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明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说服自己,“然,林侍郎进度如此之快,我等亦不可落后太多。”
于是,沈景明这一行人,也不得不放弃了相对舒适的马车,加入了快马加鞭的队伍。纵使沈景明心性沉稳,此刻望着前方尘土飞扬的官道,心中也难免对那位效率颇高的林兄,生出几分无奈。
林淡率领的队伍南下之路,虽舟车劳顿,倒也还算顺利。他一心扑在公务和赶路上,盘算着如何尽快了结差事回京陪伴待产的妻子。
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这边刚刚离京不久,远在京城的荣国府里,那位史老太君,便觉得时机已到,开始按捺不住,想要趁着林家顶梁柱不在,生出些事端来了。一场针对林家,或者说,针对黛玉的算计,正在暗处悄然酝酿。
――
荣国府,史老太君上房。
屋内熏香袅袅,贾母半倚在暖榻上,手里捻着一串沉香木念珠,眼神却透着一股精明的盘算。
她抬眼看向身旁最得用的大丫鬟鸳鸯,声音不高,却带着急切:“可都打听清楚了?那林淡……果真离京了?”
鸳鸯忙躬身回道:“回老太太,打听清楚了。林大人五日前便已启程,说是奉旨往惠州公干去了,这一去,路途遥远,公务繁杂,一时半会儿是决计回不来的。”
史老太君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连日来心头的阴霾仿佛都散去了几分。
她轻轻拍了拍炕几,对鸳鸯吩咐道:“好!既如此,你去告诉外头的大管事,让他以我的名义,给康乐县主府递个帖子。就说老婆子我年纪大了,近来格外想念外孙女,心中惦念得很,请她休沐日务必过府来坐坐,陪我说说话儿。”
“是,老太太,奴婢这就去。”鸳鸯应声退下,自去寻大管事传话。
那大管事在荣国府当差大半辈子,最是精明世故,深知这府里虽然都敬着老太太,可到底如今是琏二奶奶当家。得了吩咐,不敢怠慢,立刻便往凤姐儿的院子递话去了。
凤姐儿院中。
自打确诊有孕,又经历了先前胎像不稳的惊险,王熙凤如今是以养胎为第一要务。
贾琏和平儿更是将她看得如同眼珠子一般,贾琏连外头的庶务都比往日更上心了几分,今日一早就出门查账去了。
平儿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刚炖好的黄芪鸡汤进来,轻声道:“奶奶,该喝汤了。大夫嘱咐了,这黄芪最是补气固胎,您如今双身子,可马虎不得。”
凤姐儿瞥了一眼那黄澄澄的汤水,鼻尖闻到那股子特有的药气,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她自来不喜黄芪的味道,但想到腹中的孩子,还是接了过来,屏着气,一小口一小口地将那碗汤喝得见了底。
她用绢帕拭了拭嘴角,这才抬眼看向平儿,语气带着几分难得的郑重:“平儿,你跟我这些年,里里外外帮衬了我多少,我心里都记着。按说,以你的资历和功劳,又跟着二爷这么久了,早该抬你做姨娘了。只是……”
她轻轻抚了抚已经有些隆起的小腹,叹道,“一则,我如今身子不济,需要你里外帮衬。一个姨娘管家,终究名不正言不顺,不如我身边大丫鬟的身份来得便宜;二则,如今国孝还未过去,大肆张扬也不合时宜。我想着,不如再等等,等我平安生下这孩子,出了月子,风风光光地抬了你,你看可好?”
平儿一听,吓得连忙摆手,语气恳切地表白道:“奶奶快别这么说!折煞平儿了!平儿从未有过这等非分之想!能在奶奶身边伺候,帮着奶奶打理家务,已是天大的福分。什么姨娘不姨娘的,奴婢不在乎!只求奶奶和未来的小主子平安康健,奴婢就心满意足了!”
她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如今凤姐儿给她的月例银子比府里从前的赵姨娘等人还要丰厚,她独自住着一个清净的小院子,手下也有小丫鬟使唤,吃穿用度皆不愁,日子过得比许多小门小户的奶奶还自在,何苦去争那个虚名,反倒惹来无数眼红和是非?
凤姐儿见她神色不似作伪,眼中也多了几分暖意,拉过她的手道:“你是个好的,我心里清楚。可我也不能就这样耽误了你。”
她顿了顿,似乎下定了决心,压低声音道,“既然你想多帮衬我,我自然高兴。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你暂且还顶着大丫鬟的名头帮我管家,我也更放心。等到那日你自个儿有了身子,我立刻做主,风风光光抬你做姨娘!你放心,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情分不同旁人,我必定给你求个良妾的身份,绝不让旁人轻看了你去!”
平儿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盈满了泪花,又是惊讶又是感动。
她万没想到,凤姐儿不仅愿意抬她做姨娘,竟还承诺是地位更高的良妾,甚至允许她有自己的孩子!她哽咽着,又要跪下表忠心:“奶奶!平儿不敢有此妄想!能得奶奶青眼,做个良妾已是天大的恩典,万万不敢再有生养的非分之想,只求一辈子伺候奶奶……”
凤姐儿见她如此,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虚虚地作势要打她:“快别说这傻话!我还能真掌你的嘴不成?”
她将平儿拉起来,正色道,“你瞧瞧咱们这偌大的荣国府,如今只有大姐儿一个孩子,我肚子里这个,是男是女还未知呢。若再是个姐儿,老爷日后这爵位……可指望谁去?”
其实,那擅长千金科的老大夫私下隐晦地跟她提过,她这一胎,约有七成把握是个男胎。凤姐儿心中自是欢喜,但孩子一日未落地,她便一日不敢全然放心。
更让她忧心的是,大夫也明确说了,她身子早年亏损得厉害,此番能保她平安生下这胎已属不易,五年之内,是决不能再有身孕了,否则于母体有损。
凤姐儿惜命,自然听从大夫的嘱咐。她心中早已盘算好,肚子里这个若是个哥儿,自是皆大欢喜;若不是,等出了国孝,就得赶紧给贾琏物色两个身家清白、性子软糯、易于拿捏的妾室。
若她们安分守己,不过是府里多两双筷子;若存了不该有的心思,哼,这深宅大院里,悄无声息地“去母留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荣国府,早晚是她和王熙凤的!她必须早早筹谋,为将来,也为自己的地位打算!
心中计议已定,她便也与平儿推心置腹地说了要给贾琏再纳一房妾室的想法,并言明要找那等能牢牢捏在手心里的。
平儿自然是顺着她的意思,主仆二人正说得投契,便听门外有小丫鬟禀报,说是大管事派人来回老太太要下帖子请康乐县主过府的事情。
凤姐儿立刻收了闲话心思,细细问了缘由,确认只是老太太想念外孙女,并无其他不妥之处,这才点头允了让按规矩下帖子,又特意叮嘱道:“帖子送去后,若康乐县主那边有回信,无论来与不来,务必第一时间回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