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2月初,八莫外围,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前进指挥所
缅北的旱季,天空湛蓝,阳光灼热,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和血腥味却久久不散。八莫城虽已被重重围困,但日军第56师团的抵抗依旧顽固,攻城战陷入惨烈的拉锯。为了彻底孤立八莫,并为进一步东进扫清障碍,中国驻印军总司令李锦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站在刚设立的野战指挥所内,目光聚焦在地图上八莫东北方向的一个点——沙王加荡(Shawangkyitung)。这里并非大型城镇,而是一片由数个连绵起伏的高地、一条小溪以及溪畔的丛林和少量村落组成的复杂区域。情报显示,日军在此部署了第56师团搜索联队残部、第146联队一个加强大队以及部分炮兵,构筑了坚固的纵深防御体系。
“沙王加荡,”孙立人的手指敲打着地图,“地势高于八莫城区,如同一个跳板。日军占据此地,不仅可窥视我围城部队侧后,必要时还可作为其反扑的出发阵地或溃退的通道。此地不克,八莫难安,东进之路亦受阻。”
他看向麾下众将,语气斩钉截铁:“总司令命令我新一军,务必尽快攻占沙王加荡,彻底消除侧翼威胁,并将我军战线向东推进!此战,由新38师主攻,新30师负责侧翼掩护和阻敌增援!”
新38师师长李鸿少将唰地起身,朗声道:“军座放心!我新38师必克沙王加荡!”
“好!”孙立人点头,“日军工事坚固,地形利于防守。不可轻敌!要充分运用火力,步炮协同要紧密!特种部队会提供前方侦察。我要的是胜利,但不要无谓的伤亡!”
“是!”
命令迅速下达。新38师这支百战雄师立刻行动起来。炮兵观测所前出,开始测算射击诸元;侦察兵和特战小队如同幽灵般渗入沙王加荡外围的丛林;步兵们检查武器弹药,等待进攻时刻的到来。空气中再次充满了大战前的压抑与紧张。
进攻首先从毁灭性的炮火准备开始。
清晨,天色微明。新一军所属及配属的炮兵集群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咆哮。超过一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从75mm山炮到105mm、155mm榴弹炮,将钢铁与火焰的风暴倾泻在沙王加荡的日军阵地上。
轰隆隆的爆炸声连绵不绝,仿佛持续不断的惊雷!预先标定的日军可疑阵地、火力点、指挥所、后勤点依次被火光和浓烟吞噬。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将树木拦腰斩断,将土木工事掀翻上天,灼热的气浪和纷飞的弹片无情地清理着地表的一切。
炮击极富层次感。先是重点覆盖前沿阵地,然后向纵深延伸,接着又回过头来进行第二轮打击,专门轰击那些在第一次炮击后可能暴露或复活的火力点。
日军士兵蜷缩在深深的防炮洞和坑道里,被震得耳鼻出血,五脏六腑如同翻江倒海。许多人在极度的恐惧和煎熬中死去。他们的通信被猛烈炮火和中方电子干扰严重破坏,指挥陷入混乱。
整整一小时的炮火准备,将沙王加荡的外围阵地彻底犁了一遍。炮火开始延伸,徐进弹幕在前方形成一道移动的钢铁之墙。
“冲锋!”嘹亮的军号声响起!
新38师112团和113团的步兵们,如同猛虎出闸,从进攻出发阵地跃出,跟着炮弹的炸点,向硝烟弥漫的日军阵地发起了冲击!
然而,日军的抵抗意志和工事的坚固程度超乎想象。沙王加荡的核心是几个编号为“A”、“b”、“c”的高地,尤其是“A”高地,地势最为险要,日军防御也最为顽强。
炮击虽然猛烈,但日军许多工事深藏于反斜面或地下,幸存下来的士兵在军官的督战下,很快进入了残破的射击位。
112团一营负责主攻“A”高地。士兵们刚开始向上冲锋,侧翼丛林中几个未被彻底摧毁的暗堡就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哒哒哒哒——” “砰!砰!” 冲在前面的几名士兵应声倒地。
“掩护!找掩护!”
“重机枪!压制那个暗堡!”
“迫击炮!快!”
进攻瞬间受阻,部队被压制在山坡下。营长急得眼睛冒火,呼叫团属迫击炮连进行压制。同时,师属炮兵观察所也发现了新的目标。
“坐标……,急速射!”
几分钟后,更加精准的炮火落下,将那几个暴露的暗堡炸成了废墟。步兵们再次发起冲锋。但越接近山顶,日军的抵抗越疯狂。手榴弹像冰雹一样从上面扔下来,步枪和机枪子弹打得泥土飞溅。
战斗变成了惨烈的近距离厮杀。双方士兵在山坡的弹坑间、交通壕里相互投掷手榴弹,用冲锋枪、步枪、刺刀甚至工兵铲进行肉搏。山坡上布满了尸体和残肢断臂,鲜血染红了泥土。
经过两个小时的血战,付出巨大代价后,一营终于冲上了“A”高地山顶,与残余的日军展开了最后的白刃战。最终,青天白日旗插上了“A”高地主峰,但该营也伤亡过半,几乎打残。
在攻击高地的同时,另一场战斗在沙王加荡溪畔的村落中展开。日军将这里的竹楼、砖房甚至佛塔都改造成了坚固的支撑点。
114团一个连负责清剿这个村落。刚一进村,就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冷枪袭击。
“小心狙击手!”
“左边房子,二楼窗口!”
士兵们不得不逐屋清剿,每一步都充满死亡威胁。日军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死不投降。 “爆破筒!”面对一栋门窗都被堵死、不断射出子弹的石屋,连长怒吼道。 一名工兵抱着爆破筒冲上去,“轰”的一声巨响,墙壁被炸开一个大洞。
“火焰喷射器!”连长紧接着命令。
“呼——”炽热的火龙灌入洞内,里面立刻传出凄厉的惨嚎和燃烧的噼啪声。
火焰喷射器在巷战中成了最有效的武器,但也因其显眼而成为日军优先射击的目标,数名喷火兵英勇牺牲。
战斗从中午持续到黄昏,这个小村落才被彻底肃清,每一栋房屋都经过了血腥的争夺。
正面强攻代价巨大,孙立人和李鸿立即调整战术,命令预备队114团主力,在师属炮兵和盟军战机(经联络官协调)的掩护下,进行大胆的迂回穿插,绕到沙王加荡日军主阵地的侧后方!
这一招击中了日军的软肋。日军主力都被吸引在正面高地,侧后方相对空虚。114团的突然出现,彻底打乱了日军的防御部署。
“报告!支那军出现在我们后面!”
“什么?!”日军大队长难以置信,顿时陷入恐慌。
正面进攻的112、113团趁势加强攻势。日军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防线开始动摇、崩溃。
部分日军试图向丛林深处溃逃,但早已被迂回的114团堵住了去路。中国军队如同赶鱼入网,将残存的日军分割、包围、歼灭。
战斗到了最后阶段,日军指挥官试图焚烧军旗并组织残兵进行“万岁冲锋”,但很快就在密集的自动火力下被粉碎。
至日落时分,枪炮声渐渐平息。沙王加荡地区彻底被新38师攻克。
士兵们疲惫地坐在废墟上,医护兵忙碌地抢救伤员,收容队开始清理战场,收殓双方阵亡者的遗体。缴获的日军武器、弹药、物资堆积如山。
孙立人和李鸿登上仍在冒烟的“A”高地主峰,眺望已被占领的沙王加荡全境。脚下是焦土和鲜血,但战略目标已经达成。
“报告军座,”李鸿的声音带着疲惫,也带着自豪,“我部已攻克沙王加荡,歼敌约一千二百人,俘获近百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
孙立人看着眼前惨烈的战场和部下们疲惫却坚毅的面容,重重拍了拍李鸿的肩膀:“打得好!弟兄们辛苦了!但代价也不小啊……” 他看着抬下山的伤员和阵亡将士的遗体,神色凝重。
“是啊,”李鸿沉痛地说,“日军抵抗极其疯狂,尤其是高地争夺和村落巷战,我军伤亡不小。”
“尽快统计战果和损失,妥善安置伤员,厚葬烈士。”孙立人命令道,“巩固阵地,防止日军小股部队反扑。沙王加荡一下,八莫的侧翼就彻底暴露了!我们离最终胜利,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