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去世后的那些年,林阳的几个伯伯、爸爸和老伯儿他们为了能让爷爷感受到儿子们的孝心,想让爷爷身体健健康康的,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反正总之一句话,老娘已经没了,不能再让爹受委屈,所以变着戏法似的,给爷爷用尽了招式。
大伯儿从市里托人给买了强心卡;二伯儿和二娘他们经常要在商场做生意,平时还要在集贸市场摆摊什么的,所以平时没什么时间,要是抽空回来,都会带些爷爷爱吃的水果蔬菜什么的,还有大虾,然后老伯儿老婶儿亲自下厨会给爷爷做些拿手菜,家里做饭最好吃的就是老伯儿了;三伯儿那时候在镇上工作,反正朋友送的,单位发的,他都会把最好的带回来,而且每年过年的时候,传统节目就是给每家都分点东西,给小辈们发发自己多年珍藏的好烟;老四家也就是我爸爸,从年轻时就心思比较细腻,而且因为奶奶突然的离世,本身就觉得没来的及多陪陪老娘,没尽完孝道,算是弥补吧,爸爸那几年一直给爷爷买最好的奶粉,有时间就送回老家,虽然家里也不富裕,但每次一带就是一大箱,整整六桶,而这其实是和林阳一起从市里千挑万选出来的;大姑老姑作为闺女其实也都一样,肯定是疼自己的老爹了,但爷爷一直是个老固执,不想让闺女老往家跑,更别说买东西了,但实际上我的两个姑父也特别周到,出了名的好,爷爷和伯伯们,一直都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亲哥哥们,爷爷心里面知道也感激,但就是不想麻烦姑爷和闺女,大姑老姑每次回家从不空手,老姑条件好,有时候来不及,扔下几百块钱递给老婶儿:“不是给你的,给咱爸买点他爱吃的。”说着就往外走。
爷爷的奶粉是爸爸和林阳在市里的大商场给爷爷精挑细选出来的,记得那是爸爸带林阳第一次去市里,那个时候,为了治疗自己的眼睛,矫正、每年复查,都只能去市里看。从医院出来,爸爸提议:“来都来了,别留遗憾,咱们逛逛,顺便看看能买点什么东西吧。”就这样,林阳第一次戴上海盗眼镜,领着爸爸的手,在市里的滨江街上逛着,林阳用一只眼睛,真的好像个望远镜一样,左顾右盼得看着,看着眼前这个充满着无限遐想和好奇的城市。忽然爸爸灵机一动,好像做出了某种判断,“就这儿吧,听说来市里,必须得来劝业场逛逛。”“嗯,8岁的小林阳,开心的应和着!”爸爸带林阳打大型游戏机,这对一个刚上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是闻所未闻,懂事的林阳甚至有点陌生的害怕,因为游戏厅里简直热闹非凡,各种游戏机嘈杂的电子声,人们的呐喊混合在一起,让一个小孩子听起来,更像是进了地狱,林阳呆滞的看着爸爸,手心里握出了汗,爸爸似乎明白了也读懂了小林阳的反应,是紧张但并不是怯懦,更多的是不适应。“去吧,随便玩,玩的高兴就行,售货员阿姨说,里面还可以弹出来纸券,可以兑换礼物,玩吧,儿子!”因为不熟练,出来时,纸券不是很多,还有几个游戏是爸爸帮着一起打的,所以只换了一根儿铅笔,不过是林阳自己喜欢的。小学时,林阳最喜欢的就是各种铅笔,橡皮,还有大姑经常给小林阳买的各种书包和铅笔盒。
之后在劝业场六楼,林阳和爸爸品尝了一顿市里的中快餐,还通过服务员介绍点了一笼据说是狗不理的包子,一笼才四个,都很小。其实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上当了,那时候就有预制菜了,(相当于工厂做的冷冻品,吃的时候再加热)真正的正宗狗不理包子总店,至今作为一个天津人他们始终也没进去过。
饭后爸爸带林阳,一圈一圈地转着步梯往下走,又给林阳一种新鲜的感触,因为上来时,爷俩坐的是直的电梯,能看见玻璃窗外的室内喷泉,这次的感觉能直观的看着每层售卖东西的专柜,正是如此,爸爸则在第三层老年人用品店停住了脚步,“阳阳,奶奶去世三年了,咱们给爷爷买个东西吧,你不想爷爷太早也离开你吧,你说呢?”其实爸爸早就听说了,老人喝奶粉能补血壮骨,延年益寿,所以一直想着给老父亲买着试试,奶粉不像什么药物,有益无害。孩子能知道什么,他无非就是说服自己,给老爹买东西罢了,毕竟当时这一桶就100多将近200的价钱,买上一箱,900多块,是当年老爸半个月的工资。林阳不太懂,但是一听给爷爷买礼物,懂事的林阳应声道:“那咱们给爷爷买最最好的!”爸爸摸了摸孩子的小脸,坚定地回了声:“好~!”在服务员地不停介绍,以及爷俩的反复对比后,最后在夜幕降临之前选了一款某知名品牌的中老年奶粉,然后,坐着返程的最后一趟长途公交回了家,虽然很晚,但爸爸知道守护这份心安理得,来的不要太晚就好。
不知道第几年后了,爸爸始终坚信自己,当时做了这个正确的决定,因为爷爷80岁的时候,医生给爷爷做了“疝气根除手术”大夫们都惊讶了,从医这么多年,尽管老爷子有高血压冠心病,但是体态体魄,精神头各方面都不错,指标数据也很正常,专家会诊好几次,才破例决定给爷爷做了手术,而且术后恢复得也很好,很快。爸爸总笑着回忆说,多亏了这奶粉啊。
爷爷每天早晨吃奶粉(注意不是喝,是吃)都要往自己的大碗里,蒯(kuai)上6大勺奶粉,放进水,冲得浓浓的,爷爷坐在摇椅上,看着阳台的空奶罐子,眼睛凝望着街上的若有若无的人来人往,想着孩子们也都老了,自己的长孙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爷爷一和老街坊们说起自己也是有重孙子的老家伙了,老林家可谓是四世同堂,白胡子下,敏敏偷笑的嘴就不禁露出剩下的,且为数不多,但还整齐站队的,干净洁白的牙齿。邻居们听了,每次都会羡慕得用家乡话调侃着爷爷,“二爷啊,你多享福啊,儿女们这么孝顺,孙子们也都大了,学业、事业有成的,您嘞多美啊,行啊,这辈子,保持好自己的身体,多活几年,再多等等,看看孙子们都成家立业,嘛也不用想了,回头两眼一抹黑,乐着就闭了眼了。。。。。。”随着一片欢声笑语,爷爷看着眼前,回想着过去,也期盼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