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蜀护军郭淮,乃曹魏宿将,以沉稳多谋、善抚士卒着称。他谨遵司马懿之计,率五万精兵,偃旗息鼓,如同幽灵般穿越了被认为难以通行的大洪山与桐柏山交界险隘。这一路,风餐露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损失了不少非战斗减员,但终究被他成功钻了出来,兵锋直指汉水南岸的荆州心脏——襄阳。
站在山岗上,遥望襄阳城郭,郭淮心中不免一丝得意。诸葛亮主力被大将军牵制在长安,荆州守军定然无备,自己此番奇袭,必建奇功!
而另一边,襄阳城内的都督府,又是另一番景象。
年过五旬的关平,鬓角已染霜华,额间刻着岁月的深痕,唯有一双丹凤眼,依旧锐利如鹰,沉淀着数十年沙场征伐的沉稳与智慧。他不再是那个紧随父亲左右的少年骁将,而是总督荆州军政、镇守大汉东南门户的擎天之柱。此刻,他正与须发皆白的徐庶立于巨大的荆州舆图前。
“元直先生,曹魏近日动向诡异。”关平的手指划过舆图上洛阳至南阳一带,“潼关方向曹真大军云集,声势浩大,意在吸引丞相主力。然,我军多方侦测,发现上庸、新城一带的魏军粮草调动异常频繁,且多有向东南山区移动的迹象,与其正面主攻态势不符。”
徐庶颔首,羽扇轻摇:“更可疑者,据往来商旅及我深入魏境的‘影卫’密报,魏军近日大肆征集熟悉桐柏、大洪山路的樵夫、猎户为向导,许以重利,却又严密看管。司马懿用兵,向来诡谲,此莫非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关平目光凝重的点头,手指重重地点在襄阳以北、汉水沿岸的险要山区:“先生所言,与平之虑不谋而合。父亲当年于此水淹七威震华夏,皆因洞察此地水文地理之要。曹魏若想出其不意,直插我心腹,唯有冒险穿越这片山险,渡汉水而击襄阳!此计虽险,然若成功,确能断我粮道,撼动荆州全局!”
他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郭淮郭伯济,久镇雍凉,素以稳健多谋、善用山地行军着称。此番奇兵,非他莫属!”
基于此判断,关平不再犹豫,展现出其作为方面统帅的决断力:
强化侦察:派出大量精干斥候与熟悉地形的山民,携带信鸽,深入北部山区险道,重点监控可能通行军队的谷地、隘口。
烽燧预警:令沿线所有烽火台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增派守军,储备狼烟燃料,确保一旦发现敌情,消息能瞬间传回襄阳。
清野待敌:果断下令汉水北岸部分地区实行“坚壁清野”,将百姓、粮畜暂时迁入南岸或附近坞堡,既免遭兵祸,亦使敌军无法就地补给。
水陆布防:水师战舰提前出港,巡弋于汉水之上,控制关键渡口。陆军则依托北岸几处预先设防的据点,梯次配置,形成弹性防御。
预备役动员:下令荆州北部郡县预备役进入战备,随时听调增援。
果然,一切尽在关平预料之中!
数日后,最前沿的烽燧升起滚滚狼烟!斥候飞鸽传书确认:发现大队魏军正艰难穿越山险,先锋已逼近汉水沿岸!主帅旗号,正是“郭”!
襄阳城并未慌乱。关平得报,从容不迫,与徐庶相视一笑。 “郭淮果然来了!”关平抚髯,语气沉稳,“传令:按甲案行事!水师封锁江面,无我将令,一兵一卒不得渡河南下!伏兵依计进入预设阵地!诸军严守岗位,待敌半渡!”
他拒绝了部下出城迎击、半渡而击的建议,道:“郭淮知兵,必防我半渡而击。我军只需锁住其退路,扼守其进路,将其困于北岸河滩之地。其倾巢而来,粮草不继,久必自乱!”
当郭淮大军耗尽力气钻出山岭,他很快发现情况不对。襄阳城并未如预想般城门大开,百姓慌乱。相反,城头旗帜严整,守军林立,弩箭反射着冷光。更令他心悸的是,从他所处的山区到襄阳城下,原本应有的乡野村落,此刻却显得异常“干净”,仿佛提前清野了一般。
“不好!莫非有诈?”郭淮心中一凛,久经战阵的直觉告诉他,对方似乎早有准备。
就在这时,两侧山林中,突然响起一阵急促而诡异的梆子声!
咻咻咻——! 无数箭矢从密林中暴射而出,并非射向人员密集处,而是精准地覆盖了魏军队伍的前后两端和辎重队!同时,十余处烽火台冲天而起,浓烟滚滚,将魏军的位置和规模清晰地报告给后方。
“中伏了!结阵!向后军靠拢!”郭淮临危不乱,立刻下令。他知道,此刻绝不能慌,必须稳住阵脚,尽快脱离这片不利地形。
但,已经晚了。
魏军后队刚掉头,就发现来时勉强开辟的山路出口处,已被大量巨石乱木堵死!一队队蜀军步兵出现在两侧山崖,推下更多的滚木礌石,箭矢如雨而下,彻底封死了归路!
“将军!退路被断了!”副将惊慌来报。 郭淮脸色铁青:“不要管后路!前队变后队,全力向襄阳方向突击!杀出一条血路!”
他知道,只有击溃正面的襄阳守军,才能获得生机。
魏军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向襄阳方向冲去。然而,刚冲出山地,进入相对平坦的地带,尚未接近襄阳城郭,面前赫然是滔滔汉水!
而汉水之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艘艨艟斗舰,舰上“关”字大旗迎风招展!一员将领,白袍银甲,手持长刀,立于为首楼船之上,正是关平!
关平身边,站着羽扇轻摇的徐庶。徐庶微笑道:“将军,郭淮困兽犹斗,必拼死一搏。可按第二策行事。”
关平点头,目光锐利如鹰,朗声下令:“水师听令!半渡而击!弩炮齐射,阻其前锋!走舸出击,袭扰两翼!”
汉水蜀军水师早已严阵以待,顿时万弩齐发,巨大的拍竿也将石块砸向正在试图寻找浅滩渡河的魏军前锋!魏军猝不及防,被射倒、砸死、冲入水中者不计其数,渡河行动瞬间受阻,队伍拥挤在河滩上,乱成一团。
郭淮看得目眦欲裂,却无可奈何。他缺乏水军,面对汉水天堑和严阵以待的蜀军舰队,强行渡河无异于自杀。
就在魏军进退维谷,混乱不堪之际,襄阳城门突然洞开!
关平亲率一万精锐步骑,如同出闸猛虎,渡过吊桥,直扑被困在河滩区域的魏军!与此同时,两侧的林地中,也杀出无数蜀军伏兵,看旗号是原本驻扎在周边郡县的预备役部队,虽非绝对精锐,但人数众多,士气高昂!
“郭淮!纳命来!”关平一马当先,虽已年老,但是仍然勇猛异常,只见他手中长刀化作一道银光,直取中军帅旗下的郭淮!他深知,若能阵斩或将郭淮,这支魏军奇兵将不战自溃!
郭淮亦是沙场老将,见关平来势凶猛,毫不畏惧,挺枪迎上:“乱臣贼子,安敢猖狂!”
铛!刀枪相交,火星四溅!两人战在一处。关平刀法尽得关羽真传,又经多年征战,沉稳老辣中更添灵动,势大力沉;郭淮枪法精湛,经验丰富,一时间竟斗得旗鼓相当。
然而,主将的僵持无法改变战局的走向。魏军被困河滩,背水作战,本就士气低落,又遭蜀军水陆夹击,四面围攻,顿时陷入绝境。蜀军预备役部队在外围不断压缩空间,关平带来的精锐则如同尖刀,在徐庶的旗号指挥下,不断切割、撕裂魏军的阵型。
徐庶坐镇襄阳城头,纵观全局,手中令旗挥动,调动着每一支队伍。哪里魏军抵抗激烈,就加强压力;哪里出现薄弱环节,就立刻投入生力军猛攻。整个战场,仿佛在他的指挥棒下演奏着一曲死亡的乐章。
激战从午后持续至黄昏。魏军伤亡惨重,尸横遍野,河水为之染红。
是役,郭淮五万奇兵,几乎全军覆没,被斩首三万余人,只有郭淮率少数亲兵溃散入山林。蜀军大获全胜!
关平收刀立马,看着眼前尸山血海的战场,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夕阳映照在他年轻的脸上,坚毅而沉稳。这一战,他不仅展现了超凡的武勇,更体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与徐庶默契的配合,彻底证明了自己是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而非仅仅依靠父亲余荫的将领。
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刘禅大喜过望,斩首三万,是他即位以来,面对曹魏的第一大胜,在诸葛亮的建议下,下旨重赏荆州将士。关平因功勋卓着,被擢升为大将军,总督荆州诸军事,成为继关羽之后,蜀汉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将领,真正意义上走出了父亲的巨大光环。徐庶亦加官进爵,封侯赏赐。
襄阳大捷,与长安城下的八阵退敌交相辉映,彻底粉碎了曹魏三路伐汉的战略意图,也向天下宣告:季汉新一代的将星,已然冉冉升起,其光芒,足以照亮后诸葛亮时代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