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青山村,梨花已谢,枝头结出了青涩的小梨。王轱辘坐在轮椅上,望着满山的梨树,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沈雅琴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顶草帽。
\"日头毒了,戴上。\"她把草帽扣在王轱辘头上,\"今天想去哪儿转转?\"
王轱辘调整了下帽檐:\"去新开的那片示范基地看看吧,听说梨树长势不错。\"
沈雅琴推着轮椅,沿着新修的观光步道缓缓前行。道路两旁是整齐的梨树,每棵树下都挂着标识牌,注明品种和种植年份。远处,几个游客正在拍照,欢笑声随风飘来。
\"现在咱们村可真热闹。\"沈雅琴眯着眼看了看远处,\"昨天民宿又住满了,连李大勇家都搞起了农家乐。\"
王轱辘点点头:\"这是好事。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有人气。\"
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十亩见方的示范基地里,各种新品种梨树排列得整整齐齐。梨生正带着几个技术员在测量数据,见到父母来了,连忙迎上来。
\"爸,姥姥,你们来得正好。\"梨生擦了擦汗,\"省农科院刚送来的新品种,抗病性强,甜度还高。\"
王轱辘摇着轮椅靠近,仔细查看树苗的长势:\"成活率怎么样?\"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梨生指着远处的几排,\"那边是去年栽的,今年已经零星挂果了。\"
沈雅琴弯腰摸了摸树叶:\"这叶子比老品种厚实多了。\"
\"是啊,姥姥。\"梨生兴奋地说,\"这个品种特别适合加工梨膏糖,出浆率比传统品种高三成。\"
正说着,一辆观光电动车停在了路边。下来几位游客,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请问,这里是青山村合作社的示范基地吗?\"老者客气地询问。
梨生上前一步:\"是的,我是合作社负责人王梨生。几位是...\"
\"我们是省老年大学的,专门来学习贵社的发展经验。\"老者笑着说,\"这位一定是王轱辘理事长吧?久仰大名啊!\"
王轱辘微笑着点头致意:\"现在是我儿子当家了,我就是个顾问。\"
老者坚持要和王轱辘合影,说他的事迹在老年大学课堂上经常被提起。其他游客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问题。
\"王理事长,您当初是怎么想到办合作社的?\"
\"现在的梨膏糖配方还是原来的吗?\"
\"听说您还去大学讲课,能不能给我们这些老同志也上一课?\"
沈雅琴见状,悄悄对梨生说:\"带你爸去休息会儿,这儿我来应付。\"
梨生会意,推着父亲去了不远处的凉亭。亭子里,王轱辘长舒一口气:\"现在的人热情起来真招架不住。\"
梨生给父亲倒了杯茶:\"爸,您现在是名人了。上周的省报又刊登了采访您的文章,标题是《一位老党员的乡村振兴梦》。\"
王轱辘摇摇头:\"虚名而已。对了,物流园建设进度如何?\"
\"地基已经打好了,下个月开始主体施工。\"梨生翻开手机里的照片给父亲看,\"按照计划,年底前能投入使用。\"
王轱辘仔细查看着工程照片,不时提出些建议。父子俩正说着,梨叶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爸,哥,好消息!\"梨叶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咱们的梨膏糖通过欧盟认证了,下个月就能出口到法国和德国!\"
王轱辘接过文件,手有些微微发抖:\"真的?这可是大好事啊!\"
梨生也激动地拍了下桌子:\"太好了!这下咱们的市场又扩大了。\"
梨叶接着说:\"还有,艾米丽联系的澳洲客商也很感兴趣,说要先订两个集装箱试销。\"
沈雅琴送走游客后也来到凉亭,听到这个消息,眼眶一下子红了:\"李青要是知道她的梨膏糖卖到国外去了,不知该多高兴呢。\"
王轱辘望着远处的梨园,思绪飘得很远。十年前,那个温婉的女子在病榻前拉着他的手说:\"轱辘,咱们的梨膏糖这么好,要是能让更多人吃到该多好啊。\"如今,这个愿望不仅实现了,还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想象。
回家的路上,王轱辘让沈雅琴推他去了一趟老梨园。这里还保留着几十年前栽种的老梨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虽然产量不如新品种,但结出的梨子格外香甜。
\"记得吗,当年就是这几棵树,救了咱们的急。\"王轱辘指着一排特别粗壮的老梨树,\"那年发大水,庄稼全淹了,就这些梨树还坚挺着。靠着卖梨的钱,才熬过了那个冬天。\"
沈雅琴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怎么不记得。那时候李青还怀着梨生,硬是挺着大肚子和大家一起摘梨。\"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突然,王轱辘说:\"雅琴,我想把这片老梨园保护起来,不搞商业化种植,就当个纪念。\"
沈雅琴点点头:\"好啊,再立个牌子,写上李青的名字。这片梨园,就当是给她的礼物。\"
晚饭时,全家人都到齐了。王青山和王思远争着给太爷爷夹菜,艾米丽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讲述着澳洲市场的开拓计划,梨生和梨叶则讨论着出口产品的包装设计。餐桌上热气腾腾,笑语不断。
饭后,王轱辘把大家叫到院子里开会。暮春的夜晚,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花香。
\"今天有个事想跟大家商量。\"王轱辘环视众人,\"我打算成立一个基金会,用合作社的部分利润支持乡村振兴项目。\"
梨生立刻表态:\"爸,这个想法很好。具体怎么操作?\"
\"一是资助贫困学生,二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三是保护传统农耕文化。\"王轱辘缓缓道来,\"我想让梨叶负责这事,她心细,又懂财务。\"
梨叶有些意外:\"爸,合作社这边我走不开啊。\"
王轱辘笑了笑:\"不是让你全管,是让你牵头。具体工作可以招聘专业人员。这个基金会不光是花钱,更要培养人才,传承精神。\"
菌生插话道:\"爸,我建议把基金会和合作社的乡村振兴基金合并,资源集中使用效果更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最后决定由梨叶任基金会理事长,菌生负责财务监督,梨生则统筹与合作社的协作。艾米丽甚至提出可以在澳洲也设立分支机构,促进中澳农业交流。
夜深了,其他人都回房休息了。王轱辘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星斗。沈雅琴拿着件外套走出来,轻轻披在他肩上。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她在旁边的藤椅上坐下。
王轱辘指着夜空中的一颗亮星:\"你看,多亮的星星。有时候我在想,李青是不是也在天上看着咱们呢。\"
沈雅琴握住丈夫的手:\"她一定很欣慰。你把孩子们教育得这么好,把合作社办得这么红火,青山村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王轱辘轻声说,\"我不过是赶上了好时代,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
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夜的宁静。梨花的香气若有若无地飘荡在空气中,那是青山村特有的味道,承载着无数记忆与希望。
第二天清晨,王轱辘早早醒来,看着窗外的朝阳给梨树镀上一层金边。新的一天开始了,合作社的机器即将运转,民宿的客人将要醒来,学校的孩子们也该上学去了。青山村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作用。
沈雅琴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梨汤:\"趁热喝了吧,今天省电视台要来采访基金会成立的事。\"
王轱辘接过碗,感受着温度透过瓷壁传递到掌心。他忽然想起三十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李青也是这样端着一碗梨汤,递给刚从外面回来的他。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就像这青山村的梨树,年年花开,岁岁结果,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