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捏着一沓打印出来的数据报表,纸边有点翘,像是被翻过很多遍。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小王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东西,时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白板。
“今天咱们不谈流程优化了。”刘好仃把资料放在桌上,“来聊聊效果。”
这句话一出,空气里仿佛多了点什么。有人松了口气,也有人皱起了眉。
小王抬起头:“老师,不是说还要标准化嘛?”
“标准得先知道往哪儿标。”刘好仃笑了笑,“咱们现在就像走路走了一半,得回头看看脚印深浅,才知道是不是走对了路。”
第一个发言的是生产部的老李:“我觉得产量没掉就算成功。”
“那要是数据准了但效率低了呢?”仓储那边的小张接话。
“效率又不是光看时间的。”质量组的陈姐插进来,“关键还是良品率。”
会议室一下子热闹起来,像是菜市场开市,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我提个建议啊。”小王清了清嗓子,“我们能不能先定几个核心指标?比如数据准确率、设备故障响应速度、还有……员工操作习惯的变化程度?”
“这倒是。”刘好仃点点头,“但问题来了——你们说的这些,哪个最重要?”
大家一下安静下来。
有人低头翻资料,有人开始用笔敲桌子,还有人干脆靠在椅背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我看这样不行。”刘好仃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大字:效率、准确、适应、可持续。
“这四个词,咱们每个人都得掂量掂量。”他说,“你要是只看效率,可能会逼疯一线;只看数据准确,可能没人愿意配合;只看员工感受,转型就成了一场自我安慰。”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所以,”刘好仃放下笔,“咱们先别急着打分,先统一标准。”
第二天早上,刘好仃带着几个人去了车间。
阳光从玻璃顶棚斜照进来,落在mES系统的监控屏幕上,反射出一圈圈光晕。小王站在屏幕前,手指轻轻划过几条曲线。
“这个红色预警,就是三天前系统自己发现的切割偏差。”他说,“如果不是它提醒,那批玻璃估计得报废。”
“可问题是,”一位老工人挠了挠头,“每次都要等它提醒,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它的跟班?”
“不是跟班,是搭档。”刘好仃接过话,“以前你凭经验判断什么时候换刀片,现在系统能提前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换了。”
“那我还是觉得麻烦。”另一位女工嘟囔,“录入数据又要花时间,本来一分钟能干完的事,现在要两分钟。”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走到一台机器旁,按下暂停键。
“你看这台切割机,”他说,“它不会抱怨数据多,也不会嫌记录烦,它只会按指令执行。但我们不一样,我们会累,会犯错,会忘记。”
他顿了顿,看着那位女工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你们更辛苦,而是让你们更聪明地干活。”
女工眨眨眼,没再说话。
回到会议室,讨论还在继续。
“我觉得吧,”小王突然开口,“评估不能光看结果,还得看过程。”
“什么意思?”有人问。
“比如,mES系统确实提高了数据准确性,但如果我们发现某个模块特别容易出错,那说明这个模块需要优化,而不是直接否定整个系统。”
“有道理。”刘好仃点头,“就像我们吃饭,不能因为汤咸了就说这顿饭失败了。”
这话引得大家笑了一下,气氛缓和了不少。
“那问题来了,”生产部的李哥举手,“如果有些指标我们暂时测不出来呢?比如‘员工适应度’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那就想办法让它看得见。”刘好仃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图表,“我们可以做个调查问卷,或者观察他们使用系统的频率变化。”
“那会不会太主观?”财务那边的人问。
“主观也有主观的价值。”刘好仃笑着说,“咱们不是在做科研论文,是在做工厂改进。有时候,一个老师傅的一句‘好像比以前顺手了’,比一堆数据更有说服力。”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虽然还没得出明确结论,但至少大家有了方向。
下午,刘好仃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翻着手里的资料。
小王进来看了看他,轻声问:“老师,你觉得这次转型算成功了吗?”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而是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一个数字:“昨天设备异常次数比上周少了百分之十五。”
“那是系统的作用。”小王说。
“也是人的作用。”刘好仃抬头看了他一眼,“系统不会自己发现问题,是我们在用它发现问题。”
小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其实啊,”刘好仃靠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阳光,“评估这件事,最怕的就是非黑即白。你说转型成功了,那接下来干嘛?说失败了,那是不是就得停?”
“那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刘好仃笑了笑,“我们要学会用‘进步’这个词,而不是‘成败’。”
小王沉吟片刻,忽然说:“那要不要加一个指标?叫‘改进潜力’?”
“好主意。”刘好仃眼睛一亮,拿起笔就在本子上记下,“下一步,咱们就围绕这几个关键词,慢慢搭体系。”
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拉开窗帘。
阳光洒进来,照在桌上的流程图上,原本杂乱的线条此刻竟显得格外清晰。
“走吧。”他对小王说,“去吃午饭。”
两人走出办公室时,身后墙上挂着一幅新贴的图表,标题写着:
数字化转型初步评估维度草案
下面有几个关键词:
数据准确性
操作效率
员工适应度
系统稳定性
改进潜力
图表右下角,有个小小的问号,旁边写着一行小字:
预测性维护是否应纳入评估范围?
刘好仃没看见那个问号,但他心里明白,这条路还远没到终点。
而真正的评估,才刚刚开始。
小王走在后面,回头看了一眼那幅图表,嘴角微微扬起。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低头一看,是mES供应商发来的消息:
“您上次提到的预警模块扩展功能,我们这边可以提供测试版本。”
小王没有立刻回复,而是转头看向前面的刘好仃,脚步稳稳地向前走着。
他收起手机,快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