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支西域商队的驼铃穿过重修后的灞桥,诸葛亮正站在未央宫废墟上亲手埋下“五铢钱范”—— 远处渭水渠边赤着上身的士卒忽然响起一片欢呼:他们挖出了王莽时期淤塞的龙首渠暗闸。老农捧着丞相府新发的曲辕犁颤声道:“这龙骨水车…是孝武皇帝时的样式咧?”
---
长安,未央宫旧址临时搭建的行宫之内,灯火通明。新帝刘禅已即位,改元建兴,都长安。然百废待兴,外患未除。诸葛亮与庞统、蒋琬等重臣,正对着巨大的山河舆图,重新规划大汉的国防命脉。
“陛下,诸位,”诸葛亮羽扇轻点图上的几个关键节点,“今我大汉虽还于旧都,然北有曹魏虎视河东、并州,东据洛阳、中原,实力犹存。我朝新立,当以稳固根基,蓄力缓图为上。”
战略既定,内政为先。诸葛亮深知,关中自董卓之乱后,历经李傕郭汜、韩遂马超、曹操夏侯渊乃至近年大战,早已残破不堪,十室九空,白骨蔽野。
他做的第一件事,并非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而是以身作则。
丞相府就设在未央宫残存的一处偏殿,极其简陋。诸葛亮常布衣简从,巡视乡里。见百姓以草根树皮充饥,他即刻下令:“开放所有府库,赈济灾民!无论汉羌,按口授粮,助其度过春荒!”
同时,颁布《劝农令》:“免除关中地区三年赋税徭役! 鼓励流民返乡,无主荒地,谁垦谁得,官府贷与粮种、农具!” 此令一出,无数逃亡在外的关中百姓热泪盈眶,纷纷拖家带口返回故乡。
水利是农业命脉。诸葛亮亲自带人勘察郑国渠、白渠、龙首渠等古渠故道。在龙首渠清淤现场,军士们竟意外挖出了前汉时期淤塞的暗闸枢纽!消息传来,军民振奋。诸葛亮当即擢升发现此闸的校尉,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工代赈,全面修复关中水利网络。他还根据古籍和自己的改良,绘制了“翻车”图样,命工匠大量制作,分发于渭水沿岸,效率远超以往。
一日,诸葛亮巡至渭南,见一老农对着一架新发的曲辕犁和龙骨水车激动落泪。此犁比直辕犁操作更灵活,深耕省力。老农抚摸着水车木头,颤声道:“这…这物事,小老儿只在祖父的故事里听过,说是孝武皇帝时用过的好东西…丞相…丞相竟真的给我们造出来了!”
诸葛亮扶起老人,温言道:“老丈,好日子还在后头。好生耕作,待到秋收,陛下还要来看咱们关中的麦浪呢。”
经济复苏,需开源节流。诸葛亮的眼光投向了西方——那条沉寂已久的丝绸之路。
然而,此事关系重大,需一精明干练、善于沟通且绝对忠诚之人。众人皆以为会派姜维或邓艾。
不料,诸葛亮却选择了马谡。
他将马谡召至丞相府,指着西域地图:“幼常,可知此路之重?此乃我大汉连通西域,获取战马、资金、牵制魏羌之命脉。然沿途匪患丛生,诸国观望。需派一使,重开商路,宣我大汉威德,结好诸国。此任务艰且巨,非仅凭军事可成,更需纵横捭阖之才。汝能当此任否?”
马谡闻言,知此乃丞相考验与重托,更是弥补过往、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激动跪地:“丞相!谡纵肝脑涂地,必不辱命!若不能使西域商队再现玉门关,谡提头来见!”
诸葛亮扶起他:“要你的头何用?我要的是驼铃响彻敦煌。予你精兵一千,善译之人二十,蜀锦百匹,黄金千两为礼。遇事当沉着,以德服人为主,武力威慑为辅。去吧!”
马谡领命而去。他果然不负所望,充分发挥其辩才与谋略。一面清剿沿途马贼,一面拜访西域鄯善、于阗、疏勒等国主,赠以厚礼,宣示汉室重兴,承诺提供保护,降低关税。不过半年,第一支打着“汉”字旗号的大型西域商队,便满载着玉石、香料、良马,穿过重修后的灞桥,进入了长安市场。
长安西市瞬间沸腾!来自中原、巴蜀、荆襄的商贾云集于此,交换着来自遥远西方的奇珍异宝。朝廷设“互市监”管理,抽取适量税收,国库收入大增。更重要的是,这条经济动脉的复苏,极大地增强了新生的季汉政权的凝聚力和活力。
随着经济复苏,人口渐增,长安城的重建也提上日程。
诸葛亮的主张是:“先民生,后宫阙;先城墙,后殿宇。”
加固长安城墙,修复十二座城门,优先营建百姓民居、官署、太学、医馆。未央宫、长乐宫等皇家宫殿群,则只做必要的清理和加固,暂不大规模重建。诸葛亮亲自设计了一种砖木混合、更省材坚固的民居结构,在城中推广。
他在城南划出大片土地,设立“工官坊”,将蜀中的织锦、制盐、冶铁技术引入,招募流民和工匠,进行规模化生产。一时间,长安城内不仅重现市井繁华,更充满了作坊里传出的织机声、打铁声,一派生机勃勃。
教育亦不放松。诸葛亮奏请刘禅,重开太学,亲自选拔博士,不仅教授儒家经典,更增设算学、律学、工术等实用科目,并时常亲往授课。他常说:“治国非独恃刀兵,更需良才。长安太学,当为天下才俊汇聚之所。”
仅仅两年,长安虽未完全恢复汉武时的极盛景象,但已彻底摆脱了破败与死气。宽阔的街道上车马粼粼,东西二市商贾云集,渭水渠上舟船往来,学堂里书声琅琅。曾经的伤痛被逐渐抚平,一座融合了旧都气度与新朝活力的伟大城市,正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焕发出耀眼的新生光芒。
关中的百姓,终于在这位“鞠躬尽瘁”的丞相身上,看到了真正太平盛世的希望。而诸葛亮,则站在渐渐成型的新长安城头,目光依旧深邃地望向东方。他知道,都城的复兴只是第一步,未来克复中原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