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荡漾,他执起木勺,温水自她肩头浇下,顺着脊背凹陷处流淌,没入腰际。中衣彻底湿透,衣带不知何时已松散,她慌忙按住前襟,却被他握住手腕。
“你还从未与朕一起沐浴,”林木森抬脚进入,水波微漾。他俯身靠近,唇几乎贴上她耳垂:“现在,还觉得这桶太大么?”
李师师轻嘤一声,“大......”
“哈、哈、哈......”林木森笑了笑,“朕给你擦擦背,好吗?”
“嗯!”李师师飞快地看了眼林木森,似有似无地点了点头。
历史上的蔡京不是像秦桧那样的卖国贼,他只是个奸臣,是个只会哄宋徽宗高兴的佞臣。
但是史书上没有记载过他会令门人去贩卖西域骏马,所以林木森给皇城司副指挥使曹晟密旨,命他秘密调查此事。
细雨如丝,潼关城外的官道上,一行商队正押着数十辆覆着油布的马车缓缓前行。车辙深陷泥泞,显见载货沉重。
曹晟身着粗布短打,蹲在道旁茶棚下,捧着一碗热茶,目光却始终锁着车队。身旁扮作脚夫的皇城司亲从官低声道:\"大人,就是他们。领头的叫周大,蔡太师府上的二管事。\"
曹晟微微颔首,将茶碗轻轻搁下。
三更时分,商队在一处偏僻驿站歇脚。曹晟带人悄然潜入马厩,掀开油布一角。月光下,赫然是数十匹通体漆黑的西域骏马,马蹄皆裹着麻布。
\"验马。\"曹晟低声道。
亲从官熟练地掰开一匹马的唇齿:\"大人,牙口不到三岁,是上好的战马。\"又摸向马臀,在皮毛下触到一道凸起的烙印,借着火折子微光细看——西夏文的\"肃\"字。
曹晟心中一惊,这是西夏肃州军镇的标记。
五日后,垂拱殿。曹晟跪呈密奏:“臣查得周大近半年来,共贩运西域骏马一千二百匹。其中八百匹以蔡府盐引为凭,分三批运往太原。”
林木森指尖轻叩御案:\"太原......现任的太原宣抚使是蔡京的儿子蔡询?\"
\"回陛下,正是。\"曹晟抬头,\"更蹊跷的是,这批八百匹马入境后,是由一个叫郑远的人验收放行的。\"
“这个郑远又是何人?”
“回陛下,”曹晟停顿了一下,“是......是皇后娘娘的侄子!”
“什么?”林木森微微眯眼,“三司正使郑会中的儿子?”
宁德宫内的皇后正在逗一只漂亮的小猫,憨态可掬的小猫歪歪扭扭地爬到宫门。突然停下,抬头望着刚进来的林木森,嘴里还“喵喵”地叫着。
“陛下,”皇后赶紧行礼。
“起来吧,”林木森蹲下来看着小猫,“皇后要少喂它一些吃食,这样它就会去抓耗子吃了。”
“陛下说笑了,”皇后抱起小猫,“这样的玩物,怎会自己抓食吃呢?”
林木森笑了笑,“这是从哪里来的小猫?”
“郑远呈来的,”皇后将小猫放到林木森的怀里,“很好玩。”
“他最近来过?”
“陛下,这里是后宫,他怎么能进来。是他托刘公公呈来的。”
“刘公公?”林木森逗弄着小猫,“就是内廷监造司的刘昊?”
“就是他......”皇后凑到林木森耳边,娇声说道:“陛下今晚要在臣妾这里就寝吗?”
“朕今晚还有很多奏章等着批呢,”林木森站起来,“到皇后这里转转,马上就回去了。”
皇后娇嗔地看了看林木森,撅了撅嘴。
出了宁德门,林木森微微侧目,黎华会意,马上躬身听旨。“宣种江即刻到文德殿见朕!”
次日朝会,蔡京似有所觉,主动出列:
\"老臣听闻近日有奸商私贩马匹,愿请旨彻查,以正朝纲。\"
林木森微笑:\"蔡卿忧国之心,朕甚慰。只是......\"他话锋一转,“听闻令郎近日在太原练兵,可需增派战马?\"
蔡京面色不变:”犬子所练皆是步卒,不敢妄耗马政。”
“是吗?”林木森微微颔首,“既是为朝廷练兵,若是他需要战马,朕会命人前去西域购买的。”
林木森紧盯着蔡京,当他听闻“西域”二字时,面色并无任何变化。可是林木森却知道,他这招“敲山震虎”,已经有效果了。
当夜,蔡京密召周大,\"明日你亲自去太原,把那批马......\"他做了个抹脖的手势,\"处理干净。\"
郑远前几日拿着三司勘合文书,带着户部两名主事“例行查验”商税。他本只是走个过场。父亲郑会中嘱咐过,蔡家的生意不要深查。
可当他翻开周大的货单时,指尖突然一顿。
“西域良马八百匹,凭三司盐引发卖。”盖的竟是父亲的私印!
郑远脸色骤变,猛地合上册子。周大却已凑近,低声道:“郑大人,这批马是令尊特批的,您看……”
“放肆!”郑远厉喝,“三司何时批过战马交易?”
他一把掀开马厩油布,月光下,马臀上的西夏军烙清晰可见。
蔡京听完周大汇报,枯瘦的手指轻叩案几:“郑家小子,倒是比他爹有胆。”
蔡攸急道:“父亲,若他真报给皇城司……”
“慌什么?”蔡京提笔写下一行字,“去告诉郑会中,这批马的盐引,用的是他去年在扬州私吞的那笔茶税票据改的。”
蔡攸瞪大眼睛,去年郑远在扬州中饱私囊的把柄,竟早被父亲捏在手里!
“去给你二弟写封密信,我已经派周大前去处置这次的马匹。要他千万不要出面,要是一旦出事,就往周大和郑远二人身上推。”
正远跪在父亲面前,声音发颤:“蔡京说……若孩儿敢揭发马匹之事,他就把扬州茶税的账本呈给陛下!”
郑会中一掌拍碎茶盏:“好个蔡元长!这是要拉我郑家陪葬!”
烛火摇曳中,父子俩对视一眼,同时看向桌上一份空白奏折。那是准备弹劾蔡京结党营私的折子,墨已研好,却迟迟未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