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听后点点头,既然官府控制力已经薄弱,这事就好办。
“现任太守是谁?东莱郡的郡兵有多少?”
高衡回答:“秦奎,到任不到两个月,没有什么才能,据说是州牧焦和的亲戚。
郡兵吗?”他看了看管承。
“郡兵有四千多,主要集中在治所黄县和沿海要地。”管承说道。
“好!”赵剑看着几人,“此次就以‘讨贼义军’的旗号占据东莱郡。
管承的船队扮成受海寇所迫,为求自保的渔民队伍,高家私兵换上粗布甲胄,对外只说‘不堪郡守苛政,聚义自保’。
这秦奎既然无能,见人多势众,不敢招惹,也只能是顺势而为。
第一步,借‘清剿海寇’入东莱,先取港口,船队长驱直入东莱海域,故意在成山角附近‘击退’一股海寇。
海寇由我们的人假扮,借机砍下几颗祸害百姓的贼人首级,送给秦奎,声称‘愿为太守效力,清剿海患’。
秦奎见有人‘自告奋勇’,一定会答应。我方请求暂驻三山浦。
船队一入三山浦,高家私兵便分批登陆,连夜加固港内防御。
同时派人联络周边渔民,以‘义军’名义分粮分盐,吸引那些被世家压榨、被海盗劫掠的渔户来投,壮大队伍。
第二步以‘除暴安民’为名,敲掉世家坞堡,东莱这最大的两个世家,牟家和王家。
管承的船队封锁海上通道,断了他们的盐铁走私;再由高顺带着精锐,趁夜攻打牟家坞堡,鼓动坞内家丁弃械投降。
牟家一灭,王家若不降,一同除掉。若降,让献出土地盐场,方可保住宗族。
之后收了他们的私兵,将其族人迁往即墨,彻底拔除根基。
第三步,收编黄巾残部,黄巾军多是缺粮的流民,能不动刀兵尽量不要动,劝降收编。
对于民愤极大的可以杀一儆百。
最后一步,就是逼走秦奎,名正言顺接管东莱郡。毕竟秦奎是州牧的人,不能杀,让他自己走。
朝廷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来管青州了,失去一个东莱郡,焦和是不会理会的。”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一支“义军”来到东莱,以“围剿”海寇为名进驻三山浦,之后收拢流民,数日又连破世家、收编黄巾,吓得太守秦奎整日闭门不出。
义军兵临黄县城下,当天,县丞、县尉私下献城。
秦奎见大势已去,趁着夜色带着家眷和细软,逃往青州腹地。
之后,管承和高顺快速分别歼灭了盘踞刘公岛的海盗,和占据昌阳坞的武装,很快收降了不少零散的海寇和陆上土匪。实力壮大。
那些不愿意投降的,都逃离了东莱郡的陆地和海域范围。
十二月,不其山的雪下得比往年早。赵剑带着四名亲卫,踏着雪登上了不其山。
他此来是要拜访当世经学大师郑玄。
青州、徐州黄巾军复起后,郑玄与门人数百迁至不其山避难。
郑玄刚让弟子把晾晒的竹简收进内室,就听柴门外传来少年弟子的通报:“先生,有位云州来的客人,自称赵剑,要拜见先生。”
“云州?赵剑?”郑玄一愣,正抚着《礼记》注本的手顿住,“有情!”
不一会,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走了进来,上前后,他忙要躬身行礼,却被郑玄抬手拦住。
“想不到这冬雪的不其山,竟然能迎来北境云州的贵客!
屋里请!”
十几间的茅庐传着朗朗书声,和混着柴火烧裂的噼啪声,倒比城里的钟鼓更让人安心。
郑玄推开了角落里的一间。茅庐不大,正中摆着一张案几,堆着简牍和素绢。
两人落坐,郑玄倒好热茶后,眯起眼笑着问:“贵客非是由云州而来吧?”
“先生何以见得?”赵剑笑着反问。
“一月之余,东莱就变了天,这幕后定有高人统筹,或者说是某方势力在安装操作。
所谓‘义军’之名,只是给朝廷听的一个幌子罢了。
这义军首领虽然姓高,依老夫看来,应该是姓‘赵’才对。
贵客也姓赵,老夫才如此猜测。
贵客,不知对否?”郑玄虽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
赵剑爽朗一笑:“先生所说不假,赵剑非是从云州而来,就是从黄县来的。
不管这义军姓‘高’,还是姓‘赵’,他真正的姓是‘老百姓’!”
“哈哈哈哈…”郑玄大笑:“侯爷不愧是一方雄主!立京观,臣服鲜卑,平定韩遂,安抚胡羌。
如今又来青州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