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指挥部内,烟雾缭绕。
墙上那张巨大的东北地图,如今在“东山”基地及周边区域,被标注得密密麻麻,代表近期军事行动的红箭头频繁而锐利。
但柯明义的指尖却重重地点在了几份新到的情报上。
来自不同渠道的警示均显示,关东军司令部似乎已开始留意到,在吉林至奉天一带的广袤山区中,存在着一支装备水平远超普通游击队、战术主动且拥有稳定后勤的“麻烦势力”。
日军航空兵的侦察航线,也明显增加了对这片区域的覆盖。
“树大招风啊,老李。”柯明义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他拿起一支铅笔,在地图上“东山”基地的位置画了一个圈,又在周围画了几个代表日军主要驻防城镇的标记。
“谢大队长他们打得太狠,太显眼了。‘快响二十式’一响,跟汉阳造、老套筒根本不是一回事。鬼子不是傻子,吃亏多了,自然会把探照灯打过来。”
“等他们从初期的混乱中彻底缓过神,从国内调来的援兵到位,第一个要重点‘梳理’的,很可能就是我们这种有稳定产出、能威胁其交通线和资源区的硬钉子。”
“另外,现在修路垦田的动静也大,在整个东北来看也是独特显眼的很。”
李总队长拧着眉头,狠吸了一口烟:“妈的,那咋整?总不能因噎废食,让弟兄们缩回来当乌龟吧?不打鬼子,咱们壮大队伍图个啥?修路垦田也是关键大事,不能停!”
“办法自然有,把水彻底搅浑!”柯明义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
手臂一挥,几乎将整个东北都囊括在内,
“咱们为了自身发展,修路垦田、开矿建厂,这套组合拳的好处,你我心知肚明。其他大小山头,哪个看了不眼红?哪怕是杨靖宇、马占山他们三位,不也是跟着我们搞了。”
“但这不够,人太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咱们这次就大方点,卖工具、卖技术,鼓动整个东北的大小势力,都在自己的地盘上给我动起来!搞大生产,搞大基建!”
张参谋立刻领会了战略意图,抚掌道:
“高明,柯老板!此计一石三鸟!”
“其一,将我们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换取我们急需的矿产、粮食和其他原料。”
“其二,全面提升各抗日武装的生存力和持久战能力,他们越稳固,对鬼子的牵制力就越强。”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旦整个东北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开山修路、挖渠垦田的工地,人喊马嘶,尘土飞扬,鬼子的空中侦察和情报分析就会彻底抓瞎!咱们‘东山’这点人马和基地,混在这片沸腾的海洋里,可就一点都不显眼了!”
柯明义:“没错!就是要制造一场全民基建的烟雾弹!”
“立刻执行!张参谋,你负责统筹物资!将兵工厂附属工具车间、民用生产车间的产能给我拉到最大!”
“库存的所有开荒镐、十字镐、铁锹、钢钎、大锤、撬棍、伐木斧、锯子,还有那些独轮车、手推车、畜力大车的车架和轮胎,全部清点打包!”
“告诉朱建平,冶炼和锻造车间分出一半炉子和人手,全力生产各类工具,型号就按咱们自己用的来,用料必须扎实!”
“老李,你帮忙去找咱们外交、宣传、销售的所有人,规划宣传和培训!”
他转向另一侧,“组织技术支队和农业组的骨干,马上编写白话文版的《盘山公路修筑简明手册》和《梯田开辟与增产技术要点》”
“配上简单的示意图,怎么选线、怎么爆破、怎么夯基、怎么砌坎,怎么保水保肥,都给我写清楚!油印出来,有多少印多少!”
“另外,从学生队和口才好、懂技术的弟兄里,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二十个‘技术推广小队’,进行紧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