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的紫禁城,哀声一片,同治死了,棺椁停在大殿内,慈禧干嚎却不落泪。
到了晚上,小太监很好奇。问总管太监李莲英:“李总管,太后为何只打雷不下雨?”
“小兔崽子,你懂啥?太后是在想谁来坐龙椅!哪有心思哭?”小太监似懂非懂点点头……
养心殿粉色纱幔后,慈禧指尖捻着佛珠,嘴里嘟囔着,心绪早就飞到了天外——
她在心里算着一笔账:这新君,得是个能让老娘继续垂帘的“玩意儿”,
我绝不能当太皇太后,那样将无权干涉朝政。慈禧坚决否定从“溥”字辈中选人。
“……”
下葬同治的日子越来越迫近,而继位人选还没落实。
储秀宫内,李莲英正在为慈禧梳头捶背,侍女小红进来禀报:“太后,内阁大学士吴可读求见。”
“啊?他来干嘛?让她进来吧,”太后懒洋洋说道。
“莲英,你的梳头技术越来越好,你看地上没有一根断发,有赏!”慈禧高兴说道。
慈禧哪里知道,断发全被李莲英攥在了掌心。
此时,吴可读捧着笏板进来,问安,跪在冰冷的地砖上,不知是激动还是冷,老吴浑身有点抖。
“吴大学士,不在殿前奏折,跑哀家这里作甚?”一阵穿堂风吹来,老吴再次哆嗦了一下。
“太后!”他声音嘶哑,“国不可一日无君,依宗法礼制,臣以为,
当择‘溥’字辈贤侄承继大统。贝子溥伦最为合宜!当早立,以绝其他子弟觊觎之心。”
慈禧一听强忍怒火,转头道:“李总管,这里没你事了,下去吧!”李莲英退去。
慈禧挪挪身子,端坐在椅子上,手关节指猛地叩在案几上,“溥伦,溥伦给了你什么好处?一大早跑来为他推荐。”
慈禧咬着牙问。
“太后,微臣为大清社稷着想,并无个人好恶掺杂其中,
溥伦乃道光帝长房嫡孙,与大行皇帝(同治)是亲叔侄,过继为嗣,名正言顺!”
“住口!”
慈禧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吴可读,你当哀家老糊涂了?
溥伦已然十七岁,已近成年,你是盼着新君立马亲政,好让哀家这个太后‘颐养天年’吗?”
吴可读浑身一颤,却仍梗着脖子叩首:“太后息怒!臣所言皆为宗法祖制,为大清社稷——”
“祖制?”慈禧冷笑一声,“祖制也得看国祚安稳!一个十七岁的新君,骤然临朝,
你敢保他镇得住那些虎视眈眈的宗室?镇得住两江的湘军、淮军?到时候国本动摇,你担待得起吗?”
她顿了顿,语气陡然转厉:“哀家看你不是为了社稷,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不给我有多远滚多远!”
“太后,臣是为了宗室礼仪,没有非分之想,上天可鉴!”
吴可读头一下下磕在地砖上,额头血糊一片。
李总管,将他赶出去……
到了第二天天亮,宫中太监发现吴可读吊死在了同治陵墓前。
老吴以尸谏的形式,向慈禧说出了“不要”。
“……”
那么谁才是慈禧理想中的人选呢?
慈禧要选一位与同治同辈的人,过继给咸丰,当咸丰的儿子,
自己还是太后,同治名载淳,慈禧要在“载”字辈中寻找人选。
载湉,载沣、载涛,还有许多,谁合适呢?
此时李莲英走了进来,手上捧着一碗人参燕窝汤。“太后,趁热喝了吧”
慈禧眼前一亮,“李总管,来,帮哀家选一个接班人,你看这三人……?”
“太后,您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还用选吗?载湉最合适。”李莲英笑着道。
慈禧一拍脑袋,“看我糊涂的,载湉就是天生为哀家准备的。”
“对啊,载湉四岁,可由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关键载湉还是您的外甥,他的母亲是您的亲妹妹,这种关系,您上哪找去?”
李莲英分析道。
慈禧喜笑颜开,“就载湉了!”
难题迎刃而解,慈禧在儿子灵前哭的死去活来,李莲英偷眼观瞧,慈禧一只手攥着半截辣椒。
不明所以得臣子们,暗赞母子情深。
同治落葬,慈禧的一桩心事了了,最终,他把光绪过继给咸丰,兼祧同治的嗣统,
事已至此,臣子们纷纷表示这在礼仪上合乎规定,
对于慈禧来说,光绪年纪小,这才是根本,单这一项,光绪就是慈禧的不二之选。
光绪元年正月,太和殿的钟声敲得震天响。
四岁的载湉被按在龙椅上,尿不湿都湿透了。他望着底下黑压压的人头,吓得直往太监怀里钻。
而养心殿的黄纱帘后,慈禧端起茶杯,茶沫子都没吹一下。
这帘子,她还要再挂三十四年。
至于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娃娃,不过是她手里最趁手的权杖罢了。
谁都知道,从这一刻起,大清的皇帝姓爱新觉罗,但掌舵的,是叶赫那拉氏。
“……”
光绪继位的第六个年头,东太后慈安毫无征兆去世了,为何这样?
回望20年前,病榻上的咸丰皇帝,屏退所有人,他拉着慈安的手,
“皇后,以后慈禧可用就留,如她专权,可持遗诏杀之!”
说罢,咸丰从身下哆哆嗦嗦摸出一张黄绢,“皇上,臣妾一定与西太后和谐相处,您放心吧!”
慈安一边安慰咸丰,一边将黄绢揣进怀中……
转眼20年过去了,慈禧、慈安一起垂帘听政和谐相处,慈安渐渐失去了戒心。
光绪继位后,慈安对政事产生了倦怠,整天吃斋念佛。
一日,慈安招慈禧宫中一叙,慈安开口道:“姐姐,咱们姐妹相处融洽,从没红过脸,实不相瞒,妹妹有一事一直想说给你听。”
“妹妹,看你一本正经的样子,您能瞒我什么?莫不是皇上留给你金库了?”慈禧戏谑道。
慈安忠厚老实,把咸丰遗诏拿了出来:“姐姐,我不用防着你,留着遗诏也没用,”
慈安说着要烧遗诏,慈禧好奇,接过遗诏打开一看,顿时满脸羞臊,恨不得地下有孔洞钻进去。他想不到咸丰竟然防他一手。
慈安看慈禧脸色大变,“急忙将遗诏放火上烧了。”
从此慈禧落下了心病,害怕慈安把这事张扬出去。
1881年,慈安偶感风寒,慈禧嘘寒问暖送上熬好的汤药,“妹妹,趁热喝了吧。”
慈安将汤药喝下,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腹内如刀绞一般,“你…你……”一时辰后,慈安绝气身亡!
宫女小红流着泪说:“老祖宗身体一直很好,怎么突然得暴病而死?”
坊间传闻,害死东太后的凶手是慈禧,加之慈禧独断专权有野心,怀疑的可信度陡然增加。
尽管正史记载慈安是因病去世,但这桩疑案始终笼罩着一层迷雾,成为晚清史上的一大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