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菲菲见杨爷爷激动得使劲摇苏康的手,赶紧劝道:“爷爷,您先别激动,苏公子还受着伤呢,您这么摇,他该疼了!”
说着,她又转向苏康,脸上满是关切,“苏公子,您还是先躺好,大夫说您还发着烧,得好好休息。”
“不碍事,不碍事。”
苏康咬牙忍住疼,笑着摆了摆手,“能被你们救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点疼不算啥。对了,你们怎么会在这里?这是哪儿啊?”
杨爷爷叹了口气,慢慢道:“这里是清河县的凤岭村。我们从京城跑出来后,一路往南走,怕林珙追上来,不敢在大城市里待,后来到了这凤岭村,见这里山清水秀,百姓也和善,没人认识我们,就住了下来。菲菲这丫头懂事,跟着我学认草药,平时就靠采草药卖钱过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安稳。今天午时,菲菲去河边清洗草药,就看见你躺在河岸上,赶紧喊人把你抬了回来,还好救得及时,不然就危险了。”
“清河县?”
苏康愣了一下,“那我岂不是漂到青水河的下游来了?难怪没见过这个地方。”
正说着,苏康突然咳嗽起来,伤口处传来阵阵剧痛,额头上也冒出了冷汗。
杨菲菲赶紧拿布巾给他擦汗,又扶他喝了口温水:“您别多说话了,好好休息,有啥话等您伤好了再说。爷爷,您也别再跟苏公子聊天了,让他歇会儿吧。”
杨爷爷也反应过来,连忙扬声道:“对对对!恩人,你先养伤!这凤岭村安全得很,没人敢来撒野,你就放心在这儿养着,有我和菲菲照顾你,保准你很快就好!”
苏康看着眼前这对祖孙,心里暖烘烘的 ——这世上的缘分,还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啊!
有这样的“故人”照顾,他也能安心养伤了。
苏康在凤岭村养伤的日子,过得平静又踏实。
杨爷爷每天天不亮就上山采草药,专挑那些新鲜的接骨草、蒲公英,回来后仔细洗干净,熬成药膏,给苏康敷在伤口上。
敷药的时候,杨爷爷还会念叨:“这接骨草是咱凤岭村的特产,比京城的药效强十倍,你这肋骨断了,敷上这个,一个月就能下地走,保管不留后遗症!”
杨菲菲则负责煎药、做饭,变着花样给苏康补身子。
今天炖只山鸡,放了点野山椒,香得能飘三里地;明天熬锅鱼汤,用的是河里刚捞的小鱼,鲜得苏康能喝两大碗;后天又蒸了个鸡蛋羹,嫩得像豆腐,入口即化。
苏康过意不去,想帮忙劈柴,刚拿起斧头,就被杨菲菲抢了过去。
“您快歇着吧!”
杨菲菲把斧头往墙角一放,假装嗔怪道,“当年您救我们的时候,可没跟我们说客气话。现在轮到我们报恩了,您就别推辞了,要是把伤口碰着了,我和爷爷该着急了!”
杨爷爷坐在门槛上编竹筐,听见了就笑:“菲菲说得对!恩人就该受着!想当年在京城,您给的那些银子,够我们祖孙俩活十年的了,这点饭、这点药,算啥啊?您就安心养伤,别瞎琢磨。”
苏康拗不过他们,只好在屋里躺着。
没事的时候,就跟杨爷爷聊聊天,听他讲凤岭村的事 —— 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山民,靠种地、采山货、挖草药过活,虽然不富裕,但邻里之间很和睦,谁家有事都互相帮忙。
有一天,三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杨爷爷抽着旱烟,慢悠悠地说道:“恩人啊,我听说武陵县来了个新县令,本事大得很,又修路又办学堂,还教百姓种新庄稼,把武陵治理得挺好。要是咱们清河县也能遇上这样的好官,日子就能更松快些了。”
苏康听了,忍不住笑了:“杨爷爷,您说的那个武陵县令,就是我啊。”
杨爷爷手里的烟杆“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瞪着眼睛看了苏康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就是那个苏县令?难怪我看你眼熟,原来你就是那个好官!真是好人有好报啊!您这样的好人,就该当大官!”
杨菲菲也愣住了,随即捂着嘴笑起来:“原来苏公子就是武陵县令啊?那可太好了!难怪您能想出那么多好法子,把武陵治理得那么好!”
从那以后,村里渐渐有人知道杨家救了个“大官”。
山民们都很淳朴,见苏康没架子,还常跟村里的孩子们说笑,也都亲热起来。
东家的张奶奶每天早上都会送几个鸡蛋过来,说“给大官补补身子”;西家的李大叔上山打猎,回来会送只野兔,说“让大官尝尝山里的野味”;还有村里的小孩,经常跑到院子里,围着苏康听他讲武陵的事,听他说学堂里的孩子怎么读书、怎么学算术。
有一次,几个小孩向苏康问道:“苏大人,土豆真的能炖肉吃吗?我们都没见过土豆。”
苏康笑着颔首道:“当然能吃,等我伤好了,教你们种土豆,到时候让你们娘给你们炖土豆炖肉吃,香得很!”
孩子们听了,都高兴得蹦蹦跳跳了起来。
这天傍晚,杨菲菲端来一碗药,看见苏康正对着窗外发呆,就轻声问道:“苏大人,您是不是在想武陵县的事?”
苏康点点头,叹了口气:“出来快半个月了,不知道学堂的孩子们怎么样了,有没有好好读书;鲁琦的水泥窑有没有出岔子,矿场的进度怎么样了;还有柳青和王叔,他们肯定急坏了,不知道有没有到处找我。”
“您要是放心不下,我明天去武陵县城给您捎个信?”
杨菲菲善解人意地说道,“从凤岭村到武陵县城,走山路也就一天的路程,我早上去,晚上就能回来,不会耽误太久。”
苏康刚想答应,杨爷爷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只刚买的老母鸡,连忙摇头道:“别去别去!让恩人多歇几天!县城离了谁都转,不差这几天。再说了,你一个姑娘家,走山路不安全,等恩人伤好点,我陪你一起去。”
他把老母鸡往地上一放,笑着说:“今晚给恩人炖老母鸡汤,补补身子,让恩人早点好起来!”
苏康看着祖孙俩关切的眼神,心里热乎乎的。
他知道,他们是真心把他当亲人看待,没有一点虚情假意。
这凤岭村的山水好,人更好,让他这个在异乡为官的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他想,等伤好了,一定要好好谢谢这对祖孙,也得帮凤岭村的百姓做点实事,让他们的日子也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