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犯错。
这句话落下后,沈逸的指尖没有离开操作板。他盯着屏幕中央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呼吸平稳,手指微调着视角缩放比例。敌方远程的位置依旧被烟雾遮挡,但系统捕捉到了技能释放间隔中的规律——每一次扫射之后,都有短暂的能量回落。
这不是偶然。
他闭眼一瞬,策略模拟空间自动开启。三组推演路径在意识中快速展开,每一帧都对应着敌方动作的节奏节点。第一轮推演显示,若现在发动反击,成功率不足四成。对方两名近战角色的位置尚未完全暴露,贸然出击会被两侧夹击。
第二轮调整了星语的切入角度,从地下通道绕后牵制右翼支援路线。成功率提升至五成七。
第三轮加入林悦的假退动作作为诱饵,配合小舟护盾展开时机,形成双层掩护结构。胜率最终定格在六成八。
这个数字足够了。
沈逸睁眼,手指轻点指令面板,将新战术写入团队频道。加密信号同步传输到三人终端,没有任何多余说明,只有三个坐标点和一组时间标记。
林悦收到指令后立刻伏低身体,贴着掩体边缘缓缓移动。她没有急着做出反应,而是先确认了自己的撤离路线是否畅通。随后她抬起手,在空气中划出一道短弧,这是她在队伍里的确认手势。
小舟低头检查护盾充能进度条,绿色光条已填满九成。他轻轻敲了两下设备外壳,听到内部传来稳定的嗡鸣声,这才点头回应。他的位置仍在开阔区,但只要护盾能在关键时刻展开,就能挡住至少一次强攻。
星语那边始终没有动静。他的信号源稳定,能量读数极低,说明他已经进入完全潜行状态。地下通道内无法使用常规通讯,只能依靠预设指令行动。一旦启动计划,他必须独自完成牵制任务。
沈逸的目光回到主战场。
烟雾仍在投掷,节奏未变。三次连续释放后,停顿一秒半。第四次投掷前,远程需要重新校准位置,露出半个身位。
这就是窗口。
他开始计算敌方下一次露头的时间。上一轮停顿结束于三十秒前,按周期推算,下一波校准将在十七秒后发生。如果对方继续保持当前模式,那么第四个投掷点将成为突破口。
但他不能赌对方不会变招。
沈逸调出潜力挖掘预警模块,将监测范围锁定在敌方通讯频段。过去两次比赛中,这支队伍在高压状态下都会增加一次额外的语音确认,延迟通常出现在第三次与第四次技能之间。
他等的就是这个延迟。
如果这次也有,那就说明他们的节奏仍未脱离掌控。
十秒过去,敌方左翼近战突然向前压了一步,手中武器抬起,似乎准备突进。但这动作只维持了不到一秒便收回。是试探。
沈逸不动。他知道这种压迫是为了逼他们先出手。一旦林悦或星语提前暴露位置,对方就能顺势围剿。
他继续盯着数据流。
六秒后,敌方远程再次投出一颗烟雾弹。这是本轮第三次。落点精准覆盖中心区域,视野进一步恶化。
紧接着,那熟悉的停顿出现了。
一秒、两秒……直到第三秒,敌方频道才传出一段极短的加密语音,持续时间不到零点五秒。
来了。
沈逸立刻在面板上滑动,标记时间节点。这个延迟比平时多了零点三秒,说明他们在犹豫是否改变战术。而这多出来的空档,正是反击的最佳切入点。
他按下同步键,指令分发至全队。
林悦接到信号后缓缓站起,双脚交错踏出半步,又迅速退回掩体后。她的动作很轻,但在敌方雷达上已经形成了移动热源。几乎在同一刻,一道远程技能朝她方向劈下,轰在空地处炸开火光。
诱饵生效。
敌方远程为了确认目标,不得不从高台边缘探出身位。虽然只是一瞬,但已被系统捕捉到坐标偏移。
沈逸立刻更新星语的行动路径。新的坐标点传入地下通道终端,星语接收到后立即起身,沿着预定路线向出口移动。他的脚步放得很慢,每一步都避开地面震动感应区。
小舟则开始预热护盾系统。他将屏障发生器转向正面三十米扇区,能量输出调至最大。只要一声令下,护盾就能瞬间展开,为正面提供掩护。
此时敌方显然察觉到了异常。烟雾投掷节奏被打乱,第四颗迟迟未落。他们可能意识到自己暴露了破绽。
但已经晚了。
沈逸的手指悬在启动键上方,眼睛紧盯倒计时。按照推演结果,星语将在四秒后抵达通道出口,林悦已完成两次虚晃动作,小舟的护盾也进入了最后充能阶段。
唯一不确定的是敌方远程是否会再次缩回。
他不需要对方完全暴露,只需要一个判断失误。
三秒。
星语的脚步声在通道内几乎不可闻。他的手已搭上出口机关,只等信号到来就推开暗门。
两秒。
林悦再次跃出掩体,这次她多停留了半秒,像是要强行突破封锁线。敌方左翼近战果然反应,向前冲刺一步,准备拦截。
一秒。
沈逸看到敌方远程的热源信号微微前移——他在调整射击角度,准备压制林悦。
就是现在。
他按下启动键。
指令同步发出:林悦立即撤回掩体,星语开启暗门,小舟激活护盾。
三人的动作在同一时刻展开。
林悦翻身后退,刚好躲过一道横扫而来的冲击波。她的背部撞上掩体边缘,手臂一阵发麻,但她没停下,立刻蹲稳重心。
星语推开暗门的瞬间,通道外的光线照进他半边脸。他没有迟疑,直接贴地滑行而出,身影迅速消失在侧翼阴影中。
小舟的护盾全面展开,能量屏障横亘在前方,形成一道弧形防线。几乎就在屏障成型的刹那,敌方右翼近战已经冲到射程内,手中武器高举,准备强行破盾。
撞击发生。
护盾剧烈震荡,能量值下降百分之十五,但结构未损。小舟咬牙稳住操作杆,将输出功率提升一档。他知道这道屏障必须撑住,否则星语的切入路线就会被切断。
此刻敌方远程终于意识到危险,想要后撤。但他刚转身,星语的身影已在侧面显现。
双刃出鞘。
第一击命中肩部,打断施法动作。
第二击直取腰侧,触发压制判定。
全场观众猛然站起。
沈逸没有喊停。
他的手指已经移向下一条指令键。星语虽然成功切入,但敌方两名近战尚未完全受控。左翼仍在逼近林悦所在位置,右翼虽被护盾阻挡,但技能冷却即将结束。
真正的反击还未开始。
他盯着敌方右翼的能量恢复进度条,心中默数。
七秒后,技能图标亮起。
六秒。
五秒。
四秒。
星语的压制时间还剩一点二秒。
三秒。
小舟低声报告:“护盾还能撑一次。”
两秒。
林悦握紧武器,准备迎战左翼。
一秒。
敌方右翼的攻击姿态完成。
沈逸按下新指令。
护盾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