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号”的姊妹船“继和号”“承和号”相继抵达摩加迪沙时,郑明正站在“镇非营”的城墙上,看着工匠们用两洲钢材加固堡垒。非洲的热风里,混着钢锤敲打声和汉、阿拉伯、非洲语言的吆喝——这座初建的据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非洲据点的纵深:从港口到内陆的渗透
郑明按林远“稳扎稳打”的嘱咐,第一步是扩军港。工匠们在摩加迪沙港的西侧,用钢筋混凝土筑起新码头,能停靠三艘“靖倭号”级别的巨舰。码头旁的炮台也换成了更先进的“连珠钢炮”,射程比之前远了一里,炮身上刻着“大明非洲宣慰司”的字样。
第二步是拓农田。从山西迁来的两百户农民,带着两洲麦种和钢犁,在堡垒以南开辟出万亩麦田。农官们教非洲人用蒸汽抽水机灌溉,还改良了当地的耕作方式——把休耕制改成轮作制,土地利用率一下子提高了一倍。有个非洲部落首领,看着自家地里的麦子比往年多收了两成,主动把女儿送到“中非学堂”学汉语:“跟着大明的法子,饿不着。”
第三步是通商路。郑明派人与内陆的桑给巴尔王国结盟,用钢器、布匹换他们的黄金和香料。商队带着两洲通宝深入非洲腹地,沿途设了十个“大明商栈”,每个商栈都有士兵驻守——这些商栈既是交易点,也是情报站,能及时传回内陆的动静。
防欧洲势力:情报与威慑的双重较量
葡萄牙人不甘心被挤出非洲,派了三艘船来摩加迪沙“交涉”,想让大明开放商栈。郑明登上葡萄牙船,指着港口的钢炮说:“要么按大明的规矩交税交易,要么现在就开走——这炮的威力,你们可以试试。”葡萄牙船长看着炮口的寒光,最终灰溜溜地离开了。
林远从两洲调来的“密探队”派上了用场。他们伪装成阿拉伯商人,混进葡萄牙在安哥拉的据点,摸清了对方的兵力和矿藏分布。密报传回京师,林远奏请皇帝:“在肯尼亚的蒙巴萨再建一个据点,与摩加迪沙形成犄角,断葡萄牙人的扩张路。”
“继和号”带着工匠和士兵,在蒙巴萨筑起了新堡垒。这里的地理位置更重要,能卡住印度洋到非洲的航线。郑明让人在堡垒上挂起巨大的大明龙旗,旗子在海上几里外都能看见——这是在告诉所有欧洲人:这片海域,大明说了不算。
北疆的固化:从杂居到认同的深化
漠南的蒙汉杂居区越来越稳定。户部又迁来了三千户流民,这次不仅有山西、陕西的,还有山东的纺织户。他们带来了新的织布技术,用蒙古的羊毛织出的布匹又厚又暖,很快在互市上成了抢手货。蒙古牧民们用羊、马换这些布匹,还学着汉人种棉花——草原上第一次长出了白色的棉桃。
“蒙汉学堂”的规模扩大了,不仅教孩子读书,还开了“农技班”和“铁匠班”。蒙古人学汉人种麦、织布,汉人学蒙古人养马、鞣皮,互相取长补短。有个蒙古青年在铁匠班学了打钢犁的手艺,回家后办了个小铁坊,专门给汉人农民修农具,生意好得很。
边防军也有了新变化。“汉满蒙营”正式成立,士兵按技能分工:汉人多当炮兵,熟悉钢炮操作;蒙古人多当骑兵,擅长侦查和奔袭;满族人多当步兵,负责守城——打起仗来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得像一个人。将军在训话时说:“不管你们说啥话,穿啥衣,都是大明的兵,守的是大明的地。”
飞天之研:从理论到实践的小步突破
江南“飞研棚”里的工匠们有了新进展。李匠头按林远的图纸,造出了第一台“轻型蒸汽机”——比原来的小了一半,力气却没减。他们把这台蒸汽机装在“铁鸟模型”上,模型的机翼用两洲的轻质钢打造,又轻又韧。
第一次试验时,“铁鸟”在轨道上跑了起来,机翼果然产生了升力,让模型离地面抬升了半尺。虽然只跑了几十丈就歪倒了,但工匠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李匠头给林远写了封长信,详细记录了试验数据,还提了几个改进想法:“机翼得再弯些,蒸汽机的转速还得再快些。”
林远看了信,笑着在旁边批了句:“别急,先让模型能跑稳、飞低,再慢慢改进。”他让人给“飞研棚”拨了更多经费,还从两洲调来了最好的轻质钢——这事儿急不得,但必须做下去。
长远的布局:据点成城与人心归向
非洲的“大明非洲宣慰司”越来越像个小王朝。摩加迪沙的“中非市场”每天都挤满了人,两洲通宝成了硬通货,连非洲部落之间交易都用它。学堂里的非洲孩子能背《论语》,商栈里的非洲商人会说汉语,连当地的婚俗都掺了些大明的礼仪——比如新人要对着龙旗鞠躬。
漠南的变化更喜人。蒙汉百姓一起修水渠、建作坊,呼和浩特成了漠南的中心城市。城里既有汉人的茶馆,也有蒙古人的酒肆,还有蒙汉合开的“杂艺坊”,里面能看到蒙古摔跤,也能听到山西小调。有个老牧民对官员说:“以前觉得草原是蒙古人的,现在知道,草原是住在这里的人的——不管是汉是蒙,好好过日子就行。”
林远站在《大明扩张全景图》前,非洲的两个据点已经用红线连了起来,漠南的杂居区用绿线标得密密麻麻。他知道,这些据点和杂居区,现在看是星星点点,但假以时日,必会连成一片。
“继和号”从非洲返航,带回了一船黄金、香料和非洲部落首领的“效忠信”;漠南的税吏也送来了新账本,麦税和布匹税比去年又多了三成。沈一贯拿着账本笑道:“以前觉得开疆拓土得花钱,现在才知道,稳了之后,钱会自己跑过来。”
窗外,江南的“飞研棚”又传来了蒸汽机的轰鸣,非洲的麦田里麦浪翻滚,漠南的草原上牛羊成群——大明的扩张,不再只是钢与火的碰撞,更多的是麦种与土地的结合,是不同族群的共生,是一步步踏实向前的脚印。而那只还在试验中的“铁鸟”,或许有一天,会带着大明的旗帜,飞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