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的庆功宴,气氛被郑和这封来自登州的加急军报,从九天云端,一把拽回了人间。
方才还在为“飞天”神迹而狂热的文武百官,瞬间冷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御座之上的李世民。
灭国之战啊,又是灭国之战。
大唐刚刚吞下高句丽,辽东故地尚未完全消化,数十万军民的安置、官府的建立、民心的安抚,桩桩件件都是耗费钱粮心血的大事。
如今,又要远征海外,讨伐倭国?
李世民的面色看不出喜怒,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扫过阶下神情各异的群臣,最后,落在了自己那个依旧带着一脸云淡风轻笑意的儿子身上。
“好……好一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听不出是赞许还是质问,“郑和在登州练兵,倒是练出了一腔热血。诸位爱卿,都说说吧,这‘东风’,我大唐,该不该借?”
话音刚落,武将的队列里,程咬金第一个跳了出来,他把酒碗往桌上重重一顿,粗着嗓门嚷道:“陛下!打!必须打!那些倭寇杂碎,常年骚扰我大唐沿海,杀我子民,掠我财货,此仇不报,天理难容!如今我大唐兵强马壮,又有太子殿下造出的神兵利器,区区倭国,弹丸之地,还不手到擒来?”
“没错!”尉迟恭黑着一张脸,声如洪钟,“俺也赞成打!早年间在登州,俺亲眼见到那些被倭寇掳走的女娃子,那叫一个惨!这口气,俺憋了好多年了!太子殿下,您说句话,只要您点头,俺老黑第一个请战,不要一兵一卒,俺自己带上亲卫,坐那热气球飘过去,直接把他们的老窝给点了!”
这番话引得殿内一阵哄笑,连带着紧张的气氛都缓和了不少。
李承乾哭笑不得地摆了摆手:“尉迟叔,那玩意儿得看风向,万一风向不对,给您吹到天竺去了,我可没地方找人去。”
程处默、秦怀道这些年轻一辈的将领,更是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刚刚在辽东见识了火器的威力,正是信心爆棚,渴望建功立业的时候。
然而,武将们热血上头,文臣们却冷静得多。
宰相房玄龄出列,躬身一礼,沉声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
他一开口,大殿内立刻安静了下来。
“陈国公所言极是。”手长孙无忌抚着胡须,接口道,“我大唐虽一战而下高句丽,但辽东新附,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将士们远征归来,也需休整。若此刻再起大战,于民力、国力,皆是负担。”
一时间,殿内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武将主战,文臣主和,吵得不可开交。
李世民听着下方的争论,眉头渐渐皱起。
文臣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他虽然好战,却不是个莽夫。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张一弛,方是王道。连续发动灭国之战,确实有穷兵黩武之嫌。
他将目光转向了从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李承乾。
“高明,你怎么看?”
李承乾站起身,先是对着争得面红耳赤的双方拱了拱手,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诸位大人的顾虑,孤都明白。唐尚书担心国库,房相和长孙大人担心民力损耗。这些,都是老成谋国之言。”
他话锋一转,朗声道:“但是,诸位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而战?”
“不是为了开疆拓土,不是为了帝王虚名。而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百姓!”
他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倭寇之患,非一日之寒。他们就像附在沿海的毒疮,今日割了,明日又长。只要倭国这个根子还在,我大唐沿海,永无宁日!今日我们因为国力损耗而退让,明日,他们就会得寸进尺!那些被掳掠的女子,那些被屠戮的渔民,他们的血,难道就白流了?”
“至于钱……”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看向户部尚书唐俭,“唐尚书,您多虑了。”
“此战,依旧不必朝廷加征一文钱的税赋。皇家银行,将再次面向全天下,发行‘征倭债券’!”
世家:麻了,麻了,你就逮着我们薅吧!
“而且,孤可以向诸位保证,此战,非但不会亏空国库,反而会是一笔大赚特赚的买卖!”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据百骑司和郑和派出的探子回报,倭国,盛产金银!其国中,有数座巨大的金矿和银矿!只要我们打过去,所有的战争耗费,都能从倭国本土,百倍千倍地赚回来!”
“战争,有时候也是一门生意。一门用敌人的鲜血,来滋养我大唐的生意!”
这番言论,如同惊雷,炸响在所有人的耳边。
用发行债券的方式,将战争成本转嫁给民间资本,再用战争的胜利果实,来偿还本息,甚至创造巨额利润。
这……这就叫“战争经济学”!
唐俭张大了嘴,半天没合上,好吧,还是你玩得花。
李承乾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继续说道:“至于民力,此战,更无需动员腹地之民。我大唐水师,三万精锐,早已在登州整训完毕。新式猎倭舰,可日夜航行,旬月之间,便可直捣倭国腹地。此战,是水师的战争,是火器的战争,是一场快刀斩乱麻的突袭战!”
“我们,不是在问该不该打。而是在选择,何时去打!”
李承乾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至此,大殿之内,再无反对之声。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那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在烛火的映照下,散发着令人不敢直视的光芒。
良久,李世民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好一个‘用敌人的鲜血,来滋养我大唐’!”
他一字一顿,声音在大殿中回响。
“传朕旨意!”
“征倭之战,准!”
“但,国事不可废,农时不可误。待明年春耕之后,万物复苏之日,便是我大唐龙旗,东渡之日!”
“命!太子李承乾,总领征倭所有事宜!兵部、户部、工部,全力配合!”
“散了吧!”
李世民说完,便转身大步离去,龙袍的下摆,在风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真该死,又让你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