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果然……是他。”
陆振邦是陆景行的堂兄,是陆氏集团内部最有野心的继承人候选人之一。
一直以来,他对陆景行的掌控地位虎视眈眈,而赵工案背后的真相,极有可能牵扯到陆振邦的利益链条。
“他坐不住了。”她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挂断电话后,林疏桐走到窗前,望向窗外无尽的黑夜。
远处高楼的灯火稀疏,像是沉睡的城市中隐藏的眼睛。
而她,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
第二天清晨,林疏桐早早来到公司。
她的助理递给她一沓资料,上面是几位曾在赵工案中担任关键角色的老工程师名单。
“林总监,这些人都确认能参加您的闭门研讨会。”助理说道。
林疏桐接过名单,目光在每个人的名字上停留片刻,随后轻轻点头:“布置会议室,提前安装录音设备。”
“录音?”助理有些惊讶。
“技术研讨,自然要有记录。”她淡淡一笑,转身走向办公室。
而在她身后,助理低头看了看那份名单,又望向走廊尽头——那里,是公司最安静、最隐蔽的会议室。
似乎有什么大事正在酝酿。
凌晨两点的风透过窗帘缝隙吹进来,林疏桐站在窗前,脑海中却无比清晰地浮现出那份被尘封三年的设计图纸。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建筑安全的技术探讨,更是一场布局已久的猎杀游戏。
第二天清晨,阳光尚未穿透云层,林疏桐已抵达公司大楼。
她的助理小陈递上一沓整理得整整齐齐的资料:“林总监,所有受邀人员均已确认出席,闭门会议安排在九点开始。”
“很好。”她接过资料,翻开第一页,几位老工程师的名字赫然在列,都是当年赵工案中参与项目审查的关键人物。
会议室位于公司最安静的一角,隔音效果极佳。
林疏桐提前一天亲自检查过布置——四角隐藏式录音设备已经就位,私人律师将在远程实时监听并记录每一个细节。
九点整,老工程师们陆续到场。
会议室灯光柔和,气氛看似轻松,但林疏桐心中清楚,这些人虽已年迈,却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与警惕。
“感谢各位拨冗前来。”林疏桐端起茶杯,语气温和,“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就一份旧项目的施工流程进行技术回顾,或许对现行标准制定也有参考价值。”
一位须发斑白的老工程师点头:“林总监客气了,能为行业做点事,我们自然乐意。”
会议正式开始,话题很快围绕赵工案展开。
林疏桐引导着讨论节奏,从材料参数、结构承重到施工节点,一一复核。
老人们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语气中多了几分唏嘘。
忽然,一位姓王的工程师皱眉道:“说起来,当年那份设计稿确实有些问题……但我记得最后签字的不是赵工,而是一个年轻人,好像是陆二叔的助理。”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林疏桐不动声色地在笔记本上记下这句话,随即转移话题:“这个细节我们可以再查证。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主梁承重部分的数据偏差情况。”
会议继续进行,直到十一点半结束。
老工程师们陆续离开,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那台微型录音笔早已将一切完整收录。
与此同时,私人律师通过加密通道,将会议录音第一时间发送给了陆景行。
办公室内,陆景行听完录音后,眼神骤然冷了下来。
他立即下令调查组:“调取当年陆振邦助理的背景资料,尤其是海外活动轨迹。”
几个小时后,调查结果呈现在桌面上。
那位曾出现在赵工案文件上的年轻助理,已于五年前移居海外,并与一家境外工程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
而这家公司,竟正是匿名信中提及的信托关联企业之一。
陆景行缓缓握紧拳头,指节泛白。
下午三点半,林疏桐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撰写一篇关于“结构设计责任追溯机制”的论文。
她的思路清晰,字句有力,巧妙引用了赵工案中的部分数据作为案例支撑。
这篇文章,不只是为了学术交流,更是为了把这场博弈推向公众视野。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渐次亮起。
林疏桐合上文档,轻轻一笑。
她知道,风暴即将来临,但她早已布好阵线。
这一局,她要让所有人看清真相。第90章:步步为营,棋局渐开
林疏桐将手机放在办公桌上,屏幕上“未知号码”四个字像一道无声的警告。
她神色未变,手指轻点屏幕,将通话录音上传至云端,并设置了定时发送机制——若她在未来四十八小时内无任何操作,所有证据与调查记录将会自动分发至她的律师、媒体联系人以及陆景行。
这并不是她第一次被威胁,但这一次,对方显然意识到她已经逼近了某个不能触碰的核心。
次日清晨,建筑行业论坛首页突现一篇署名文章——《结构设计责任追溯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正是林疏桐。
文章以严谨的数据逻辑和详实案例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设计责任追溯模型,尤其在文中引用了一个真实项目数据作为反面教材,虽未点名,但业内熟悉赵工案的人一眼便能识别出所指为何。
短短数小时,这篇文章就在建筑圈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开始重新审视当年那起事故背后的真相;也有人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火药味——这不仅仅是学术探讨,更是一场有预谋的信息释放。
而林疏桐的名字,再次登上热搜关键词榜首。
与此同时,陆氏集团内部亦是暗潮汹涌。
陆景行在接到私人调查组汇报后,立即召集了几位核心高管,展开紧急会议。
他的神情冷峻,语气不带情绪:“赵工案相关的设计问题,如今已被第三方独立研究曝光,外界关注度极高。我们不能再被动应对。”
一位年长的财务总监皱眉道:“可是,陆二叔那边……”
“他们既然想逼我出局,就别怪我不讲情面。”陆景行目光如刀,语气坚定,“查清楚当年到底是谁动了图纸,谁在背后操纵这场事故。”
话音刚落,秘书推门而入,低声禀报:“林小姐来电,请您接见。”
陆景行没有片刻犹豫:“请她上来。”
几分钟后,林疏桐踏入会议室,一身素色职业装衬得她气定神闲。
她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递给陆景行,淡淡道:“这是我在数据库中找到的原始设计稿修改痕迹,与当年提交审查的版本存在细微差异。我已经让技术团队做过图像分析,确认不是系统误操作,而是人为改动。”
众人皆沉默,空气中仿佛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看来,是有人想让我们永远背负这个黑锅。”陆景行冷笑一声,翻阅着手中的资料,“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林疏桐抬眸看他,眼神坚定:“既然他们想让我停手,那就说明我们走对了方向。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份报告公开发布,并邀请业内权威专家进行论证。”
“这不是等于正面宣战?”高律师在一旁提醒。
“正合我意。”林疏桐嘴角微扬,“他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指望我继续隐忍。”
当晚,林疏桐回到公寓,窗外夜色深沉,城市灯火璀璨如星河。
她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将论文全文同步至多个专业平台,并附上一封简短声明:
【本文基于真实项目数据分析,所有内容均已通过第三方验证,若有异议欢迎提供证据进行技术复核。】
发布键按下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几秒。
她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片刻,脑海中却浮现出弟弟苍白的脸。
这一切,不只是为了揭露真相,更是为了守护她所珍视的一切。
而此时,陆景行已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握着最新调查报告。
他看着窗外风雨欲来的夜色,眼底泛起一抹寒光。
“陆振邦,你以为我这些年只是个傀儡总裁?”他低声喃喃,“现在轮到我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布局。”
翌日清晨,陆景行亲自召见私人律师,将所有涉及赵工案的关键证据整理成册,并一一标注时间线与关联人物。
随后,他又安排备份文档分别寄送至国外安全机构、本地公证处,以及几位可信的外部顾问手中。
一切部署完毕,他拿起手机,拨通林疏桐的号码。
“准备好了吗?”电话那头传来他低沉的声音。
林疏桐轻轻一笑:“等的就是这一刻。”
挂断电话前,她低声自语:“该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尝尝阳光下的滋味了。”
而此刻,陆氏集团高层之间,关于即将到来的董事会的消息早已悄然流传开来。
风暴即将降临。
只差一个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