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城的建设并未因李瑾的沉睡而停滞。在赵刚的铁腕秩序和陈锋的统筹下,生存资源的收集、基础工业的恢复、以及最重要的——对“盖亚之息”行星更深层次的探索,都在稳步推进。
一支由地质学家、环境工程师和安保人员组成的联合勘探队,在赵刚亲自带领下,深入了希望城西南方向一片尚未被“息壤苔”完全覆盖的丘陵地带。这里地质结构复杂,残留的污染辐射读数略高于平原,但源核分析显示地下可能存在稀有矿物沉积,对重建初期的工业体系至关重要。
“报告队长,前方发现大型地下洞穴入口!结构稳定,有微弱气流涌出,成分……异常洁净!”一名穿着轻便勘探装甲的队员兴奋地汇报。他面前,一个被激光切割开的、直径约三米的洞口,如同巨兽张开的嘴,露出下方深不见底的黑暗。更奇异的是,洞口边缘的岩壁上,覆盖着一层明显比地表更加厚实、银辉也更加浓郁的“息壤苔”,如同天然的封边。
赵刚眉头微蹙。洁净的空气?在远离主生态区的污染残留区?这不合常理。“探测机器人先下。生命扫描、辐射扫描、能量扫描,全频谱开启。安全小组,洞口警戒,建立防御阵地。”他的命令简洁有力。
微型履带机器人闪烁着探照灯,灵巧地滑入洞口。传回的画面在队员们的便携终端上展开。洞穴内部比预想的更加宽阔,穹顶高耸,岩壁陡峭。机器人灯光所及之处,景象令人屏息——整个洞穴的四壁、穹顶、甚至地面,都被一层极其致密、散发着柔和而纯净银辉的“息壤苔”完全覆盖!厚厚的苔藓如同银色的天鹅绒地毯,将洞穴内部装点得如同月神的殿堂。空气探测器显示,这里的空气纯净度甚至超过了希望城中心区!
“不可思议……”地质学家喃喃道,“这些苔藓……像是在主动净化并维持这个洞穴的环境?它们在这里生长了多久?”
机器人继续深入。洞穴蜿蜒向下,银色的苔藓世界仿佛没有尽头。突然,灯光聚焦在洞穴最深处一片相对平整的岩壁上。
那里,厚厚的银色苔藓覆盖下,隐隐显露出一个巨大、规则的矩形轮廓!轮廓边缘,有细微的、不属于天然岩石的直线棱角!
“有东西!”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机器人,清理覆盖物,小心!”赵刚沉声道。
机器人伸出细小的机械臂,前端喷射出温和的气流和微振动波,小心翼翼地拂开覆盖在那片矩形轮廓上的厚重苔藓。
银色的苔层如同帷幕般被轻柔掀开。
露出的,是一块巨大的、深灰色的金属板!板面平整,显然经过精密加工,边缘镶嵌着早已失去光泽的、形态奇特的合金边框。更令人震惊的是,金属板的中央,蚀刻着几行巨大的、结构优美却充满古老气息的符号!符号的线条流畅而刚劲,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科技感,却又有一种奇异的、如同植物藤蔓般的生命力。
“这是……文字?”环境工程师声音发颤。
“源核!立刻扫描!比对数据库!”赵刚的心跳加速。一种强烈的预感攫住了他。
“扫描……完成……文字……比对……数据库……匹配度……99.8%……”源核的电子音在短暂的延迟后响起,带着一种近乎凝滞的肃穆,“确认……为……‘摇篮’文明……通用……语……”
洞穴内一片死寂。只有机器人探照灯打在金属碑上发出的细微嗡鸣。十万年时光的尘埃,被这深埋地下的银苔温柔拂去,露出了失落纪元最后的留言。
“翻译!”赵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当……群星……之辉……黯淡……森林……之心……破碎……”
源核的翻译缓慢而沉重,每一个字符都仿佛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悲怆:
“……吾等……将……最后……的……火种……与……记忆……”
“……深埋……于……大地……的……子宫……”
“……等待……新……的……阳光……与……雨露……”
“……愿……后来者……拾起……断枝……”
“……让……森林……在……灰烬……中……重生……”
落款处,是一个由简洁线条构成的图案:一颗被藤蔓环绕的星球,上方悬浮着一艘流线型的星舰剪影——正是“苍穹之根”!
“是‘星穹之灵’的……遗言?”地质学家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敬畏,“还是……‘摇篮’幸存者最后的……留言板?”
赵刚没有回答。他走到金属碑前,厚重的军靴踩在柔软的银色苔藓上,悄无声息。他伸出手,粗糙的手指没有触碰那冰凉的金属,而是轻轻拂过覆盖在碑文边缘、依旧温润的“息壤苔”。十万年前的绝望留言,被十万年后新生的根须温柔覆盖、守护……这无声的交接,比任何言语都更令人震撼。
“记录坐标。封锁洞穴入口。此地……列为最高级别文化遗址保护区。”赵刚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通知代理舰长和陈教授(历史学家)。我们……找到了先辈留下的路标。”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古老的碑文,又看向周围这片被新生苔藓点亮的银色殿堂。
根须,已悄然连接了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