何处置这群孤儿,一时间李四白头都大了!
不管肯定不行。可要说建个孤儿院养着,李四白现在也能做到。只不过那是纯付出未免太亏了!
要说让一帮小屁孩去干活做童工,李四白又过不去心里这个坎。
正头疼呢,忽听身后亲兵队长李玄甲慨叹道:
“鞑子真是造孽啊!”
“都是上学堂的年纪,现在家都没了!”
“咦!”
李四白忽然眼睛一亮,瞬间就有了主意:
“玄甲!让兄弟们带上这些小孩,咱们回李家河子!”
李玄甲还不知道,自己给了李四白一个大启发。马上安排亲卫们各自领人出发。
如今近海有岸冰,海路已经不能走。马匹不够小孩又走的慢,一行人拖拖拉拉,中途在木场驿住了一晚,次日黄昏才回到李家河子。
李四白带了一百多小孩回来,瞬间轰动了大砬子堡。坐镇中枢的小孟一脸懵逼:
“大人,您弄这么一帮孩子回来,是要开养济院么?”
所谓养济院,就是明初大明官办的福利院,专门收养“鳏寡孤独废疾”之人。
最开始是明初朱元璋为了救济黎民所办,是各地官府需要考绩的德政。像金州这样的九边卫所内都有。
不过和大明其他制度一样,创办伊始倒是运行良好,时间一长便开始逐渐败坏,到万历末期。全国的养济院几乎都已名存实亡,只剩一块牌子而已!
小孟不过是出言调侃,没曾想李四白嘿嘿一笑:
“没错!自即日起,本官要重建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