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队的人一到江源镇,杨靖宇派来的联络员就领着往山里钻。
越往里走,空气里煤烟味越重,没多会儿就瞧见几处黑乎乎的小煤窑,窑口跟个狗洞似的,几个矿工扛着煤筐,弯腰驼背地往外挪,脸黑手黑,只剩眼睛亮着。
“这窑口太浅,通风还差,一天出不了两车煤,还老塌。”联络员叹着气。
技术支队的王师傅蹲下来,摸了摸窑口的土,又往里面瞅了瞅,直起身说:“简单!先把窑口拓宽,再往旁边打个通风巷,用木头搭好支撑,保准安全还出煤快!”
说干就干。
技术队带来的钢钎、铁锤派上用场,矿工们也来了劲,跟着一起挖。王师傅还教他们用“分层采煤法”,别瞎挖乱掏,按层来,既安全又能把煤挖干净。
也就七八天功夫,原本憋闷的小煤窑变了样。窑口拓宽到能容两人并排走,通风巷呼呼往里灌风,矿工们不用再猫着腰干活。到了第十天,出煤量直接翻了三倍,黑亮的煤块堆得跟小山似的。
杨靖宇来看的时候,笑着说:“王师傅,你们这技术真神了!以后咱们不光有煤烧,还能给‘东山’送,这买卖值!”
另一边,凤凰山的铁矿也热闹起来。
马占山的人领着技术队到了老矿坑,指着堆在地上的铁矿砂:“这玩意儿杂质太多,炼不出好铁,以前都没人要。”
技术队的李工程师蹲下来,抓了把矿砂捻了捻,又用带来的简易工具筛了筛:“没事!咱们搞个‘水选法’,用水流把杂质冲掉,再用磁铁吸铁屑,保准能提纯!”
很快,矿坑旁边挖了几条水沟,架起木架子,铺上细铁丝网。铁矿砂倒在网上,工人拿着水管冲,水流带着杂质往下淌,留在网上的全是黑亮的铁精粉。旁边还支起了简易磁铁装置,把漏网的铁屑全吸了出来。
没几天,原本灰扑扑的矿砂,变成了金灿灿的铁精粉。马占山派去送样的人回来报喜:“司令!‘东山’的炼钢炉试过了,这铁精粉炼出来的钢,比以前好太多了!”
马占山:“好!太好了!以后咱们凤凰山的铁矿,就是宝贝疙瘩!”
小市这边,农业技术队带着土豆种来了。
赵镇藩领着人在田埂上等着,看着技术队手里的土豆种,有点犯嘀咕:“这土豆看着跟咱们的也没啥不一样啊,真能高产?”
农业队的张师傅拿起一个土豆种,比划着:“赵参谋长,这可是改良过的!皮厚耐冻,结的土豆又多又大,普通土豆一亩收两百斤,这品种能收四百斤!”
说着,张师傅就下地示范。教他们怎么选地、怎么施肥,还强调“起垄种植”,说这样能防涝,土豆长得更大。赵镇藩派来的农民学得认真,跟着张师傅翻地、起垄、种土豆,每一步都学得有模有样。
张师傅还留下了几本油印的种植手册,叮嘱道:“等出苗了,要及时除草;开花的时候,再追点肥,保准能高产!”
赵镇藩看着地里整齐的田垄:“张师傅,多谢了!要是真能收四百斤,咱们以后就不愁粮食了!”
没几天,江源镇的煤、凤凰山的铁精粉,就一车车往“东山”基地运。基地的炼钢炉烧得更旺,机床转得更欢,子弹、炮弹造得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