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清楚地知道,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一件事,安贫乐道。
如果更仔细去观察,能够发现一件事,那些事实上已经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也未必会追逐社会公序良俗的更好。
所以,对于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先活着,再活好,再想办法引导他们走向更加值得的人生。
我这么想着的时候,发现我现在好像又一次跳出了自己的人生在关照绝大多数的人和生活。
我笑了笑,不知道这是不是与我曾经有过的很多经历紧密相关,也许,只是受堂妹的触发,也许,只是受高家培养女儿的时候终于开始从生活优越向着读书人的日子追求的影响。
“龙董,现在还有一个事,您知道吗?”闻允绍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因为放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层出不穷。
“什么事?”我问。
“有一个人,49岁,不断创业失败,被家人批评好高骛远。”闻允绍笑着,“但是,网上评论出人意料地在批评他的家人太功利。”
“哦?”我笑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啊。”
我看了看乔楠:“我曾经好像担心过这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和你提到过。”
“好像还没有。”乔楠想了想,“您担心的事是?”
“我当时担心的事情是,我们是好心想要资助一些人成长,但是,毕竟,我们不可能一直扶持他们,直到他们真的成长起来。”我笑了笑,“所以,绝大多数他们创业路上的教训,需要他们自己买单。这是非常难以承受的。甚至,有人可能会追责到我们,觉得我们不该给他们创业的第一桶金。”
“这一点,您还真没有说过。”乔楠笑了。
“嗯,这个就是我担忧的。”闻允绍点点头,“没有想到,龙董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去做一件事,不但要帮他们,也要让他们更清楚意识到各种创业的风险需要他们自己去承担。”
乔楠想了想:“既然工作还没有交到闻总那里,这件事我也会写到备忘中,以便交接前后各种事情的顺利。”
“辛苦了。”闻允绍看着乔楠,“谢谢你。”
“不必客气,举手之劳,都是公司的事情。”乔楠笑着,“这件事也是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走不好的关键。因为,很多人真的无法意识到,他们的人生中放弃了很多真正的学习机会。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本来是可以有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的。”
我笑了:“这不能勉强。毕竟,只有真正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将公司的事变成他们自己的事,并最终借公司的成长来给自己今后自己做到更多、做到更好而减少教训。”
“我没有懂。”乔楠问。
“一句话,公司买单,他自己成长。”闻允绍笑了,“稻盛和夫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他去的公司问题很严重,但他在这个公司里渐渐找到了真正的公司管理需要解决的很多问题。所以,他后来创公司,不断成长起来,与这些有非常大的关系。”
“原来如此。”乔楠叹了一口气,“如果我不是去国外学习,而是直接扎根我们乔家,也许,我更能看出乔家当年出现的问题,更能知道未来公司发展中的解决方案?”
“差不多吧。”闻允绍笑了笑,“毕竟,中国的情况,和你在国外所掌握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很多知识无法直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