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近乎绝望的绝境中,东吴统帅陆逊,展现出了他为何能被后世誉为军事大家的非凡素质!
他虽然也因中计和眼前的惨状而心神剧震,但极强的心理素质和统帅本能让他迅速冷静下来。他所在的帅车附近幸运地未被第一波火器直接命中。
他迅速判断出局势:已深陷重围,士气濒临崩溃,撤退是唯一生路!但如何撤,往哪撤,是关键!
“不要乱!结阵!结阵!”陆逊的声音冷静得可怕,穿透喧嚣,在亲卫队的护卫下,屹立于帅旗之下,“朱桓!率你部向左翼高地突击,抢占那里,稳住阵脚!徐盛!带你的人,向右前方那个土坡反冲锋,挡住蜀军骑兵!亲卫营,随我向前,顶住张飞!”
他一把夺过帅旗,亲自挥舞,指挥身边尚未完全崩溃的亲卫和部分精锐部队,迅速抢占了一处地势稍高、尚未被大火完全吞噬的废弃土城遗址,组成了一个圆阵!
“长枪手在外!弓弩手在内!盾牌护顶!快!”陆逊临危不乱,命令一道道下达。他深知火器虽猛,却有间歇,且蜀军必然趁势发动总攻,唯有结阵固守,方能争取一线生机!
他精准地选择了几个关键的点进行反击和固守,这些点往往是蜀军包围圈的结合部或地势稍缓之处。吴军精锐在朱桓、徐盛等宿将的拼死带领下,爆发出了最后的战斗力,竟然真的暂时顶住了蜀军第一波最猛烈的攻势,稳住了几个支撑点,没有立刻全军覆没。
陆逊且战且观察,他注意到蜀军的包围圈并非铁板一块,东南方向(大致朝向皖口、长江)因有水源和沼泽,蜀军兵力似乎相对薄弱,且庞统的火器在那里无法完全展开(怕引发不可控的山火或沼泽沼气爆炸)。
“传令!全军向东南方向缓缓移动!辎重全部丢弃!重伤者……留下断后!弓箭手覆盖射击,压制两翼!长枪兵结圆阵,保护中军!”陆逊下达了冷酷却必要的命令。他知道,必须牺牲一部分,才能保住主力。
陆逊充分展现了其防守大师的风范。他冷静判断蜀军各波次的攻击重点,及时调动兵力补防,箭矢、滚木、礌石被高效地运用。圆阵如同暴风雨中的礁石,虽不断被冲击,却一次次顽强地挺了下来。其指挥之精妙,应变之迅捷,连高处观战的刘备和刘长明都暗自赞叹。
在陆逊的指挥下,残存的吴军如同受伤的猛兽,收缩成一个巨大的、带着尖刺的圆阵,一边艰难地抵挡着蜀军如潮水般的猛攻,一边缓慢而坚定地向东南方向移动。每一步都洒满鲜血,每一刻都有人倒下,但阵型竟始终未散!
“陆伯言,真帅才也!惜乎不为我所用。”刘备感叹道。
刘长明颔首:“然其已入瓮中,虽挣扎,终难逃罗网。”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白天。当夕阳西下,暮色降临时,蜀军也感疲惫,攻势暂缓。陆逊终于抓住机会,率领着损失惨重、但核心尚存的数万吴军残部,退守至一处临水的狭窄地域,凭借地势,勉强扎住了阵脚,但依旧被蜀军团团围住。
战场暂时沉寂下来,只有燃烧的余烬和遍地的尸骸,诉说着白日的惨烈。蜀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未能如愿全歼吴军主力。陆逊虽败,却硬生生从绝境中抢回了一丝生机,开始苦苦思索突围之策。而刘备和刘长明,也在谋划着最后的致命一击,绝不会让这条入网的大鱼轻易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