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得到了抗旱的方略,正打算离开,门外属官进来禀报:“大人,朝鲜国朝天使在衙外求见。”
王卓目光一闪,立刻出声叫住了已走到门口的朱高炽:“太孙留步,这事你也一块听听,后续恐怕还需你从中协调。”
朱高炽虽然心系旱情,但仍从善如流地坐下。
不多时,一位身着朝鲜官服、神态恭谨的使者低眉顺眼地走了进来,对着端坐主位的王卓便是深深一揖:“小国下臣,拜见忠义侯爷。”
王卓微微抬手:“使者不必多礼。”随即指向身旁的朱高炽,介绍道:“这位是我大明皇太孙殿下。”
那朝天使闻言,浑身猛地一颤,脸上瞬间布满惊惶与敬畏,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行起了叩拜大礼:“小国贱臣,不知太孙殿下驾临,死罪!死罪!叩见太孙殿下千岁!”
朱高炽如今已渐渐习惯了这种敬畏,他平和地抬了抬手,自有一股天潢贵胄的威仪:“不知者不罪,起来回话吧。”
“谢殿下恩典。”朝天使这才战战兢兢地起身,垂手站立,比刚才更加恭顺。
王卓直接问道:“使者此来,所为何事?”
使者连忙躬身回答:“回侯爷,前次您提及开发小国矿产之事,我国主上极为重视,已命人将南浦港口修葺完备,足以停泊天朝巨舰。特来请示,天朝船队何时可以启程?”
王卓点头表示知晓:“贵国办事得力,本侯已知。既然如此,本侯即日便下令船队出发,前往南浦。”
使者面露喜色,却又谨慎地补充道:“能为天朝效力,是小国的荣幸。只是……上次与侯爷提及的互市贸易一事,不知……”
王卓看了一眼朱高炽,朗声道:“此事正好,太孙殿下也在。此次船队除采矿设备外,还会携带我大明的精制食盐、上等白糖、自行车、电视机、收音机等货物,与贵国贸易。此外,另有一批光伏发电设备,可助尔等解决王宫以及矿区用电。”
使者听闻竟有不仅有食盐、白糖这些,还有电视机、自行车等稀罕物,激动得再次跪谢:“下臣叩谢天朝厚恩!我主上若知,必定感激不尽!”
王卓受了他的礼,语气却转为严肃:“还有一事。此番开发矿产、修建铁路,需招募大量朝鲜民夫。凡受募者,我天朝按每人每日十斤粮食支付报酬。此乃天朝体恤民情之意,本侯有言在先——朝鲜各级官员,绝不允许克扣盘剥!若让本侯知晓有谁敢伸手,必严惩不贷,并问责于贵国国君!”
朝天使浑身一凛,连忙躬身保证:“不敢!绝不敢!侯爷仁德,泽被小民,下臣回国后,必当严饬各方,定让天朝恩德,普降于每一位出力民夫之身,若有违逆,天人共戮!”他见王卓再没有其他吩咐,这才小心翼翼地行礼告退。
待使者退下后,朱高炽才提出心中的疑惑:“姑父,朝鲜百姓终非我大明子民,为何要如此优待?这每天十斤粮食,积少成多,岂不是徒增了不少开销?”
王卓微笑着解释:“太孙,经营藩属,眼光须放长远。我们要建立的是可持续的朝贡贸易体系,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况且,你可知如今大明境内,同等劳力的日酬是多少?”
“若包食宿,至少二十斤粮食或等价银钱。”
“正是。”王卓点头,“给予朝鲜民夫的报酬,尚不及我大明百姓的一半,于我们而言成本已然不高。但对朝鲜平民来说,这十斤粮食或许就能养活一家人。”
他站起身,目光深远:“我们要让朝鲜上下明白,追随大明不仅能得平安,更能得实惠。要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大明的文明与制度,视大明为进步的楷模。这种文化上的向心力,远比武力征服更加持久,也更加可贵。”
朱高炽仔细品味这番话,联想到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和广播系统,顿时豁然开朗。他郑重地向王卓行礼:“姑父深谋远虑,侄儿受教了。”
王卓扶起他,笑道:“先去忙抗旱之事吧。朝鲜这边,我自有安排。这座‘文明的灯塔’,需要我们共同让它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