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发现让糜竺欣喜若狂,他渴望迅速前往西凉。
在他的心中,西凉不仅是商业的乐土,更是理想的栖息地。
即便两地相距遥远,他也毫不动摇。
然而,现实却充满了阻碍。
徐州牧陶谦绝不会轻易放走糜家这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此外,糜竺已秘密投靠刘备,而刘备的城府更深,使他的处境更加复杂。
因此,离开徐州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糜竺始终向往西凉,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迁移至此。
他相信,西凉王不会歧视商人,与西凉王结为姻亲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如今看来,这一切不过是虚幻的想象,这也让他深感悔恨。
一步错,步步错,糜竺或许从未想过,他梦寐以求的事即将成真。
扬州丹阳郡,孙坚和其他诸侯一样震惊于李元霸的排名。
“李元霸竟位列第三?这太匪夷所思了。”
孙坚难以置信地喊出自己的疑问。
周瑜和孙策也被徐晓【人屠】的信息拉回现实。
而此刻,一个更强大的存在出现在金榜上。
孙策看着李元霸的名字,惊呼:“父亲,他怎么会只是第三?”
“无双神将?这是怎样的实力?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人物吗?难道是霸王那个层次?”
孙策想起父亲提起李元霸时提到的那对巨锤,认定他是天下第一。
如今见他在第三名,不禁大吃一惊。
再看李元霸的信息标注着【当世无双神将】,孙策更加迷茫。
他不清楚这个境界,但推测它高于【绝世武将】。
想到偶像项羽也可能达到此境,孙策激动不已。
孙策得知偶像的真实实力后十分兴奋,连不擅长武艺的周瑜也被震惊得说不出话。
孙坚点头回应了儿子的疑问,接着大家继续阅读金榜上的信息。
当看到“四象不过之力”
时,几人震惊得几乎下巴脱落。
他们明白这意味着五万斤的力量,远超裴元庆的“双臂不下万斤之力”
。
这个数字让几人感到头皮发麻,难以置信。
更令人震撼的是接下来关于李元霸的评价——“恨天无把、天地无环”
和“力不过霸”
,直接冲击了他们的认知。
许久后,孙坚才缓过神来,叹息道:“我以为李元霸的力量虽强于裴元庆,但差距不会太大。
没想到他的双臂竟有五万斤之力,这让我太过低估了他。
谁能想到,一个李元霸的实力竟是如此惊人!”
“简直令人折服啊!”
“这李元霸,堪称战神降临!”
“称他为魔神下凡,也不为过!”
“与这样的人物共存于世,究竟是幸事还是憾事呢?”
听到父亲\/主公的感叹,孙策和周瑜低眉敛目,默默不语。
他们的内心同样被李元霸的力量震撼到了。
那种近乎妖异的怪力,实在超乎想象!
孙策和周瑜心中疑惑,这样的实力,真的是人力所能及的吗?
说实话,若非天道金榜的权威认证,他们绝不会轻易相信。
毕竟裴元庆的“双臂不下万斤之力”
,虽已让人瞠目结舌,却还在可理解范围内。
而如今的“四象不过之力”
,差距之大,让人难以置信。
这种实力落差,让孙策和周瑜备受打击。
他们一向引以为豪的天赋,在李元霸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这种被同龄人全方位碾压的感受,是孙策和周瑜从未经历过的。
要知道,李元霸的年纪,与他们相差无几。
这让他们的失落感更加深重。
孙坚见孙策和周瑜因实力不如李元霸而情绪低落,便宽慰他们说,尽管李元霸力大无穷,还被金榜赞誉为力量第一人,但他是个智障,为这股力量付出了巨大代价。
因此,他们无需自卑,在智慧上远胜于他。
此话让两人稍感振奋,开始相信凭借谋略可以对付李元霸。
然而,当周瑜看到关于李元霸“一人可屠百万兵”
的描述时,惊讶不已。
他原以为对付一个智力受损的人应该轻而易举,但这样的战斗力让他难以置信,心中满是疑问。
即使使用人海战术,面对李元霸也可能徒劳无功。
即便他体力有限,但若能以玩乐之心应对战斗,在短时间内轻松击溃成千上万的敌人。
周瑜起初对金榜上的描述持怀疑态度,但当看到李元霸的历史战绩时,不禁震惊。
特别是李元霸在函谷关以一人之力,在短短两小时内击杀上万名凉州士兵的记录,更是让周瑜难以置信。
尽管他认为金榜可能有所夸大,但他不得不承认,李元霸具备极强的战斗力。
这一发现让周瑜深感恐惧,他认为李元霸绝非普通对手,必须谨慎对待。
长安城,温侯府内,吕布正疑惑金榜为何异常,突然神色大变。
金榜第三名揭晓的瞬间,吕布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榜单上的名字。
居然是他!怎么可能只是第三?按理说,李元霸的实力不该仅位列第三啊!
这消息让吕布震惊不已,他心中充满恐惧与困惑。
那个曾三锤重创自己的李元霸竟然出现了!
吕布最害怕的人非李元霸莫属。
在吕布心中,李元霸和李存孝是两个让他无法超越的存在。
特别是李元霸,三锤将其击溃的经历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中。
两人实力之高深,让吕布自叹弗如。
尽管李存孝同样令人敬畏,但李元霸带来的压迫感更为强烈,让吕布始终心生惧意。
李存孝与李元霸对吕布的影响截然不同。
李存孝虽是首个令吕布心生畏惧之人,但他仅凭一招便让吕布手臂发颤、几乎从赤兔马上跌落,却并未造成实际伤害。
因此,当时的吕布仍有反击的能力。
然而,那一击后,吕布深刻意识到自身与李存孝的实力差距,加之他天生胆怯,最终选择投降。
相比之下,李元霸的表现完全不同。
他不像李存孝那样点到即止,而是毫不留情。
李元霸自跟随林枫起兵以来,因智力问题一直被留在身边,未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直到虎牢关之战,这对他而言才是真正的首战。
李元霸生性好斗嗜杀,早已按捺不住,渴望释放内心的热情。
平时与其他将领切磋时,他总是受到限制,难以尽情施展。
西凉军中,除了李存孝,其他人与他的差距太过悬殊,与他们交手毫无挑战性。
唯有与李存孝切磋时,他才能彻底放松,真正享受战斗的乐趣。
即便如此,在切磋中他也从未全力以赴。
李存孝虽实力强劲,但林枫叮嘱他切磋时需有所保留,以免失去宝贵的实战机会。
李元霸本就鲜有征战,这些切磋对他而言尤为珍贵,因此他总是小心翼翼,即便面对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也从不敢全力以赴。
久而久之,这种压抑使他的战斗欲望愈发强烈,再加上天生嗜血的本能,常令他倍感煎熬。
幸亏他对林枫的忠诚从未动摇,否则他或许早已失控。
在虎牢关一战中,首次获准参战的李元霸因长期积攒的战意无处释放,一时难以控制。
面对吕布,他毫不犹豫地挥出了三锤,将吕布重创至失去抵抗能力。
不过,李元霸坚持自己的原则——若有人能承受住他的三锤,便算得上英雄好汉,他会网开一面。
因此,尽管吕布败下阵来,却保住了性命。
李元霸虽然看似鲁莽,实则行事有规有矩。
例如在《隋唐演义》里,他为了感恩或敬佩某些人物,多次选择手下留情。
无论是对秦琼的礼让,还是与裴元庆之间的约定,他都严格遵守诺言。
甚至在紫金山的决战中,他也展现了令人钦佩的原则性。
李元霸与宇文成都的巅峰对决中,李元霸虽铭记师尊教导,起初无意取对方性命。
然而战斗中渐感怒火中烧,最终失去理智,将宇文成都撕裂。
尽管李元霸看似愚钝,实则品行端正,堪称一诺千金的大丈夫。
系统赋予他的性格亦如此,因此他在关键时刻饶恕了吕布。
因未能完全释放愤怒,李元霸后续的行为愈发激烈。
无论是锤击裴元庆,还是挑战李存孝,皆源于此。
甚至在函谷关,他孤身一人击杀万余敌军,也是为了宣泄心中积郁。
然而,这种方式代价沉重。
吕布目睹这一切,既震惊又畏惧。
尤其是在虎牢关,李元霸以三锤重创吕布;函谷关时,又亲手斩杀数万凉州士兵。
两相对比,李元霸无疑成为吕布最惧怕的存在。
得知李元霸仅位列金榜第三,吕布难以置信。
他仔细查阅金榜上关于李元霸的记录,尽管恐惧,仍对李元霸的评价与战绩充满兴趣。
吕布一直对李元霸的实力充满好奇。
尽管他曾与李元霸有过两次接触并交手,但他的实力究竟如何,吕布始终难以准确评估。
他只知道李元霸深不可测。
最近,金榜上详细列出了李元霸的实力信息,这让吕布更加渴望了解这位击败自己的对手究竟有多强大。
当他看到李元霸的武力值为109点时,这让他震惊不已。
但更吸引他注意的是“无双神将”
这四个字。
这是一个吕布从未听说过的境界,他猜测这应该是超越绝世武将的存在。
通过金榜对李元霸的评价,吕布得知李元霸的力量只是四象不过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