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苏康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地。
他不仅巡视各井进度,指导改进,更亲自考察大兴县的主要河道与地势。
他运用穿越前所知的粗浅地理水文知识,结合本地经验,在心中勾勒更宏大的蓝图——何处可筑坝蓄水,何处可开渠引水,如何利用落差实现自流灌溉……
他在县衙后院的静室内,绘制了大量草图:大型龙骨水车的传动结构、用于提升低处水位的翻车(筒车)、初步的渠道网络规划。
这些,都将是他与鲁琦会面后,需要深入探讨并付诸实践的核心。
十余日后,捷报频传。
在县衙有力组织和苏康的技术指导下,第一批深井相继涌出清泉!
甘冽的井水喷涌而出那一刻,如同希望的甘霖,滋润了整个大兴县的人心。
这些深井尽管对于广袤农田仍是杯水车薪,但它极大地提振了民心,让人们坚信,这位新县令是真有办法带领他们对抗天灾。
就在这片忙碌与渐起的希望中,捕头赵龙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他身后,跟着一位年近四旬、面容坚毅、双手布满老茧却目光如电的汉子,正是苏康期盼已久的鲁琦。
更令苏康欣喜的是,鲁琦并非独身前来,还带来了他的弟弟鲁钰和四名核心工匠,俨然是一个技术过硬、配合默契的骨干团队。
“大人!”
鲁琦见到苏康,急忙快步上前,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带着激动,“一接到您的信,属下便知此事非同小可,立即收拾一应工具,带着得力人手前来报到!武陵之事已妥善交接,请大人尽管吩咐!”
苏康大喜,一把托住鲁琦的手臂:“鲁大哥,你可算来了!有你在此,我心安定大半,大兴百姓生机倍增!”
他直接拉着鲁琦步入那间堆满草图的静室,指着墙上最核心的大型水车设计图,目光炽热:“鲁师傅,请看此物!便是我信中提及,欲破此旱魃僵局的‘神器’——大型龙骨水车!若能建成,借助水流或人力、畜力,可日夜不息,将低处之水提至高处旱田!此乃根治水患之关键,其结构原理,我已大致勾勒……”
鲁琦凝神看图,初时略显疑惑,但随着苏康深入讲解其齿轮变速、链板循环提水的核心构想,他的眼神越来越亮,脸上迅速浮现出那种遇到极致技术挑战时的兴奋与痴迷。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虚点着图纸上的关键节点,喃喃道:“妙!大人此思,堪称鬼斧神工!以循环链板带汲水,以齿轮增力变速……此物若成,必将翻天覆地!这已非寻常器具,乃是活民无数之功德重器!”
“然其结构复杂,对木材强度、构件精度、整体稳定性要求极高,非鲁师傅你这般大匠亲自主持,我不能放心。”
苏康言辞恳切,“所需人手、物料,县衙全力保障!我们需要先造一个小样进行测试,改进完善后,便在沿河关键处,大规模建造!”
鲁琦深吸一口气,胸膛起伏,斩钉截铁地拱手道:“大人信重,鲁琦敢不效死力?此物必成!若不能将此‘神器’立于大兴河畔,浇灌万亩良田,鲁琦无颜再见大人!”
看着鲁琦那充满斗志与专业自信的背影,苏康缓步走到窗边。
窗外,远处掘井的号子声依稀可闻,近处,县衙各司其职,运转有序。
深井的清泉已然涌出,能主持水利革新的核心骨干也已到位。
“大兴的根基,便从这水开始奠定吧。”
苏康心中默念,目光仿佛已穿越了眼前干燥的空气,看到了未来河渠纵横、水车辘辘、禾苗茁壮的丰收景象。
对抗天灾的战斗,终于从内部的刮骨疗毒,转向了外部的积极建设与技术创新,一个全新的、充满生机的局面,正在他这位穿越者步步为营的谋划与行动中,坚实而有力地展开。
……
夜幕低垂,县衙二堂的烛火却亮如白昼。
苏康与鲁琦、鲁钰以及那四位工匠一起围在铺满图纸的桌案前,七人的影子被拉长,投在墙壁上,随着烛火摇曳,影影绰绰。
“大人,您这‘龙骨水车’的构想,实在精妙!”
鲁琦粗糙的手指划过图纸上关键的传动部位,眼中闪烁着技术狂人特有的光芒,“以循环龙骨叶片带水而上,辅以大小齿轮变速,若以水力驱动,确可日夜不息。只是…… 这主轴与齿轮的咬合,对木材的硬度和韧性要求极高,寻常杉木、松木恐难胜任。”
苏康点头,这正是关键所在:“鲁大哥认为何种木材最佳?”
“百年以上的硬质柞木或枣木为上选,不易变形,耐磨。”
鲁琦沉吟道,“再者,如此巨物,立于河中,水流的冲击力非同小可,其基座必须牢固。需用巨石垒砌或者用水泥浇筑,以铁箍加固,方能抵御洪水冲击。”
话音刚落,一直站在鲁琦身侧的鲁钰往前半步,双手抱拳补充道:“大人,兄长所言极是。只是晚辈昨日琢磨过水泥配比 —— 若要承受水车自重与水流冲击,水泥里需多掺些细砂与碎青石,养护时间也得从三日延到五日,不然容易开裂。”
他说着看向鲁琦,见兄长微微点头,又接着道,“还有基座的预埋件,得用特制的钢筋,生铁太脆,怕经不住常年震动。”
苏康闻言眼中一亮,抬手拍了拍鲁钰的肩:“鲁兄弟心思缜密,这点我倒没考虑周全。就按你说的来,明日让王叔赶往武陵,把钢筋和水泥都优先调给你们。”
在武陵,钢筋和水泥可都是现成的。
这时,四位工匠中一位满脸皱纹、手上满是老茧的老匠也上前一步,声音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大人,鲁师傅,小人有个疑问 —— 那龙骨叶片的榫卯咬合,若是做得太松,提水时会漏水;太紧了又转不动。咱们做模型的时候,是不是得先拿小块柞木试做几个样件,打磨着找最合适的间隙?”
另一位负责木工的工匠也附和道:“是啊大人!还有齿轮的齿牙,得用刨子细细修圆,不然转起来容易卡壳。咱们手头的刨刀不够锋利,能不能请县衙帮忙找个铁匠,赶制几把细齿刨刀?”
苏康听得连连点头,看向众人的目光愈发恳切:“诸位师傅说的都是实操关键,缺什么尽管提!刨刀、砂纸,甚至是帮忙打磨的杂役,我都让人协调到位。咱们不求快,但求第一架试验水车能顺顺利利转起来 —— 只要它能出水,大兴百姓就更有盼头!”
“大人体恤匠人,小人等定当尽力!”
四位工匠齐齐躬身,其中一位年纪最轻的工匠还忍不住道,“小人活了三十年,从没见过这么新奇的提水法子,要是真能成,咱们也算参与了一件大事!”
“放心,一定能成!”
鲁琦拍了拍那工匠的肩膀,转头对苏康抱拳道,“大人,明日我们便去勘察河段,选定最佳位置,同时开始制作关键部件的模型。”
“好!”
苏康果断拍板,“明日一早,我亲自送你们出城,给诸位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