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4日 阴
今天是周日。
项目没安排大检查,也没有人巡查。按理说今天是“可以喘口气”的日子,可我还是六点半就醒了。
赵阳还在呼呼大睡,我轻手轻脚地下了床,洗漱完,天才微微亮。
今天早上没进资料室,我沿着项目部后面的小路,沿围墙散了会儿步。
最近雨水多,空气潮得发凉,路边的泥地一脚踩进去都能带出一坨土。远处塔吊还没转,工人们也还没全上班,整个工地有种难得的安静。
我走着走着,手机响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一条微信:“天气转凉,记得穿厚点。”
我盯着那短短几个字看了半分钟,然后回了句:“知道了,妈。”
这是她一贯的风格,不问工作,不谈前程,只关心冷暖。
十分钟后,她又发来一张图片,是家门前那棵枣树,叶子落了一地。下面配字:“今年掉得早。”
我看着照片发了会儿呆,突然有些想家。
回到资料室时,赵阳刚到,他嘴里还叼着豆浆管:“哟,这么早回来,去哪了?”
“随便转转。”我答。
他咕哝了一句:“你是真闲不住。”
上午我把这周的报表又复核了一遍,发现昨天填的“劳动力动态”表漏了一组钢筋班组的进场记录。
这在别的项目可能是小事,但在我们这,每一份报表都可能被翻出来质疑。我翻出那天的进出记录,补齐人数和时间,再次导出pdF。
干完这些,赵阳说:“中午请你吃个好的,庆祝你转正。”
我摇头:“别,等真正批下来再说。”
他说:“你丫真是凡事都要看到公文才安心。”
我笑:“宁可保守点。”
中午我们去了工地旁边那家馆子,点了两个硬菜。吃着吃着,赵阳忽然说:“其实,我可能不会留下了。”
我一愣:“为什么?”
“太压抑了。”他说,“我不是怕累,就是觉得每天重复的东西太多,看不到希望。”
我沉默了。
赵阳喝了口汤,又笑了笑:“也不是现在走,再撑几个月。我打算存点钱,明年春天出去看看。”
“去哪?”我问。
“成都、杭州、西安……找个安稳点的小城市。”他说,“别老待在这种到处比拼、没人认识的地方。”
我没劝他,因为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下午我一个人在资料室,把自己负责的板块文档做了分类。也顺手帮赵阳改了两处格式错误。
今天没太多事,五点就收了。
我回宿舍换了衣服,去了附近那个理发店修头发。
老板娘还是上次那位,四十多岁,话多但亲切。
“看你这头发,又长又乱,工作太忙了吧?”
“嗯,有点。”
她一边给我剪发一边问:“在哪上班?”
“工地。”
“辛苦,听说你们那天天加班。”
“差不多吧。”
她叹口气:“你们这年纪,都是靠拼啊。”
剪完头出来,天已黑。
风有些大,行人不多。我绕着小区走了一圈,最后站在宿舍楼下抽了根烟。
一天下来,身子不累,心里却有点空。
我知道日子不会立刻变好,但今天是缓下来的一天,我把它记住了。
就算以后走得更远,至少今天还站得住。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