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厌烦这种仗着家世欺男霸女的人了,你也莫要帮他,免得回头闹出更大的事情来了,还要牵累了咱们。”
晏宁将筷子一放,叫人把桌子撤了,扭着身子又去床上扯了被子往身上一拉,气哼哼地说。
时嘉含笑点头,看见她已经坐到了床上,一头青丝在红帐的映衬下,更是如漆如墨。
昨儿夜里得了趣儿,这会子难免就有些蠢蠢欲动。
恰此时春草过来回,说是洗澡水已得了,晏宁应了一声,便趿拉着鞋去了旁边耳房。
听得不远处传来“哗啦啦”的水声,时嘉更是心痒难耐。
待晏宁洗好了,换他去洗,回来之后,却发现晏宁早紧裹着被子滚到了床里头。
时嘉闷闷笑着,抱了上去,只见晏宁挣扎了一回,两个人滚成一团。
-----------------
三日回门时,靖国公府的下人早早的就将车马备好,除了晏宁归宁所乘,另有一辆丫鬟婆子坐的,一辆专门放着各色礼品的车跟着。
小夫妻两人拜别靖国公夫妇,便登车回了晏家。
只才离开三日,再见晏老太太,晏宁一眼瞧出来,祖母这几日清瘦了不少,又是一阵心疼。
各自见礼后,便上前拉住了晏老太太皱巴巴的手,晏宁撅着嘴巴,听祖母问她在时家可还适应?
“母亲待我也好,伯娘和三婶也是随和的人,只是宁儿却是想祖母想得很。”
她抱着晏老太太的胳膊,撒着娇说。
听着她在时家过得好,晏老太太又见着她面色白里透红,不似有什么郁郁之色,这才放下了心。
因着乔氏肚子早已经显怀,她出嫁那日里忙忙乱乱的,只略露了个脸,两姑嫂还不曾说过什么话。
待去了燕喜院坐着说话,晏宁便同乔氏坐在了一处,两个人凑在一起,低着头说些闲话,不时传出些笑声,晏老太太和晏夫人也只欣慰看着。
直在娘家玩了一日,至晚间方回。
时嘉是皇帝伴读,自小同他一处长大,这次他新婚,皇帝除了赐下贺礼之外,还另外准了他半个月的假。
没想到才过了三天,宫里的太监就急急忙忙过来传旨,将他宣进了宫。
时喜的媳妇那日里求时夫人无果,心里认定了是时嘉寻了借口推拒,不管他们,因此又请托了不少人找门路。
只此一来,更叫观望的那些人认为他家背后没有靖国公府撑腰,敲了她不少银子去。
到时嘉来料理此事时,家里米缸都空得见了底,两个孩子饿得坐在院子里哭到声音嘶哑。
“都与你说了,等世子腾出手来自然会管,哪里知道你竟这般心里没个成算,现如今银子都填了进去,还能叫别人吐出来不成?”
时夫人皱着眉头指着时喜的媳妇斥道,那妇人拿帕子盖了脸,一味只“呜呜”地哭。
巧娘轻轻扯了扯晏宁的衣襟,向她使了眼色,叫她去劝一劝。
晏宁只作看不见,老神在在跟着时夫人后面装木头。
这边还没攀扯清楚,外头门子上又飞快跑来一个人,跪在当地道:“夫人,那妇人又来了,在咱们府门口哭啼不休——”
“去寻国公爷去,来找我说什么?”时夫人回头,向着小厮怒目而视,斥道。
小厮的头越发的低,小声道:“国公爷说,他也没法子,只叫来寻夫人——”
时夫人闭着眼睛,身子晃了晃,一旁早有身边的张嬷嬷伸手扶住了她。
她又恨铁不成钢地瞧了喜嫂子一眼,叹了一口气就朝外面走去。
晏宁心中一动,便跟了过去,时夫人满心想着该如何打发了靖国公的外室,竟没有注意到她。
待看清她跟在自己身边,已是在二门之外,不由觉得头痛。
偏偏晏宁却似不知婆母难处似的,站在二门处勾着头往外瞧,正看见门口围了许多人,中间一个妙龄女子正抱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大门口哭得伤心,想来就是靖国公的红颜知己,那位外室妇人了。
时夫人皱了眉头上前,给管家使了个眼色,管家知机,出门说道:“这位姑娘,您这跪在我们国公府门口几回了,不若带了孩子进来,有话好说,大家有商有量的,商量出一个妥当的法子,岂不更好?”
“休说这些话来哄我。若是奴家跟了你进去,似你们这等高门大户的,怕是把奴家吃了,也连块骨头都剩不下。”
女子开口,如黄莺出谷,声音甚是好听,晏宁越发想要看清她的长相,往前挪了又挪。
看见她这副样子,时夫人直叹前些天的评价还是太早了些,不由头疼。
管家面露难色,又劝她道:“只是姑娘就这般堵在我家府前,国公爷不在家,家中女眷若是要与姑娘商谈,定然也不会在此处。小人话也就撂在这儿,姑娘想跪在这里,自然是跪多久都可以。可若是想解决事情,还是要进来说话才方便。”
那妇人将头一扭,不理会他。
管家无奈,只得回身进去,望着时夫人隐含薄怒的脸摇了摇头。
晏宁紧咬着下唇,忖度着时夫人的心思,她是想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呢?
不管怎么解决,肯定都不能在这朱门之外,莫说堂堂国夫人叫人看了去,就是私下里有什么条件,也该当是隐蔽着些的好。
眼珠儿转了几回,晏宁几步走到门后,隔着朱漆大门朝外喊道:“这位姑娘,你若是真个想进国公府的门,现下不正好就是最好的机会?还是说姑娘只为闹事而闹事,并没有想着要解决问题才来的?不知是谁使了多少银子支使姑娘,我靖国公府愿出他的双倍。”
“你胡说什么?”门前的女子听了这话,登时便怒了。
周围的百姓中亦是有人被门后之人说的话带偏了去,竟有人开始挑剔她的儿子与这一任的靖国公长得并不十分相像。
莫说她之前来过几回,从来没有人说她儿子不是靖国公的种,就是因为她的儿子跟靖国公幼时长得极为相似。
就连靖国公自己,也说这是最像他的一个儿子,所以才这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