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帐前犹念江山事

华凌为孙太后诊完脉,又细细写下一张调养的方子,叮嘱道:“太后气虚未复,每日晨起可饮半盏参芪汤,切忌生冷油腻,更不可劳心费神。”他将方子递与宫人,又躬身行了一礼,“草民明日再来复诊,若有不适,可随时传召。”

孙太后靠在软榻上,微微颔首:“有劳华先生了,钰儿,替哀家送送先生。”

朱祁钰应了声,亲自陪着华凌往外走,殿内的宫人也识趣地退到廊下候着,只留孙太后一人。窗外的银杏叶被秋风卷着落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她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着朱祁钰的背影,直到那抹明黄色的衣角消失在门帘后,才缓缓落回殿中那尊铜鹤香薰上。

那香薰是宣德年间的物件,还是先帝朱瞻基在位时,特意命工部造办处打造的。铜鹤昂首衔珠,羽翼上的纹路精雕细琢,历经二十余年风雨,依旧泛着温润的光泽。孙太后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铜鹤的羽翼,指尖触到冰凉的铜面,记忆忽然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股脑儿地涌了上来。

(孙太后内心独白)

这香薰,还是镇儿刚满周岁时,先帝亲手摆在这殿里的。那时候镇儿粉雕玉琢,抓周时一把攥住了先帝的玉玺,先帝笑得合不拢嘴,说“吾儿有帝王相”。哀家那时候也信,他是嫡长子,根正苗红,又是先帝最疼爱的儿子,这大明的江山,迟早是他的。

可谁能想到,他长大之后,竟成了那般模样。亲政那年才十六岁,哀家原以为他会学着先帝的样子,勤理朝政,善待朝臣,可他偏偏迷上了斗蛐蛐、玩鹰犬,整日跟着王振那个阉人混在一起。王振说东,他绝不往西;王振说哪个大臣不顺眼,他二话不说就贬斥。

记得有一次,兵部尚书于谦拿着边关急报求见,说瓦剌部在边境蠢蠢欲动,恳请朝廷增派兵力。可王振却说“秋高气爽,正是打猎的好时候”,撺掇着镇儿去宣府围猎。镇儿竟真的把急报扔在一边,带着王振和一群侍卫出了宫。于谦在宫门外跪了整整一天,哭得声嘶力竭,说“陛下若再不理事,边关危矣”,可镇儿连面都不肯露。

还有樊忠将军,那个跟着先帝南征北战的老将,性子耿直,见不得王振专权。他好几次在朝堂上弹劾王振,说他“蛊惑圣心,祸乱朝纲”,镇儿不仅不听,还觉得樊忠扫了他的兴,当场就下旨把樊忠贬去了大同守边。樊忠离京那天,跪在午门外朝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说“臣死不足惜,只忧大明江山”,哀家在宫墙上看着,心里像针扎一样疼。

后来瓦剌真的打过来了,王振又撺掇镇儿御驾亲征,说“陛下亲征,定能鼓舞士气,一举荡平瓦剌”。满朝文武都劝,说“陛下从未领兵,恐有不测”,可镇儿被王振哄得晕头转向,非要去。哀家拦在宫门前,抓着他的手说“儿啊,你是大明的天子,不能冒这个险”,他却甩开哀家的手,说“娘不懂,王先生说了,这是扬我大明国威的好机会”。

结果呢?土木堡一战,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这些名将全都战死,连镇儿自己都成了瓦剌的俘虏。消息传回京城那天,整个皇宫都乱了,朝臣们有的哭,有的骂,有的甚至偷偷收拾行李准备跑路。哀家抱着尚在襁褓的太子朱见深,坐在这殿里,看着那尊铜鹤香薰,只觉得天塌下来了。

那时候钰儿还是郕王,在封地驻守。哀家派人快马去召他回来,原以为他会慌了手脚,毕竟他从来没接触过朝政,可他回来之后,竟比谁都镇定。他先是安抚朝臣,又调兵遣将防守京城,还听了于谦的建议,立朱见深为太子,自己监国。后来形势危急,朝臣们劝他登基,他还犹豫了许久,说“哥哥还在,这皇位不该是我的”。

哀家那时候就知道,这孩子比镇儿稳当。他不像镇儿那样耳根子软,也不贪慕权势,心里装着的是大明的江山,是百姓的安危。可那又能怎么办呢?祖宗的规矩摆在那儿,嫡长子继承制,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若当初先帝能打破规矩,若镇儿刚出生时,哀家就敢站出来说“这孩子心性不定,不堪大用”,若能早早把江山交到钰儿手里,哪还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若是钰儿早几年登基,他定会听于谦、樊忠这些忠臣的话,整顿边防,安抚百姓。瓦剌部见大明国力强盛,或许就不敢轻易来犯,两家说不定还能互通有无,百姓也能少受些战乱之苦。那些名将也不会白白牺牲,张辅还能继续镇守南疆,樊忠还能在边关抵御外敌,大明的军威也不会折损至此。

可世事没有“若”啊。那时候钰儿还小,镇儿又是嫡长子,哀家就算心里清楚钰儿更合适,也不能违逆祖宗的规矩。再说先帝在世时,眼里只有镇儿,哀家就算提一句“钰儿聪慧,可多加培养”,先帝也只会说“吾儿镇儿才是储君,钰儿安心做个亲王便是”。

现在想来,那些所谓的“祖宗规矩”,有时候真是误国啊。若是能废除嫡长子继承制,选贤能者居之,大明说不定早就不一样了。钰儿这孩子,心思活络,不像镇儿那样守旧。前几日他还跟哀家说,华凌先生提议在各地设“惠民药局”,让百姓都能看得起病;还说想让工部试着造一种“快车”,用铁轨铺路,用蒸汽做动力,拉货载人都比马车快得多——哀家虽不懂什么是“蒸汽”,但听着就觉得是新鲜玩意,若是真能造出来,百姓出行、货物运输都能方便不少。

若是早让钰儿主事,这些新鲜玩意说不定早就造出来了。他不会像镇儿那样,把心思都放在玩乐上,也不会听信小人的谗言,定会鼓励工匠们钻研技艺,让大明变得更富强。到时候,瓦剌不敢来犯,周边的小国也会臣服,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先帝想要的大明啊。

正想着,殿外传来了朱祁钰的脚步声。孙太后连忙收回思绪,擦了擦眼角不自觉溢出的湿意,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

“娘,华先生已经送走了。”朱祁钰掀开门帘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儿臣吩咐御膳房做了您爱吃的枣泥糕,还温了一壶银耳羹,您快尝尝。”他说着,把食盒放在桌上,一一取出里面的点心和汤羹。

孙太后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忽然一暖。这孩子,当了皇帝之后,还是像小时候那样贴心。以前在封地时,每次回京都会给哀家带些当地的特产;现在当了皇帝,日理万机,却还是记着哀家爱吃什么。

(孙太后内心独白)

罢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虽然走了弯路,但好在江山最终还是交到了合适的人手里。钰儿现在做得很好,听忠臣的话,办利民的事,比镇儿强多了。哀家能做的,就是在后面帮他铺铺路,替他稳住后宫,让他能安心处理朝政。

等他把《大明医典》编好,把“快车”造出来,把边关守牢固了,大明定会越来越好。到时候,哀家就算闭眼去见先帝,也能挺直腰杆说“臣妾没有辜负您的托付,大明在钰儿手里,定会越来越兴旺”。

“娘,您怎么不吃啊?”朱祁钰见她只看着点心不动手,关切地问,“是不是不合胃口?要不儿臣再让御膳房换些别的?”

孙太后摇了摇头,拿起一块枣泥糕,轻轻咬了一口。熟悉的甜糯在舌尖散开,和当年先帝在世时,她吃的味道一模一样。她看着朱祁钰关切的眼神,笑着说:“好吃,还是以前的味道。钰儿,你也吃一块,陪哀家说说话。”

朱祁钰笑着应了,拿起一块枣泥糕坐下。孙太后看着他,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遗憾和悔恨,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只要钰儿能守住这大明,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一切就都值得了。窗外的银杏叶又落了几片,这一次,孙太后的目光里没有了怅惘,只剩下满满的期许。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