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在清朝历史中,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在清朝诸多官员之中,他并非出类拔萃,除了行事风格强硬之外,再难寻其他显着优点。
倘若身处盛世,凭借强大的实力与坚实的后盾,强硬或许能发挥一定作用。
然而,在咸丰执政的动荡年代,这般强硬,却适得其反。
扣押英法代表团就是明证!最后赔偿了洋人土地和白银。这就是说最硬气的话,挨最响亮的耳光。
平心而论,从某种层面而言,咸丰对肃顺的提拔重用,实是一半出于无奈,一半则源于“分权”的策略。
咸丰试图通过构建新的权力平衡,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直白来说,就是用肃顺来制衡恭亲王奕欣。
在肃顺尚未跻身决策圈时,朝廷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亲王手中,恭亲王奕欣,便是最典型代表。
作为道光帝第六子,素有“鬼子六”之称的奕欣,能力出众,人脉广泛,
在朝堂与军方,有着雄厚的根基,对咸丰的皇权构成了潜在威胁。
咸丰提拔肃顺,意在分权。
他让肃顺主导行政、财政等核心领域,形成一股新势力,使之能够与奕欣等宗室亲王分庭抗礼。
咸丰聪明的很,知道肃顺强硬桀骜不驯,从不让他染指军权。
咸丰萌生削夺奕欣权力的起因,还要从奕欣的母亲说起。
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刚在太和殿接受完百官朝贺,屁股坐在龙椅上没一刻钟,奕欣便捧着奏折跪在了丹墀下。
“皇兄,”奕欣声音带着恳切,“额娘抚育皇兄多年,恩重如山,如今皇兄登临大宝,恳请尊封额娘为皇太后,以尽孝道。”
咸丰心中翻了一下,心说——他当朕忘了?皇额娘孝全成皇后才是朕的生母,葬在道光爷身边的正主。
静贵妃是他奕欣的亲娘,不过是当年皇额娘去得早,皇阿玛让她照拂过朕几年,怎么就敢妄称太后?
“六弟,”咸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皇考刚宾天不久,朕心中哀恸。
静贵妃于朕有抚育之恩,朕自会尊养,但若论太后之位,不合祖制。此事休要再提。”
他将奏折随手丢还,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4 年后,即 1855 年,奕欣的亲娘病重,奕欣再次恳请咸丰晋封其母为太后。
咸丰帝虽表面应允,内心实则极不情愿。
最终,在奕欣亲娘去世后,咸丰仅追尊其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且不系宣宗(道光帝)谥号,神位也不祔太庙,实际上并未给予其完全的太后待遇。
此事过后,咸丰越想越气,开始找奕欣的毛病,最后以奕欣“礼仪疏略”“于孝道有亏”为借口,
下旨罢免了他的“军机大臣”“宗人府令”等重要职务,将其逐出军机处,仅保留“郡王”这一空衔。
这一处置看似因“礼仪”问题而起,实则是咸丰帝对奕欣长期猜忌的总爆发。
奕欣才华横溢、声望颇高,咸丰担忧其权势过度膨胀,从而威胁到自身统治,故而借“争封事件”,一举削弱其权力。
咸丰帝所施行的这种分权策略,并非简单的权力划分,
而是巧妙地运用“非核心宗室”(肃顺虽为宗室,但血缘关系较远)来制衡“近支亲王”(奕欣乃是咸丰帝的亲弟弟),旨在避免任何一方权力过度集中。
肃顺的崛起,一方面分散了奕欣可能独揽大权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促使朝臣形成不同派系,相互牵制。
如此一来,咸丰帝便能牢牢把控最高决策权,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权力棋局中,努力维持着摇摇欲坠的统治平衡。
【这个女人不一般】
就在肃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悄悄上位了,这个女人就是搅动大清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
慈禧(叶赫那拉氏)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身满洲镶蓝旗(后因她地位提升,家族被抬入镶黄旗),
父亲是叶赫那拉·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等职。
民间传说慈禧是汉人,说是惠征在任上收养的养女,这种传说没有依据,慈禧就是旗人。
咸丰二年(1852年),17岁的慈禧作为满洲八旗适龄女子,参加了清代选秀,
因外在条件符合标准,被选中入宫,成了咸丰后宫的女人。
最初的封号为贵人,这是她宫廷生涯的正式起点,“贵人”的地位很低,说是皇上的女人,一年也见不到皇上几面。
民间传说慈禧小名叫“玉兰”,因此宫里人们称她“兰贵人”。
咸丰帝后宫到底有多少佳丽,估计不会少,否则,咸丰也不会31岁就挂了。
咸丰有三位皇后,一位是正式封的,两位是追封的。
他第一位皇后是他的发妻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是肃顺的外甥女),
在咸丰帝登基前(1849年)原配便已去世,咸丰帝即位后追封其为皇后。
第二位是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咸丰二年,钮祜禄氏被选秀入宫,初封贞嫔,同年晋封贞贵妃,随后被册立为皇后。
她与慈禧(孝钦显皇后)并称为“两宫太后”。
第三位慈禧(叶赫那拉氏)在咸丰朝最高位分为懿贵妃,并非皇后,其“孝钦显皇后”的封号是后来追封的。
咸丰皇帝风流,纵情美色,宫内千娇百媚,宫外姹紫嫣红。
他早年在圆明园时,宠爱四位汉人美女,分居亭馆四宫,分别赐名: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武陵春,合称为四春娘娘。
在四春之外,他还喜爱各种美色,其中,最美的女人就是寡妇曹美人。
曹氏是山西人,皮肤白皙,美丽妖艳,一双眼睛妩媚动人,特别是那双三寸金莲,令风流成性的咸丰皇帝失魂落魄,他经常用曹美人的绣鞋喝酒。
咸丰纵情声色,哪里记得还有一个兰贵人存在呢?
宫中像贵人一样的女人多不胜数,要想引起皇上的注意,慈禧动了一番脑筋。
民间传说,慈禧在圆明园时,通过买通太监,得知咸丰爱听江南小曲,慈禧就把这句话记在了心上。一有空就练习学唱江南小调。
有一天,她得知咸丰皇帝要到圆明园游玩,慈禧就买通太监,通过唱歌、叠纸飞机等方式吸引咸丰帝注意。
咸丰一看这个兰贵人有些姿色,心灵手巧,顿时淫心大动,于是在圆明园一“别有洞天”景点,临幸了慈禧。
谁知珠胎暗结,一朝怀胎十月分娩,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慈禧在储秀宫生下皇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
这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皇子,真可谓千顷地里一根苗。
慈禧也因此在同年晋封为“懿妃”,地位显着提升,被咸丰宠幸的程度直追孝贞显皇后(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