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室的灯光在凌晨时分依旧亮着,空气中浮动着键盘敲击的余温。沈逸坐在工作站前,终端屏幕上的数据流不断滚动,他的目光沉静如水。
战术适配度已经稳定在86%,系统模块进度更新至81%。他调出“动态节奏模型”的最终参数,指尖轻点确认键,一道淡蓝色的模拟波纹在虚拟战场图上扩散开来。
“准备好了。”他低声说道。
次日清晨,训练基地的三楼会议室内,主教练组围坐在长桌两侧。沈逸站在投影幕布前,身后是密密麻麻的节奏变化曲线和敌方行为预测模型。
“传统打法依赖固定节奏推进,但一旦遭遇突发干扰,整个体系就会崩塌。”他声音平稳,不带情绪,“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条最优路径,而是一套能够实时调整、适应战场变量的节奏控制方案。”
原教练眉头紧锁:“听起来很理想化。你打算怎么执行?”
“先从内部演练开始。”沈逸调出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表,“今天下午安排一场队内对抗,我亲自指挥替补阵容。”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你是说,让替补去挑战主力?”一名助教忍不住开口。
“没错。”沈逸点头,“这不是一场胜负之争,而是节奏掌控能力的实战测试。”
下午两点,训练室内气氛凝重。
主力队员们神情各异,有人甚至露出不屑的冷笑。他们习惯了既定的战术节奏,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实验”毫无兴趣。
“你们将面对的不再是熟悉的对手。”沈逸站在中央控制台旁,语气冷静,“我会打乱所有人的角色配置。”
命令下达后,替补队员迅速换位,原本负责辅助的选手被安排到中单位置,习惯打野的新人则顶替了上路主力。
主力队伍虽然被迫更换位置,但依旧自信满满。毕竟,他们的个人实力摆在那里。
“比赛开始。”
随着倒计时归零,双方进入战场。
前三分钟,替补阵容显得有些混乱,操作失误频发。主力队伍抓住机会,迅速建立起经济优势。
“果然只是陪练。”原教练低声嗤笑。
然而,第五分钟,局势悄然发生变化。
替补中单突然放弃补兵,转而向河道靠拢。与此同时,下路双人组同步撤退,留下空荡荡的塔下视野。
“他们在做什么?”一名主力皱眉。
沈逸没有回答,手指在终端上快速滑动,实时引导替补队员调整节奏。
“现在不是追击的时候。”他在频道里打出指令,“放线,控河蟹,等机会。”
替补队员照做,主力试图继续压制,却发现节奏被打断,无法顺畅推进。
第七分钟,替补中单与打野配合,在中路草丛设伏,成功击杀敌方关键输出位。
战局逆转的节点就此打开。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替补阵容如同一台精密机器,每一次决策都恰到好处地打断主力的节奏,逼迫他们不断调整策略。
最终,当主宰龙刷新时,替补队伍以极低评分完成一波团灭,推平基地水晶。
训练室内一片寂静。
原教练脸色铁青,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清楚地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胜利——这是战术理念的颠覆。
沈逸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本次对抗的数据分析报告。
“节奏不是固定的。”他缓缓开口,“它是流动的,是可以被引导的。”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条波动曲线,“你们看这里,主力队伍在中期出现三次节奏断裂,而替补正是抓住这些瞬间完成了反制。”
会议室门口,一名主力队员站在那里,神情复杂。
他本想过来问几个问题,却听完了整场复盘。
“沈顾问……”他迟疑了一下,“我能单独找你聊聊吗?”
沈逸看了他一眼,点头。
原教练的目光落在两人身上,嘴角微微抽动。
夜色渐深,训练室内的灯光依旧明亮。
沈逸回到工作站,整理完数据后,提交了一份《节奏控制优化建议书》给主教练组。
文件首页,写着一句话:
“真正的节奏掌控,不是跟随敌人,而是引导敌人。”
他合上终端,抬头望向窗外。
城市灯火璀璨,远处高楼间闪烁着霓虹广告牌,映照出游戏联赛即将到来的宣传画面。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刚刚那场对抗赛的画面。
替补中单绕后的那一刻,打野提前埋伏的那片草丛,辅助精准卡住视野的时机……
每一个细节,都在系统模拟空间中反复推演过上百次。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训练室的门被推开,脚步声由远及近。
沈逸睁开眼,看到原教练站在门口,目光复杂。
“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对方低声问道。
沈逸站起身,平静地看着他。
“计算。”他说。
下一秒,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职业教练模块进度: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