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圣所”内部,那由微光铺就的生存之路,在希望与压力的双重浇灌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拓宽、夯实。意志共鸣技术的突破,如同在干涸的河床上掘出了第一眼泉,虽然水量尚小,却彻底改变了“星火远征”幸存者们的心态与行动模式。
以“世界树之心”模拟器为核心的青蕨能量循环站,已被正式命名为“生命之泉”。叶语者与他的心语者团队,如同最虔诚的园丁,日夜不休地维系着这个脆弱的循环。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维持其存在,而是开始尝试优化共鸣的“频率”与“意境”。青蕨文明古老的诗篇、蕴含共生哲理的图腾纹路、以及对万物生长衰亡的深刻感悟,都被融入冥想之中。他们发现,当共鸣的意志更加贴近“滋养”、“循环”与“生态平衡”时,“生命之泉”汇聚和转化秩序能量的效率会有微弱的提升。输出的翠绿色能量流变得更加稳定,甚至开始能够缓慢地滋养附近特意移栽过来的青蕨植物,这些植物在得到秩序能量浸润后,长势愈发喜人,结出的果实蕴含的能量纯度也更高,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食物和次级能量来源。
联盟方面的进展则更具“工程学”色彩。在艾妲教授的主导下,一个标准化的“意志共鸣阵列”原型被设计出来。它由特定几何排列的、经过初步秩序化处理的金属导能基座构成,阵列中央是一个聚焦节点。多名经过训练的灵能者环绕阵列,将高度凝练的“守护”、“秩序”、“探索”或“求知”意志,通过灵能同步技巧注入基座,经由几何结构的放大与调和,在聚焦节点处产生一个更强效的临时共鸣场。这个阵列能够从圣所能量场中引导出更为可观的能量流,虽然每次启动都需要消耗参与者大量的精神力,且持续时间有限,但其输出功率已经足以临时支撑“裁决号”部分关键系统(如主计算机、环境维持核心、短距传感器)的运转,或者为一批新型的“秩序电容”(利用秩序化材料和改进技术制造的能量储存单元)进行快速充能。
雷恩指挥的技术团队,则在这两种能量获取方式的基础上,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整合与应用拓展。他们利用“生命之泉”提供的稳定但较低功率的能量,以及意志共鸣阵列提供的间歇性较高功率能量,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分级供能网络。优先保障生态培养舱、水循环系统、医疗站和核心研究设施的能量供应。同时,他们开始尝试利用收集到的秩序能量,驱动小型制造单元,生产更高效的共鸣阵列部件、秩序电容以及探索圣所环境所需的简易探测器。
不同文明的技术与理念,在这求生的熔炉中加速融合。青蕨文明对生命能量和自然平衡的深刻理解,为联盟略显僵硬的灵能应用注入了“柔性”与“适应性”;而联盟严谨的工程学方法论和系统整合能力,则帮助青蕨那种更依赖个体感悟的能量利用方式实现了“标准化”与“规模化”。一种基于实用主义的、超越文明隔阂的协作文化正在形成。可以看到联盟的工程师和青蕨的心语者一起调试共鸣阵列,也可以看到青蕨的培育师向联盟的科学家请教如何优化生态舱的能量分配算法。
伊芙琳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趋势。她下令成立了跨文明的“生存与发展委员会”,由艾妲、叶语者、雷恩以及几位在各自领域表现出色的成员共同组成,负责统筹所有资源、规划研究方向和协调内部事务。她自己则更多地将精力投向了外部——那道不断增强的冰冷“审视”波动,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所有人的头顶。
她加强了由意志最坚定、感知最敏锐的成员组成的警戒小组,二十四小时轮班,专门监控圣所能量场的任何异常扰动,尤其是那道外部波动的动向。
就在内部生存形势逐步好转,能源储备在新型供能体系的支撑下终于停止了下跌,甚至开始有了一丝微弱的回升迹象时,警戒小组带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司令官,波动频率再次提升,扫描间隔缩短了百分之三十。而且……这次我们捕捉到了极其细微的信息残留。”负责警戒小组的是一位名叫维克多的前哨军官,他拥有罕见的空间感知天赋,此刻他的脸色异常凝重,将一份经过复杂算法处理后的数据流呈现在伊芙琳面前的主屏幕上。
数据流经过降噪和模式识别强化后,隐约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充满侵略性的结构。它不像圣所能量场本身那种宏大、和谐的背景脉动,反而更像是一种高度压缩、带着明确目的性的探查信号,其中甚至解析出了一些重复的、类似于身份标识符的片段。
“能解析出更多内容吗?来源方向?意图?”伊芙琳的声音冷静,但目光锐利如刀。
“意图……充满戒备,甚至可以说是……恶意。”维克多艰难地选择着词汇,“信号结构本身带有很强的防御性探测特征,像是在反复确认我们的存在、规模以及……威胁等级。来源方向锁定在圣所外围,那片我们之前无法探知的扭曲虚空区域。更具体的位置无法确定,对方的技术层级很高,信号传递方式超出了我们现有的理解范畴。”
“身份标识符呢?”
“无法完全破译,但其编码模式……与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包括星灵遗韵数据库中记载的已消亡文明,都无匹配。是全新的。”艾妲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接入,她显然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数据,“可以确定的是,这绝非圣所本身的机制。这是一个外部的、拥有高度智慧的、并且对我们抱有明确警惕甚至敌意的观察者。”
会议室内一片沉寂。刚刚驱散的绝望阴霾,似乎又以另一种形式重新聚集。内部生存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一个强大而充满敌意的外部威胁已然现身。
“我们被锁定了。”雷恩沉声道,“对方显然已经确认了我们并非圣所自然现象,而是‘入侵者’。接下来的行动,很可能不再是观察,而是……行动。”
“我们的防御能力如何?”伊芙琳看向雷恩和负责舰队残存武装力量的卡兰指挥官。
“几乎没有。”卡兰的回答干脆而残酷,“舰队残存武器系统能量匮乏,且基于旧有物理法则,在圣所这种高秩序环境下能否有效激发都是问题。护盾系统同样如此。意志共鸣技术目前仅能用于能量获取,尚未武器化尝试——而且,我不认为仓促将这种基于‘正向意志’的技术转向攻击性是明智之举。”
“我们需要信息。”叶语者的声音带着青蕨特有的沉静,却蕴含着力量,“未知是恐惧的根源。我们必须知道,窥探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它的目的?它为何对圣所如此关注,又为何对我们充满敌意?”
“主动接触?风险太大。”艾妲持谨慎态度,“在对方明显抱有恶意且实力未知的情况下,贸然接触可能招致毁灭性打击。”
“但被动等待,同样危险。”伊芙琳站起身,走到舷窗前,凝视着那片看似平静祥和、实则暗流汹涌的乳白色光辉,“对方在观察,在评估。一旦它认为我们构成了足够威胁,或者找到了某种它想要的东西,攻击随时可能到来。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至少,要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做出下一步决策。”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委员会成员:“我提议,启动‘深潜者计划’。”
“深潜者计划”是伊芙琳授意下,由技术团队和意志共鸣研究团队共同构思的一个高风险探索方案。计划的核心,是选拔出意志最为坚韧、灵能感知最为精纯的成员,组成一个小型探索队,尝试主动、有限度地“融入”圣所的能量场,并非在物理上移动,而是在意志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潜入”,以期感知到更广阔区域的信息,特别是关于那个外部观察者的线索。
“这太危险了!”艾妲首先反对,“意志共鸣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行进行深层次链接,意识很可能被圣所庞大的信息流同化、湮灭!甚至可能引发圣所法则的反噬!”
“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吗?”伊芙琳反问,“坐以待毙,或者祈祷对方的恶意只是我们的错觉?‘深潜者’将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我们需要知道敌人是谁,在哪里。”
“我同意司令官的看法。”叶语者出乎意料地表示了支持,“青蕨的古老传承中,亦有与宏大意识进行深层沟通的禁忌仪式。危险固然巨大,但亦是洞察真相的途径。圣所的能量场虽然浩瀚,但其基底是‘秩序’而非‘混乱’。只要探索者的意志足够纯粹、坚定,并心怀敬畏,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我愿意带领青蕨的心语者,参与此次行动。”
最终,经过激烈的辩论,“深潜者计划”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选拔立刻开始。条件极其苛刻:不仅需要强大的灵能或心灵感应能力,更需要无可动摇的精神意志、纯净的心念(以减少链接时可能引入的干扰和风险),以及对圣所能量特性有相当的了解。
经过层层筛选,一支由五人组成的“深潜者”小队诞生了:
叶语者:作为队长,他的精神修为和与“世界树之心”的深度链接无人能及,对生命与平衡的理解将是锚定意识的关键。
艾妲教授:她的理性、对秩序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强大的灵能控制力,是解析可能接触到复杂信息的重要保障。
维克多军官:他的空间感知天赋,或许能在意志层面更好地定位和描述外部波动的来源。
一位名叫“静心”的青蕨年轻心语者:她虽然年轻,但意志纯净度极高,对和谐共鸣有着天生的亲和力。
一位代号“基石”的联盟灵能研究员:他在意志共鸣阵列的研发中表现出卓越的专注力和意志韧性。
准备工作紧张而细致。技术团队在“生命之泉”旁边,搭建了一个强化型的意志共鸣辅助阵列,为深潜者提供稳定的能量支持和意识锚定。医疗团队准备了所有能想到的应急方案,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意识层面出现问题,物理手段能做的极其有限。
行动前夜,伊芙琳亲自为五人送行。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郑重地向每一位成员敬了一个联盟军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次日,在全体幸存者凝重目光的注视下,五位“深潜者”步入辅助阵列中心,盘膝坐下。叶语者与静心开始吟唱青蕨古老的安魂曲调,艾妲、维克多和“基石”则进入深度冥想,将意志高度凝聚。
辅助阵列亮起柔和而稳定的光辉,与“生命之泉”的能量流交织在一起。强大的共鸣场开始形成,逐渐将五人的意识从躯壳中温柔地“推”出,向着圣所那浩瀚无边的秩序能量场缓缓“沉”去。
最初的感受是难以言喻的宏大与信息的奔流。无数关于宇宙规则、时空结构、能量流转的碎片化信息如同光怪陆离的极光,在他们意识周围飞速掠过。五人紧紧依靠共鸣阵列和彼此间建立的微弱心灵链接,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小舟,努力维持着自我意识的独立与清醒。
叶语者引导着团队,将感知的“焦点”投向那道外部波动传来的方向。意识在秩序的海洋中艰难地“游动”,越过一片片由纯粹几何法则构成的“浅滩”,穿过一道道能量密度极高的“漩涡”。
不知“前行”了多久,就在众人的意识都开始感到疲惫,濒临极限时,眼前的“景象”陡然一变。
他们“看”到了圣所的“边界”。
那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墙壁,而是一种法则的壁垒,是高度有序的圣所内部与外部相对“混沌”虚空的过渡地带。而在那壁垒之外,无尽的扭曲虚空中,悬浮着一个……庞然大物。
那是一个难以用常规几何形状描述的构造体,由暗沉的金屑和某种仿佛能吸收光线的幽暗晶体构成,表面布满了不断蠕动、变化的尖锐棱角和观察孔洞。它散发出的能量场与圣所的秩序光辉格格不入,充满了冰冷的计算、绝对的控制欲以及一种……对圣所能量近乎贪婪的渴求。无数条能量触须般的探测器,正从它身上延伸出来,小心翼翼地触碰、试探着圣所的法则壁垒,那道冰冷的审视波动,正是从它核心处散发出来。
而在更令人心悸的是,他们感知到了这个构造体内部传来的、无数混乱而痛苦的意识碎片——那并非单一的智能,更像是由无数被奴役、被融合的意识聚合而成的集体思维,充满了压抑的愤怒与绝望。
“吞噬者……他们是‘吞噬者’……”一个充满恐惧的意念碎片,偶然被维克多捕捉到,传递回了团队。
就在这时,那庞大的构造体似乎察觉到了这缕来自圣所内部的细微探查!一道更加集中、更加冰冷的扫描束瞬间扫来,精准地锁定了五人意识所在的大致方位!
“被发现了!撤回!”艾妲的意念在链接中尖啸。
五人毫不犹豫,立刻切断深层次链接,意识如同被橡皮筋拉扯般,沿着来路急速回缩。
几乎是同时,圣所之外,那被称为“吞噬者”的构造体,似乎做出了决定。它的一处尖锐棱角猛然亮起刺目的猩红色光芒,一股高度凝聚的、蕴含着“熵增”、“瓦解”、“掠夺”法则的能量束,狠狠地撞击在圣所的法则壁垒之上!
虽然没有声音传来,但所有幸存者,无论是否参与深潜,都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一阵来自灵魂深处的剧烈震荡!整个圣所的能量场都为之剧烈波动了一下,乳白色的光辉出现了瞬间的黯淡和涟漪!
五位深潜者猛地睁开眼睛,脸色苍白,大口喘息,显然意识回归的过程并不轻松,甚至可能受到了一些冲击。
伊芙琳第一时间冲到阵列旁:“怎么样?”
叶语者压下翻腾的气血,眼中残留着震撼与凝重,他看向伊芙琳,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们看到了……敌人。它们不在圣所内,而在其外。它们……试图打破壁垒。”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而且,它们刚刚……开始了第一次试探性攻击。”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舷窗外。圣所的能量场正在缓缓平复,但那被攻击点隐约残留的、与周围秩序格格不入的猩红色污染痕迹,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法则对抗余波,都清晰地宣告着一个事实——
短暂的相对和平期已经结束。生存之战,进入了直面外部威胁的新阶段。抉择的时刻,到了。是固守待援(如果还有援军的话),是尝试与这充满敌意的“吞噬者”沟通(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是……在圣所之内,寻找反击或彻底摆脱困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