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卷着淮北平原的细雪,呜咽着掠过新立的墓碑。墓碑简朴而庄重,上书“汉故大司马徐公庶之墓”。没有过多的雕饰,唯有周围新栽的松柏在风雪中挺立,象征着墓主人坚贞不屈的品格。
依照徐庶遗愿,诸葛亮亲自扶灵,将其归葬于南阳故地,安葬在他们当年一同躬耕、论道的隆中附近。这既是叶落归根,亦是魂归梦起之处。送葬的队伍不算浩大,却极尽哀荣。诸葛亮以下,关平、马谡、马良等一众与徐庶相知多年的老臣旧将,凡能脱身者,皆白衣素服,徒步相送。军中将士,自发沿途列队,甲胄肃然,目送这位为季汉立下汗马功劳的智者最后一程。
棺椁缓缓沉入早已掘好的墓穴,紧邻着昔日他们五人常常聚首论道的那片松林。
“元直兄……亮,送你回家了。”诸葛亮立于墓前,风雪染白了他的须发,他望着那抔新土,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新野县衙,与他纵论天下、意气风发的布衣好友。“隆中之约,亮不敢忘。待他日汉旗重扬于洛阳城头,亮必再来此地,告慰兄之英灵。”
与此同时,长安未央宫中,天子刘禅亦下明诏,追思徐庶功绩:
“朕闻褒奖忠勋,追录往烈,乃国之典常,君之明德。故尚书令、宛城侯徐庶,性秉贞亮,识度宏远。昔在草莽,即怀济世之才;初登先帝之庭,便献兴邦之策。举诸葛于南阳,定鼎足之宏图;保云长于安陆,存荆襄之元气。总督荆州,新政卓着,吴寇屡犯而疆场晏然;执掌‘天眼’,洞烛幽微,敌情万千而尽在掌握。襄樊一役,献策决水,功冠三军;克定江东,谋略迭出,勋着社稷。及至晚年,犹辅二代,经略荆楚,攻克宛城,老成谋国,厥功至伟。天不愸遗,梁栋遽摧,朕心震悼,举国同悲。”
“兹特追赠徐庶为大司马,谥曰‘文成’(文:经天纬地;成:安民立政),加食邑三千户,由其子嗣承袭宛城侯爵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乃武官之首,荣誉至极。“文成”之谥,更是对其一生文韬武略、安定社稷的至高肯定。徐庶以其一生的忠诚与智慧,赢得了季汉上下一致的尊崇与哀悼,其名,必将永镌于季汉开国的青史之上。
公元244年春,长安。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第二次北伐的巨大胜利,使得季汉的疆域东至大海,北抵幽燕,南括交广,西接羌戎,俨然已据天下大半!为酬谢将士之功,振奋臣民之心,天子刘禅在修缮一新的未央宫前殿,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庆功大典与封赏宴会。
翌日,未央宫张灯结彩,旌旗招展。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按品秩鱼贯而入。从宫门到前殿,甲士林立,仪仗威严,尽显大国气象。殿内,编钟煌煌,雅乐悠扬,觥筹交错,香气四溢。
天子刘禅高坐于龙椅之上,虽仍显稚嫩,但经历多年历练,眉宇间已多了几分帝王的威仪。大汉丞相诸葛亮,则坐于御阶之下的首席,羽扇置于案前,面容沉静,目光扫过满殿济济英才,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这场面……比公司上市敲钟还隆重!这都是老子……呃,不,这都是丞相和我带着大家打下来的江山啊!看着下面这帮牛人,从当初的捉襟见肘到如今的人才济济,真是……爽!
封赏大典由尚书令董允主持。他展开长长的诏书,声音洪亮,传遍大殿:
“大将军、汉寿亭侯关平上前听封!”
关平应声出列,他虽已年近五旬,但常年军旅,依旧英武不凡。
“大将军关平,世笃忠贞,勇冠三军。昔随其父云长公镇守荆州,屡破吴寇;后独当一面,总督荆襄,北伐宛城,功勋卓着。今加封汉寿县厚,食邑增加五千户,仍总督天下兵马大将军事!”
“车骑将军、都乡侯魏延上前听封!”
魏延大步出列,脸上那道刀疤在宫灯下更显狰狞,却也带着傲然之色。
“车骑将军魏延,骁勇善战,每为军锋。北伐陇右,屡破强敌;镇守潼关,固若金汤。今迁为骠骑将军,加食邑三千户,仍镇守潼关,卫戍京畿!”
“太尉、江陵侯陆逊上前听封!”
陆逊儒雅出列,神色平静。
“太尉陆逊,深通韬略,雅量恢弘。归汉以来,忠心耿耿,经略江东,底定淮南,开拓青徐,功在社稷。今加封食邑四千户。”
“司空、耒阳侯庞统上前听封!”
庞统其貌不扬,但眼神锐利,出列行礼。
“司空庞统,奇策百出,算无遗策。献连环计破曹,督霹雳营摧城拔寨,参赞军机,功不可没。今加封食邑二千五百户,赐长安府邸一座,仍为司空,主管全国土木工程及器械制造。”
“征东将军,西乡候张苞上前听封!”
张苞性情豪爽,颇有其父之风。
“征东将军张苞,每逢战事,无不当先,破合肥,攻寿春,转战青,徐二州,立功无数,今加封为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假节钺,总督青、徐二州军事,食邑加封五千户!”
接下来,是对中生代和新生代将领的大封赏:
卫将军、凉州刺史、斄乡侯姜维:加食邑二千户,赐帛千匹,仍总督雍凉军事,剑指并州。
镇东将军邓艾:迁为征东将军,青州刺史,加食邑二千百户,赐田宅,屏藩东境。
镇北将军、并州刺史、安汉侯王平:加食邑一千二百户,赐奴婢百人,仍镇守并州,防御胡骑。
安南将军、汉兴亭侯张翼:加食邑一千户,赐珍珠犀角若干,稳定南中。
镇军将军、荆州刺史、成都侯张裔:加食邑八百户,赐蜀锦五百匹,辅佐关平,经营荆州根本之地。
辅国将军、汝南太守、都亭侯霍峻:加食邑六百户,赐黄金百斤,镇守中原要冲。
扬烈将军、寿春太守、宛陵侯朱然:加食邑五百户,赐江淮良田千亩,辅佐陆逊,经营淮南。
扬烈将军,濮阳侯文鸯:勇冠三军,先锋破敌,无坚不摧,赐金百斤,锦千匹。
除了这些高级将领,如吴懿、吴班、陈式、高翔、廖化、向宠等宿将,以及费祎、董允、蒋琬、马谡、谯周等文臣,皆按功劳大小,各有封赏,或加官进爵,或赏赐金帛田宅,不一而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量蜀汉二代、三代子弟,如诸葛瞻、关彝(关平子)、张遵、赵广、马承等,也开始被授予实职,或入军中历练,或任地方郡县,季汉的人才梯队呈现出勃勃生机。
整个封赏过程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殿内气氛热烈,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功成名就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刘禅更是龙颜大悦,频频举杯,与群臣共饮。
盛宴之上,诸葛亮虽居于首座,接受着众人的敬酒与恭贺,但目光偶尔掠过身旁那个空置的、原本属于徐庶的席位时,心中总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与怀念。这满殿的朱紫贵胄,这赫赫的武功盛世,终究无法完全填补故人凋零留下的空白。
然而,他深知,逝者已矣,生者仍需前行。封赏已毕,国力正盛,接下来,便是挥师西向,完成那最后的、也是最具象征意义的——克复洛阳,还于旧都!季汉的龙旗,必将插上那古老的城垣,告慰所有为此奋斗终生的英灵!
盛宴在夜色中散去,未央宫的灯火依旧辉煌,照亮着这个冉冉升起的东方大帝国的未来。而新的征程,已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