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的想法是,把事情搞大,事情越大,越没办法隐藏。
就像推游小龙出来顶罪这件事,虽然设计的巧妙,让卢晓杀了游小龙,再把锅扣到他头上,反正死无对证。
但这些看似巧妙,并非没有破绽可寻。
想要隐瞒一件事,就需要做更多的事。
比如,设计让卢晓杀了游小龙,设计的这个人就必须非常熟悉他,也知道卢晓对他的感情。
因为在外人面前,游小龙和卢晓是不熟的。
而知道他们情况的,除了游小龙的几个小弟,还有一个就是游大龙了。
他们之前陷入了一个误区,是因为他们先入为主了。
在看到程亮的案卷时,他们都觉得陷害程亮的是游小龙,游大龙是没有办法才帮的游小龙。
在询问游大龙时,游大龙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却用他的表情告诉了他们。
这一点,十分的高明,如果他直接告诉,说不定他们还要多想一想,但是他们自己猜出来的,反倒不会怀疑自己。
她为什么会这样猜,是因为游大龙在刚开始是一直不承认自己有罪的,是在见了律师之后,才承认自己有罪,然后在法庭上翻供。
而那个叫严宽的律师,在她心里是一个坏律师,凡是跟他沾上边的事,都不是好事,这是她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可如果这一切并不是律师让他做的,游大龙只不过是刚好选了这个时机而已。
如果抛开律师这个点,倒回头来看这个案件。
为什么不能是游大龙主导的这个局呢?
他以身作局,陷害程亮,也不是说不过去。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游小龙的身份是卧底,他到底为什么要跟着游大龙陷害程亮呢?!
给程亮做局这事,不管是游大龙主导,还是游小龙主导,都有不太合理的地方。
苏小小一时半会没想通,但这并不妨碍她查后面的事情。
她和于飞、葛俊分了工,各自去查证一些事情。
葛俊去查面包车,苏小小觉得他们在当天那个时间段,并没有查到游小龙开的那辆,只查到了游大龙开的那辆。
如果在陈塔被杀时,那些人还没有让游小龙顶罪的想法,就不可能提前想到用游小龙的面包车抛尸。
而游大龙和游小龙的面包车,是型号颜色相同的面包车,有没有可能现在游小龙的面包车,其实是游大龙的,他们只是把车子互换了。
想要查证这个也不是太困难的事,葛俊自告奋勇带人去查。
苏小小和于飞则分别去查游小龙和南湘。
为什么要查南湘,因为怀疑了游大龙之后,苏小小又发现了一件事。
游大龙曾经和南湘好过。
南湘是在游大龙入狱之后,才嫁给的付程。
而且,苏小小从一个站街女嘴里套出了一点有用的消息,南湘跟她们是不同的,她是有人罩着的,并不像是她跟他们说的,不得已沦落到秀水街。
虽然表面上看到的她跟他们没有区别,但其实她用的东西还有吃的喝的都比她们好,也没见她接什么客。
她们刚开始还以为是游小龙罩着的她,后来发现游小龙并不太理她。
所以,罩着南湘的另有其人。
至于游小龙,魏枭那边已经把陈塔的经历和各阶段所用的化名都发给了她。
她现在要去对一下,跟游小龙的经历有没有重合的地方。
游小龙今年不过二十三岁,游大龙入狱的时候他才十五岁,刚上高一。
苏小小觉得陈塔想要发展一个卧底,总不能对一个未成年人下手吧。
怎么着也得等人家满了十八岁吧?!
但是游小龙从十八岁到现在,基本都在本地,后来长大了虽然偶有出去,但也不是去同一个地方,而且时间都很短。
而陈塔这五年都叫陈塔,一直跟在那个叫沈追的身边,从一个不起眼的马仔,到最后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沈追到哪他就到哪,就算偶有单独的时候,也不会经历太长时间。
最关键的是,他之前根本没来过松山,沈追倒是来过,但是这次是他第一次带陈塔过来。
所以,陈塔根本没机会发展游小龙成为他的卧底。
而且,魏枭说过,陈塔的这两个卧底,都非常厉害,但她感觉游小龙并不算是。
从他轻易被卢晓害死这一点上,就说明他的警觉性还不够。
可是,如果游小龙不是卧底,他的那个吊坠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他身边的人也没一个看着像卧底的,当然了,如果能轻易看出来,也就不算是厉害的卧底了。
苏小小这边没查到线索,但是葛俊那里倒是有了收获。
跟苏小小猜的一样,两辆车被做了手脚,不仅仅是换了牌照这么简单,就连发动机号都进行了改动,外观内饰也做了修饰。
基本可以确定,两辆车互换了。
所以,当天用来抛尸的车是游大龙的车,而不是游小龙平时开的那辆。
那就意味着抛尸的是游大龙,他那天根本不是去看小鱼。
甚至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小鱼在那儿,救了小鱼的也可能不是他,他只是顺着苏小小的猜测承认了而已。
苏小小一瞬间想通了很多事。
这个游大龙还真是狡猾,不过,现在她并没有着急去审游大龙。
因为她还要去查证一些事情。
查到拿到其他资料之前,苏小小决定先去审蒋松,她觉得蒋松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从她跟蒋松的接触来看,蒋松跟游小龙的感情很好,跟游大龙的感情也很好。
他在那个时间对卢晓说的那番话,很可能是受了游大龙的指使。
因为他在得知游小龙的死讯时非常震惊,他当时说了一句话,“她不会害他的,不会的,不会的。”
他当时的情绪很崩溃,一直在重复“不会的“”这同个字。
他们当时以为他说的是“她不会害他的”,这个她指的是卢晓。
但现在想来,这个她并不是她,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