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歌壶中心书库,恒温恒湿的法阵嗡鸣是这里永恒的背景音,混合着古老纸张和墨锭特有的沉静气息。静怡坐在古籍阅览区的长桌前,指尖抚过面前摊开的一卷《层岩古矿矿物图鉴》。这并非修复任务,纯粹是她个人的兴趣探索。得益于珐露珊前辈和她带领的教令院学生们日益精湛的技术与效率,那曾经堆积如山、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古籍修复与数字化录入工作,终于有了清晰的脉络。进度条稳定地向着终点推进,将静怡从连轴转的窒息感中暂时释放了出来。
她珍惜这偷来的片刻闲暇。时间变得略微宽裕,不再需要争分夺秒。有时,她会像现在这样,沉浸在实体书卷的触感与墨香里,感受文字跨越时间传递的重量;有时,则会坐在巨大的固定式虚空终端阵列前,幽绿的光芒映亮她专注的脸庞,高效地检索着数据库里浩瀚如烟尘的冷门知识片段。这片知识的海洋,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是她灵魂得以休憩和汲取力量的宁静港湾。快乐,纯粹而简单。
阅览室厚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尘歌壶日报》的责任编辑,一位面容和善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深色的木匣走了进来。他走到静怡桌前,将匣子轻轻放下,脸上带着敬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静怡小姐,‘文明火种’专栏反响很好。这是编辑部精选出的第一批读者来信,大家都很喜欢您的文章。”编辑的声音不高,带着体现职业素养的克制。
“谢谢您。”静怡放下手中的矿物图鉴,带着好奇与一丝被关注的忐忑,打开了木匣。里面整齐地码放着数十封信件,纸张各异,字迹更是千差万别。
她一封封细细翻阅。
大部分信件内容朴实而具体,带着生活的温度。一位自称来自轻策庄的老农,用略显歪斜但极其认真的璃月文字,详细询问古法堆肥中某些草药配比是否还能与理萌先生推广的“赤穗·深根”玉米种植相结合,字里行间是对土地深沉的热爱。一位年轻的教令院学生,则用娟秀的字迹探讨了一段须弥古代诗歌中关于“星螺”的隐喻是否与坎瑞亚失落技术有关,充满了学术探索的热情。最让她心头柔软的是一张画着歪歪扭扭线条的纸——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笔触描绘了他“梦想中的学堂”:大大的窗户,阳光洒进来,书架上堆满了彩色的书,还有一个小小的、带着眼镜的老师身影站在中央。旁边用提瓦特通用语写着:“静怡老师,学堂好!”这份纯真的向往,像一缕阳光穿透云层。
这些信件,跨越了年龄、地域和学识的差异,都指向一个核心:知识在被传递,在被思考,在被应用。它们不再是冷冰冰躺在书库里的符号,而是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火花。静怡感到一种沉甸甸的暖流在胸中涌动,那是她开设专栏、投身古籍修复最根本的意义所在——让文明的薪火真正传递下去,照亮更多人的前路。
在众多探讨具体问题的信件中,还有寥寥几封,内容格外不同。没有提问,没有探讨,只有朴素得几乎直白的关怀:
“静怡小姐,谢谢您的文章,让我在夜里不那么害怕了。请多保重身体。”
“您的文字像黑夜里的灯火,辛苦了。”
“希望您不要太劳累。”
落款或是简单的名字,或是“一位普通读者”。
这些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对“英雄”的过度赞美,只有纯粹的、如同清泉般的关心。它们像涓涓细流,悄然漫过她曾因过度关注和自身脆弱体质而紧绷、甚至有些龟裂的心田。一种久违的被理解、被单纯地“看见”而非“凝视”的感觉,缓缓滋润着她。
与中心书库的宁静温暖截然相反,信息技术研究室隔壁的专用通讯实验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晶片过载后特有的微焦糊味,混合着冷却液冰冷的金属气息,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理萌站在巨大的实验台前,眉头拧成一个深刻的“川”字,身体前倾,几乎要贴到那面幽绿色的光幕上。光幕上,并非真实的信号发射,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场与信号传播模型。无数代表数据流的蓝色线条正疯狂地涌动、纠缠,在虚拟的“提瓦特空间”内,试图构建一个稳定的穿透路径,目标直指模型顶端那片代表“虚假之天”的混沌能量屏障区域。然而,每一次模拟的路径在接近那片混沌区域时,都会骤然溃散、扭曲,化作一片刺眼的红色噪点,如同撞得粉身碎骨的飞蛾。每一次模拟的溃败,都伴随着负责运行模型的元素晶片发出过载的嗡鸣和刺目的闪光。
他面前的实验台上,除了闪烁的光幕和复杂的导线连接器,静静地躺着一块形状不规则、边缘呈半融化状态的金属残片。那是优菈在风龙废墟深处发现的奇异之物。残片表面,一个结构复杂、充满几何美感的图腾清晰可见——它不属于提瓦特已知的任何文明风格,却与理萌前世记忆中某款游戏的图标惊人地相似:《崩坏·星穹铁道》。
这块残片,是理萌构建这个穿透模型的核心参数来源和灵感源泉,也是他心中那团不灭火焰的燃料。他的目标,是《金穗传音三期增强计划》的终极构想——在理论上找到突破提瓦特世界“虚假之天”的方法,为未来某一天真正将尘歌壶的存在信息投向浩瀚宇宙深空奠定基础!这不仅是一个疯狂的理论挑战,更承载着他灵魂深处一个近乎浪漫的理想:为这个濒临毁灭的世界,寻找一丝来自天外的、可能的生机或援手。
然而,模拟的结果冰冷而残酷。无论他如何调整模型的能量场参数,如何优化虚拟信号的编码结构,模拟冲击“虚假之天”的结果都毫无二致。那无形的世界壁垒,在模型中如同一个拥有绝对意志的“免疫系统”,毫不留情地将所有模拟的探测和通信路径扭曲、湮灭、彻底“拒绝”。它不是物理的屏障,更像是提瓦特底层规则本身在模型中的无情体现。星穹图腾提供的参数就像一把诱人的钥匙,却始终无法在模型的逻辑中找到与之匹配的锁孔。
“模型又崩溃了。”一个冷静、平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浑厚女声在理萌身侧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