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沓刚打印出来的方案说明,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把这股热气吸进胸腔,变成继续前行的勇气。
会议室里,小张和阿芳已经坐在桌边,正对着电脑屏幕低声讨论着什么。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在桌面上,把白板上昨天写下的几个关键词照得发亮——创意积分、文化大使、技能挑战……
“今天,咱们开始动真格的。”刘好仃走进去,把文件放在桌上,声音不大,却像敲了下鼓,把两个人的注意力都拉了过来。
“准备好了?”阿芳抬头问。
“能准备的都准备了。”刘好仃点头,“接下来,就看怎么落地了。”
小张翻了翻手里的资料:“股权激励这块,员工可能不太理解,尤其是老员工,他们更关心这个月能多拿几百块。”
“理解不了,就解释。”刘好仃笑了笑,“我准备了几个案例,讲讲公司这几年的变化,让他们看到未来可能的收益。”
阿芳点头:“我来负责项目奖励的细则,确保标准透明,让大家心里有数。”
“对,咱们不能光靠嘴说。”刘好仃顿了顿,“得让员工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会议开始前,刘好仃特意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他看着走廊尽头的玻璃幕墙,阳光反射在上面,像一面镜子,照出他眼角的皱纹和鬓角的白发。他忽然觉得,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岔路口,一边是过去的习惯,一边是未知的尝试。
员工大会上,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连后排都站了几个人。刘好仃站在台上,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有本地的,也有来自巴西、法国的同事。
“我知道,大家对这些新激励方式,心里可能还有点打鼓。”刘好仃开口,声音温和但有力,“特别是股权激励,听起来有点遥远,不如发奖金实在。”
台下有人点头,也有人低声交谈。
“但我想说,公司不是只为了发奖金才存在的。”刘好仃继续说,“我们是在一起努力,把这间厂子做得更好,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他拿出准备好的图表,指着过去几年公司业绩的增长曲线:“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成长轨迹。如果我们继续这样走下去,未来,股权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他顿了顿,又说:“当然,我们不会只靠一个激励方式,而是多种方式一起用,让大家有选择的空间。”
台下开始有人小声议论,气氛渐渐活跃起来。
“至于项目奖励的标准,我们会公开透明,欢迎大家监督。”刘好仃补充道,“我们不是在搞形式,而是真想让你们的努力被看到、被认可。”
会议结束时,有人主动上来问问题,也有人在离开时低声讨论着什么。刘好仃看着他们,心里明白,这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刘好仃和小张、阿芳一起,开始逐个部门推进激励方式的落实。他们先去了生产部,又去了设计组,还去了海外团队的视频会议。
“有些部门负责人不太配合。”小张皱眉,“他们说现在任务已经够重了,不想再分心搞这些新花样。”
“那就一个个沟通。”刘好仃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顾虑,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看到这些方式能带来的好处。”
他亲自去找了几位部门负责人,坐在他们办公室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工作。
“你们部门的员工,最近积极性怎么样?”他问。
“还行吧。”对方答得有些敷衍。
“如果员工更有干劲,是不是效率也能提高?”刘好仃笑着问。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试试看。”刘好仃说,“你们配合一下,我们也会根据效果,给你们部门更多的资源支持。”
对方眼睛亮了一下,终于点头答应。
推进过程中,刘好仃发现,最难的不是制度设计,而是人心。
有些员工愿意尝试,但也有些员工担心这些新方式只是“画饼”,最后落不到实处。
为了收集真实反馈,刘好仃和团队决定采用匿名问卷加一对一访谈的方式。
“有些人不愿意说实话。”阿芳说,“怕说了不满意,会被针对。”
“那就让他们知道,公司不是来听好话的。”刘好仃说,“我们要的是真实的声音。”
他亲自参与了几场访谈,坐在员工对面,听他们讲工作中的困扰、对新激励方式的看法,甚至是对未来的期望。
“我觉得创意积分挺有意思的。”一位年轻员工说,“但我担心最后变成形式主义。”
“我明白你的担心。”刘好仃点头,“我们会根据大家的反馈不断调整,不是一次定死。”
访谈结束时,那位员工忽然说:“你真的会听进去这些意见吗?”
刘好仃笑了笑:“我站在这里,就是想听你们说的。”
随着问卷回收和访谈的推进,员工满意度的数据逐渐清晰。虽然还有人持观望态度,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
“你看这个。”阿芳指着数据图表,“员工对项目奖励的接受度比预期高。”
“还有创意积分。”小张补充,“尤其是年轻人,特别感兴趣。”
刘好仃看着数据,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但至少,大家已经开始愿意尝试。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优化。”他说,“特别是那些反馈特别集中的激励方式,我们要重点改进。”
“比如呢?”阿芳问。
“比如文化大使。”刘好仃说,“很多人提到,希望有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我们可以搞个‘文化周’。”小张眼睛一亮,“每个国家轮流主持,展示他们的特色。”
“这个可以。”刘好仃点头,“让员工真正参与进来,不是我们单方面安排。”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会议室的地板上,像是给整个房间镀了一层金色的光。
阿芳看着窗外,忽然说:“你知道吗?前几天有个老员工跟我说,他干了十几年,第一次觉得公司真的在为他们着想。”
刘好仃笑了笑:“有时候,不是我们做了多大的事,而是我们愿意去做。”
小张点头:“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对。”刘好仃说,“有时候,改变世界的,就是这一点点光。”
会议室里,白板上的关键词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像是真的在发光。
玻璃厂的未来,也像那块刚出炉的玻璃,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
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外面的厂区,几个工人正推着一车玻璃板往车间走,动作整齐,像是在跳一支无声的舞。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但他也明白,只要迈出了这一步,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他转过身,对两人说:“接下来,咱们得把这些想法,变成真正的方案。”
小张点头,阿芳笑了。
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像是整个会议室,都被照得亮堂堂的。
玻璃厂的未来,也像那块刚出炉的玻璃,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