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帝王的允准,皇后心里也有了底。
帝王一言,犹如圣旨。
为抗战,杀无赦!
“谢……皇上恩典!”
富察容音行礼,起身时,与乾隆相视而笑。
彼此间的默契,早已形成。
在两个孩子养病期间,这对做父母的,却忙的飞起。
而康复过来的子鱼,也被自己阿玛安排了事情做。
乾隆给出的理由是:“既然你有周游西洋国家的想法,不得提前做些准备?别的不说,那外邦人的言语,你不能一问三不知吧?”
知己知彼的道理,乾隆不必说的太多。
可他的女儿,他不得不为之操心太多。
孩子还小,没有什么外出的经验。
他作为阿玛,自然得给出自己的建议。
对于这个理由,子鱼欣然接受了。
不过,她也不能一个人受罪不是。
干脆,将所有皇子皇女们都给拉下来,一起卷学习。
本就有跟皇姐共进退想法的永琏,自然不会拒绝。
至于别人,既然皇阿玛都同意了,他们自然不敢反抗。
这番邦的言语都学了,再学点西学,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就这么的,因为子鱼的想法,让大清皇子皇女们的课业又增加了不少科目。
而紫禁城一向是京城的风向标,皇子们学什么,大臣们在探知消息后,也会安排自家孩子跟着学。
既然皇上都让皇子们学习那些东西,就表明那些知识有用。
而大臣们的子嗣这么一跟进,民间百姓自然也会效仿。
甚至,就连一些书院,也不再只教授那些四书五经,专用于科举的学识。
因为皇室对西学的兴趣,让民间也开始开授有关于西洋文化。
那些出现在大清的西洋人,多多少少的会被任教于各个学院、私塾,来给学子教授他们自己国家的知识典故。
而其中,这算学,算是学子们学习最快的一门学科。
尤其是在与生活挂钩后,大家对于算学的学习,就更加勤奋。
对于这些,小鱼儿并不知道。
她只知道,源于自己想去西洋的想法,皇阿玛直接安排那些西洋的传教士来给他们这些皇子皇女教学。
甚至,为了拉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将宗室子弟的孩子们都给召进宫来陪读。
小孩子,本就学的快。
又有这么多人跟着一起学习,多多少少还是掌握了一些西洋语言。
等之后,乾隆在来考教皇子们学习时,都会直接用西洋语言。
这样一来,就算是那些不怎么上心的人,也开始用功学习这些番邦话。
也因为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开发了不少人关于对西洋的兴趣。
甚至,在学习西洋乐器的时候,对西方各国的文化也有一些了解。
子鱼只在于完成自己阿玛给的任务,至于西洋的情况,她就没什么兴趣了。
她在忙着学习,而永琏那边,则跟富察傅恒查到了不少事。
有些阴私,永琏并不想让皇姐知晓。
他如今也算是半大的人了,对于自己所处的紫禁城,有着深刻的认知。
可他还是不想让皇姐知晓那些背光下的事。
明明比子鱼小的他,此时却有了长兄的态度。
庇护皇姐,成为了他此生的任务。
永琏他们能够查到的事,乾隆自然也能够查到。
甚至,比他们查的东西还要多。
毕竟,他手中,可是有先帝留下的血滴子。
可就算是查到了真相,他一时也处决不了对方。
实在是,这背后所牵扯的势力关系,错综复杂,不是他这个皇帝想杀就能够轻易杀的了的。
暂时将此事按下不表,也是因为乾隆想静待时机,一击必中。
不过,这事,他也不能瞒着皇后。
快要临盆的皇后,对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若是乾隆不说,他怕皇后都不能安然生下孩子。
帝后如何商议,旁人不知。
只知道,预产期才至,皇后就顺利生了一位阿哥。
算上这个孩子,皇后已经有了两双儿女。
就算是她此后不再生育,也不会轻易动摇她皇后的地位。
对于再得一个嫡子,乾隆自然是欢喜的。
满人重子嗣,尤其是嫡子,更加看重。
虽然永琏已经是乾隆选定的继承人,可再有一个嫡子,对于乾隆来说,就是双重保障。
当即,皇上封赏了紫禁城所有人。
只为了嫡次子的顺利降生,也再次稳固了中宫的地位。
不可撼动的中宫,再次给了后宫妃嫔沉重压力。
已经生育了几胎的皇后,这次的生产很是顺利。
即便,她如今的年纪,也算的上是大龄产妇了。
好在,皇后的身体好,这生产对于她的损伤也不大。
只要好好养身体,于寿数无碍。
子鱼对于自己的新弟弟,还是有些好奇的。
毕竟,她小弟出生的时候,她自己也还小,自然不记得对方小时候长什么样子。
不过,永琏对于这个弟弟,就有些担心。
这么小的一个孩子,长大可是不容易。
尤其是他们中宫所出的子嗣,在紫禁城里受了多少次暗害?
他与皇姐和皇妹已经长大,可皇弟……
罢了,他还是多加看护着些吧!
身上的担子再加一层,永琏觉得自己有必要多学点东西傍身。
不过,小孩子需要好好休息,他们也不能去打扰坐月子的皇额娘。
便继续之前的日常,学习新的知识,让自己成为更加聪慧的人。
而随着时间推移,又一次的选秀开始了。
对于这些事,本就不是子鱼他们这些皇子们可以插手的。
也因为知道选秀的意义,他们便直接避开秀女们会出现的地方。
一年过去,子鱼的西洋文化提升了不少。
而皇额娘那边的赐福园,也已经在京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立了起来。
说起来,紫禁城无依无靠的人,也有很多。
起初,富察皇后安排人手去建立赐福园,能力不说,忠心却是极重的。
富察皇后在思考之后,直接将自己身边的亲信给放出宫去管理赐福园的事宜。
而宫中,只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出宫的人,不能出现在人前的人,没了去路的人,也都可以去赐福园。
这么一来,紫禁城就空出了不少缺。
而随着选秀开始,小选一一起进行。
等选秀结束,紫禁城也多了不少新面孔。
子鱼在宫里待倦了,便直接去找阿玛,说自己想出宫。
对此,乾隆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对。
只是,他还是考核了一下女儿的功课,在过了他这关后,才同意孩子出宫。
结果,这孩子真是胆大的很。
在被乾隆指派了富察傅恒跟着护卫女儿的安全,本以为他们在宫门落锁前,就该回宫的。
结果,却只等到了永琏的太监送回来的一封信。
乾隆看着那跪地高举信封的奴才,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沉着脸问道:“你主子现在在哪?”
这个点都不出现,怕是人已经走远了。
这紫禁城,还真是困不住那些孩子了。
一个两个的,都想飞出去。
那奴才的年纪也不大,被帝王威压一震慑,就直接浑身打哆嗦。
“回……回皇上……阿哥……阿哥怕是……怕是已经出了京郊……”
对于自己主子的大胆,他也很绝望啊!
可他一个奴才,又怎么敢去阻拦自己主子?
“出了京郊?”
要知道,这京城的地界可不小。
永琏竟然出了京郊,只怕他们的目的地不会近。
扫了一眼跪地的奴才,乾隆也不再废话,直接一个眼神,就让贴身太监上前,从那奴才手中接过信封,转而又呈给帝王。
乾隆看了一眼那都没塑封的信封,心里不由得气笑了。
这两孩子,就这么急?
他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笔墨未干透的信纸看了起来。
明明字迹是永琏写的,可乾隆一看那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小鱼儿口述的。
那丫头,说她在京城逛完了,想去看看皇阿玛之前所承诺的战舰建造的如何了?
这不,一个转眼,人就有了主意,想去天津卫的海港看看大船。
心里,永琏说他与富察傅恒会护着皇姐安全。
可在乾隆看来,明明是小鱼儿不想回宫,这才拉着永琏一起去天津卫。
至于跟着护卫的富察傅恒,他的任务就是护着两位皇子皇女的安全。
人都要走了,他不得跟着去?
至于强压人回紫禁城,富察傅恒还不敢做。
即便,他也算是两人的亲舅舅。
乾隆就算是生气两个孩子不提起说就直接溜走的行为,可还是担心孩子的心占了上风。
他看完信件后,直接下令,让暗卫派出一队人马,紧跟着两人。
必要时,可以不顾一切护着两人安全。
等处理好这事,乾隆也没心情搭理还跪地的奴才,直接抬脚,就朝着皇后宫里走去。
这会儿,皇后还不知道这事,他不得不为两个孩子找补一二。
这坑爹的孩子,还得他们皇阿玛给他们找理由。
已经休养好的皇后,如今身体健康的很。
对于宫务,她也没有跟之前一样大包大揽。
而是学会了放权,让其他的妃嫔参与进去,处理一部分宫务。
至于她,则负责掌控全局就好。
小儿子的身体也好,自出生后就没生过什么病。
她有了时间,一边照顾小儿子,一边处理赐福园的事。
经过半年多的发展,赐福园已经稳定下来。
皇后便想着,可以向外发展起来。
想要在全大清都创办赐福园,还早的很。
她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完成这件事。
对于皇后每日的行程,乾隆自然是知道的。
这会儿趁着人不忙,便直接找了过来。
只是,他没想到,在他说了两个孩子偷溜的事后,皇后倒是一点意外都没有。
“皇后提前知晓此事?”
乾隆诧异,不应该啊!
要知道,他也是才知道了这件事,就来找皇后了。
若说皇后在他那里安插了眼线,可也不能比他走的还快吧?
何况,他那里,本就没有皇后的眼线。
倒是皇后这里,有他安插的人。
在他来知道没什么异动,就表明之前没人告知皇后此事。
可现在看着皇后的表情,乾隆又有些不确定了。
闻言,皇后抬头,看向皇上,意有所指道:“臣妾倒是不知,不过……小鱼儿这孩子,也没想瞒着啊!”
在出宫之前,小鱼儿就已经让身边伺候的宫女准备了东西。
这次出宫都没带宫女,想来也是一早计划好的。
皇后这样聪明的人,一想,就知道自己女儿要作妖。
可她的女儿,已经长大。
在别的方面,已经欠了她。
皇后并不想让女儿这一点灵动和恣意,也随着时间失去。
不过是出宫玩几日,皇后并不觉得有什么。
在她未出阁时,也曾出府游玩过。
只是等嫁人后,规矩礼仪一堆,限制了皇后的行动罢了。
有傅恒在,富察容音不觉得两个孩子的安全会有问题。
至于别的,金尊玉贵长大的孩子,也该接触世间冷暖了。
若是受不了,那便继续在紫禁城里待着。
若是还向往外界的天地,那相应的苦楚也该自己受着。
富察皇后虽然疼爱两个孩子,却不会娇养着他们不食人间烟火。
皇后的话,让乾隆意外。
他没想到,皇后会那么放心两个孩子出去玩。
不过,小鱼儿有这样的心思吗?
他怎么没发现?
乾隆想了一下,哦,近日前朝事忙,他又没时间进后宫,自然不知道女儿的动静。
那日小鱼儿来找他说想出宫玩,他也没多想。
甚至,就连永琏想跟着一起,他也直接答应。
想来这是姐弟俩自己商量好的。
行吧,看来,还是他多虑了!
“那皇后可知……两人去了哪?”
大清那么大,总该有个目的地吧?
皇后想了想,摇头。
她不是那种掌控欲极强的额娘,不会时刻注意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两人想去的地方,她还真猜测不出来。
毕竟,小孩子的心思,一时一个变数。
见此,乾隆倒是有些畅快。
“他们想去天津卫!”
还好,他这个阿玛第一个知道两人的目的地。
“天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