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拍了拍他的肩,随后步入府邸,经过中路院到二门时,黛玉等人行礼问候:“恭迎王爷回府!”
贾环笑道:“林姐姐何必拘泥于这些礼仪。\"
黛玉笑道:“你立下大功,为家族赢得荣耀,我们自然要庆祝一番。\"
这时,一个小身影扑入贾环怀中:“爹爹,想死珺儿了。\"其他孩子也围着他喊“爹爹”
,表达思念。
贾环笑着逐一抱起他们,问:“在家有没有听话?”
孩子们连连点头表示乖巧。
安抚完孩子后,贾环注意到奶嬷嬷手中的三个婴儿,上前亲吻并询问黛玉:“都起名了吗?”
黛玉摇头说:“等你来定呢。\"说完催促他进屋休息。
换装后,贾环回到正屋,黛玉与宝钗等人等候。
见到贾环,黛玉劝他休息。
贾环拒绝道:“不必,我还不累,先给孩子们取名要紧。\"
平儿抱着女儿期待地看着贾环,他思索片刻,说道:“就叫贾薇吧。\"
黛玉称赞道:“好名字,复庵记中提到‘暇日相思还仗黎’。\"
平儿高兴地告诉女儿:“我们有名字了,薇姐儿!”
香菱坐不住了,抱着女儿跑来说:“三爷,帮她也取个好名字吧。\"
贾环笑道:“那就叫贾荧如何?”
宝钗点头道:“确实如此,蕴含着光明正大的含义。\"
香菱听后欢喜地说:“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轮到晴雯抱着唯一的男孩走到贾环面前,贾环接过孩子打量一番笑道:“就叫他贾葵吧?”
湘云接口道:“好名字,《尔雅》里提到‘乐只君子,天子葵之’。\"
晴雯也笑着对怀中的孩子说道:“葵哥儿,快快长大啊。\"
给孩子们取完名,贾环便前往荣国府拜见贾母。
他穿过抄手游廊,两边的小丫鬟齐齐跪下行礼道:“奴婢给王爷请安!”
荣庆堂内,贾母、薛姨妈、王熙凤及三春等人正在谈笑,气氛热烈。
听见外头小丫鬟的声音,得知贾环到来,众人纷纷望向门口。
贾环走进屋内,先向贾母行礼道:“孙儿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笑着对鸳鸯说道:“快拦住你三爷,他可是咱们贾家的大功臣。\"
贾环站直身子道:“老祖宗过誉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一旁的王熙凤看着意气风发的贾环,心中暗自佩服,笑着说:“我的好侄儿,你就别再谦虚了,全京城谁不知道你是大乾开国以来首位封国有爵的亲王。\"
贾环笑道:“二嫂子就别取笑我了,这一切都要感谢陛下。\"
薛姨妈也笑道:“环哥儿不必太谦虚,这都是你凭本事得来的,这么大的喜事总得庆祝一下吧?”
说完看向贾母。
贾母笑道:“确实该庆祝,鸳鸯,去把玉儿她们叫来,今天咱们就在荣国府好好热闹一番。\"鸳鸯领命离去。
不久后,贾环一家来到荣庆堂,珺姐儿几个跪在地上给贾母磕头道:“给曾祖母请安!”
贾母笑呵呵地道:“快起来,地上凉,你们年纪小,这些礼节就省了吧。\"
孩子们起身跑到贾环身边喊爹爹,因为许久未见,此刻显得格外亲昵。
黛玉与众姐妹见礼后落座,王熙凤笑着打趣她:“这不是国主夫人嘛!”
黛玉反唇相讥:“二嫂子既然认出了国主夫人,还不快过来行礼!”
熙凤愣了一下,随即啐道:“林妹妹想得美!”
站在一旁的宝钗调侃道:“凤丫头,这回被你伶牙俐齿占了便宜吧?”
湘云、宝琴和岫烟都忍俊不禁。
熙凤转头向贾母抱怨:“老太太,您说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她们合起伙来欺负我!”
贾母笑道:“凤丫头,谁让你招惹林丫头的,我可不管这事。\"熙凤捂着额头叹息:“完了,林妹妹越发受宠,我这个倒霉蛋还是躲远点吧。\"众人听罢哈哈大笑。
宝玉随后带着一群人赶到,但贾政一到,他便收敛了不少,连平时最爱吃的点心也味同嚼蜡。
贾政正全神贯注地关注着贾环,自从贾环被赐封国,他感受到周围投来的艳羡目光,心中压抑的情绪终于有所缓解。
他抚着胡须问贾环:“封国内的事情都安排妥了吗?”
贾环答道:“父亲尽管放心,一切已准备就绪。\"贾政满意地点点头:“若需人手,还是从贾家子弟中挑选,毕竟都是自家亲戚,可靠些。\"贾环皱眉暗想,若让那些人去封国,恐怕要闹出乱子,便试探性地问:“父亲是不是有人给您进言了?”
贾政有些尴尬地说:“确有一些族人在我面前推脱职责。\"贾环冷淡地说:“父亲不用理会这些人,若让他们去了封国,局面必定一团糟。\"贾母听闻此言,意识到问题严重,严肃地说:“政儿,这种事你不懂就别掺和了,封国可是咱们家族的根本,不容有失。\"贾政顿时面红耳赤,连忙解释道:“母亲,我明白了,我没有答应过什么。\"
贾母听后,神情略显柔和,说道:“政儿,不是我不给你留面子,而是封国对我们家族太关键。\"
贾政忙应道:“父亲明白。\"
这时小贾蔚走到跟前,说:“祖父,知错能改是最好的,今后一定不会再犯,父亲也是这样教导我的。\"
贾政看着这个富足无比的孙子,笑着点头:“嗯,蔚哥儿说得对。\"
厅内众人注视着这孩子。
作为贾环的嫡长子,只要不算太过无能,将来就能继承封国成为亲王,可谓是在蜜罐中长大。
薛姨妈笑道:“难怪将来要做小国主,说话一套套的。\"
贾母也笑道:“也是环儿和玉儿教育得好,这几个孩子都很懂事。\"
黛玉听后笑着说:“外祖母、姨妈,你们就别夸他了,要是哪天不给我添麻烦就好了,我就该念佛了。\"
珺姐儿跑来附和:“就是,就是,蔚哥儿太淘气,哪里像我那么听话,是不是大妈妈?”
黛玉笑着摸摸她的脑袋,说:“是啊,我们的珺姐儿最乖最懂事儿。\"
宝钗听了扶额叹气:“你这捣蛋鬼,哪天不给我惹事?”
珺姐儿见母亲揭短,立刻噘嘴抱怨:“妈妈坏,外祖母,您帮我教训一下妈妈吧,她总是欺负我,外祖母是 ** 长辈,应该管管她。\"珺姐儿的话逗笑了屋里的所有人。
宝钗挑眉说道:“你这丫头,是不是皮痒了?”
小丫头赶紧躲进薛姨妈怀里求救:“外祖母救命!”
薛姨妈哭笑不得,安慰怀中的珺姐儿:“别怕,有外祖母在,你妈妈不敢动你。\"
珺姐儿眼中带着笑意看着宝钗,而宝钗却被气得笑出来:“珺姐儿,咱们拭目以待,我就不信你外祖母能一直护着你。\"
珺姐儿愣住了,没想到母亲早有准备,但转念一想,决定认错,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慢慢挪到宝钗身旁道:“妈妈,珺姐儿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宝钗忍着笑意问:“这么快就认错啦?要不要再坚持一下?”
珺姐儿沮丧地摇摇头:“爹爹说人在屋檐下就得低头,这也是无奈之举。\"
珺姐儿的话引得屋内人哈哈大笑。
黛玉瞪了贾环一眼:“环儿,你到底教了珺姐儿什么?”
贾环不屑地撇嘴:“教了她人生的道理呗,明知不可为还要强求吗?”
贾母笑着说:“环哥儿教得挺好,这样才不会吃亏。\"
薛姨妈附和道:“老太太说得对,这是正理。\"
宝钗轻敲了一下珺姐儿的头:“小丫头……”
话没说完,珺姐儿急忙喊:“外婆救我!”
薛姨妈立刻把珺姐儿护在身后,看着宝钗问:“宝丫头,你想干什么?”
宝钗气笑了:“妈,你们怎么这么宠她,以后岂不是要闯祸?”
薛姨妈回道:“宝丫头,今天有我在,你别想教训我的外孙女!”
贾环劝道:“宝姐姐,慢慢来嘛,孩子需要时间成长。\"
这时,鸳鸯走进来说:“老太太,一切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开饭?”
贾母笑道:“那就开始吧。\"
因为是给贾环庆贺,连李纨也来了。
王熙凤打趣道:“大嫂子,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平 ** 就窝在院子里,不闷得慌?”
李纨笑着回应:“凤丫头,我跟你不一样,你要管家务,这荣国府也是你的,将来自然无忧。
我不行啊,得盯着兰哥儿读书,盼着他能考个好名次。\"说着,她望向另一边坐着的贾蔚、珺姐儿等孩子,一脸羡慕。
这些孩子,除了新生的,哪一个不是出身显赫,尤其是贾蔚,未来的亲王身份令人艳羡。
王熙凤笑着说道:“大嫂子,你的醋味我都闻到了,不就是担心兰哥儿的前程嘛!有三弟在,兰哥儿怎么会吃亏?”
李纨叹息道:“凡事不能全靠别人,还是要兰哥儿自己努力才行。\"
黛玉听后笑着说道:“大嫂子说得对,还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行。
环儿提到兰哥儿,说他很有志向,将来一定不会差。\"
李纨听了也笑了:“这多亏了三叔的帮忙啊,兰哥儿也很喜欢三叔,觉得三叔是个大英雄。\"
王熙凤插话说:“依我看,大嫂子不如把兰哥儿交给三弟,以后前程有三叔回护,何必如此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