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审讯室的白炽灯亮得晃眼,欧阳菁坐在铁椅上,手腕被冰凉的金属铐住,硌得骨头格外生疼。
对面的纪检干部翻开笔录本,钢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让她想起女儿小时候练钢琴的音阶——一个个单调的音符,却串起了无法回头的路。
“2005年6月17日,你通过京州城市银行给山水集团发放的三亿流动资金贷款,抵押物是虚构的商业地产项目,对吗?”
欧阳菁的指甲掐进掌心,那年夏天,女儿在温哥华哭着打电话,说房东要收回公寓。
她记得自己站在银行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京州,突然觉得这座城市什么都给了她,又什么都没给。李达康正在区委(京州市光明区)开项目会,电话里只有一句“知道了,你处理”。
“是。”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走廊里,李达康跟着纪检干部走向谈话室,皮鞋踩在地砖上的声音变了调,像断了弦的琴。路过公示栏时,他看见自己的照片还挂在赵立春时期的汉东省十大“优秀领导干部”那一栏,他西装革履,眼神锐利,嘴角带着惯有的笃定。照片里的人,和此刻连呼吸都觉得沉重的自己,像两个毫不相干的影子。
谈话室的桌上摆着一沓文件,最上面是欧阳菁的履历表,贴着她三十岁时的照片。齐耳短发,穿件白色衬衫,在银行柜台前笑得一脸干净。李达康的指尖扫过照片边缘,突然想起结婚那年,她攥着他的手说:“达康,以后我们家不用大富大贵,平平安安就好。”
“李市长,”记录员推过来一杯温水,“根据欧阳菁的供述,2006年间,京州市城市发展银行曾为山水集团在京州的子公司——龙腾产业园提供了两亿续贷,你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签过字,知道抵押物有问题吗?”
李达康的指关节捏得发白。那年的会议纪要还锁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他记得自己当时盯着“医药产业园配套资金”几个字,想着要赶在年底前让项目落地。财政局长当时提醒过自己一句“银行那边手续是不是齐全”,他回了句“京州城市银行的风控没问题”——他以为,有欧阳菁在,至少不会出大错。
“我只对项目可行性负责,”他开口时,喉咙像卡着沙砾,“银行的具体操作,我不知道。”
沙瑞金的办公室里,汉东地图被红笔圈出三个点:京州、吕州、金山。他用指尖敲着京州的位置,对秘书说:“把李达康近五年的工作汇报整理出来,特别是涉及城市银行的批示。”
“领导,省纪委那边传来消息,欧阳菁的女儿李婉儿昨晚从巴黎回来了,现在在机场被拦住了,说是行李箱里有两本国外一中美合资企业的股权代持协议。”
(纪委要求李达康给女儿打电话让她立刻回国)
沙瑞金抬眼看向窗外,省委大楼前的雪松在风里摇晃。“让海关按规定办,”他顿了顿,“告诉李达康,允许他见女儿一面,但不能谈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