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鲁王朱以海、济南的德王朱由枢、青州的衡王朱由棷,下面郡王多达五十六位。
总体的宗室成员,大约有八千余人之多,按照宗室俸禄标准,最低的奉国中尉,一年也要有二百石粮食的俸禄。
两百石就是三万六千斤,明末时期全国粮价飞涨,此时的山东地区一两米都涨到二十四两银子了,所以要是折算成银子,就是四千八百两银子。
这钱粮都可以养一个五百人的军队了,从万历年间,辽东军饷加重,朝廷财政入不敷出,底层供奉基本发不出来。
根据明太祖的《皇明祖训》和永乐的进一步限制,宗室所有成员,不仕、不农、不工、不商,底层只能靠俸禄而活。
朝廷发不出底层俸禄之后,万历二十二年开始尝试允许宗室成员,放弃身份参加科举,但响应者寥寥无几。
万历二十三年,紧接着朝廷推行了宗室专门的科举,终于吸引到不少宗室成员参加,但因学习水平差,中举者甚少。
这个政策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称开放宗室科举,扰乱吏治,损害朝纲,于天启二年再次废除。
崇祯九年,迫于财政压力和宗室成员生存现状,礼部正式颁布了《宗室科举条例》,允许宗室保留身份参加科举,无需放弃爵位。
规定通过科举者可在地方任知府、知县、教职,或在中央任国子监博士、六部吏曹等职,任职期间按官员品级领俸禄,卸任后恢复宗室禄米。
但到崇祯十七年,全国仅有四十几人中举,十几人中进士,所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虽然开放了科举,但依旧严格禁止经商或者务农。
这导致底层宗室成员还不如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方可做工务农,他们却连封地都不能离开,许多人饥寒交迫。
河南周藩奉国中尉因断供杀妻求死,换取牢饭,代藩镇国将军之子因偷牛被捕,哀求道“但求狱中饱食。
所以现在大明的问题就是,高层宗室成员,坐拥大量田亩,还能领到俸禄,生活极尽奢华,而底层不但领不到俸禄,活路也不给一条。
所以宗室改革的问题也迫在眉睫,朱慈烺打算先从山东的这八千余开始,虽然看着人多,但生活潦倒的成员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现在山东的亲王可不少,秦王、晋王、鲁王、德王、衡王和自己的弟弟永王,朱慈烺于七月初成立了宗理院。
明代虽然设有宗人府,但永乐之后,由勋贵代掌,其所辖事务均由礼部负责,宗人府已经形同虚设,几乎废弛。
朱慈烺打算重启宗人府,并加强其职能,更名为宗室管理院,简称宗理院,设宗理令一人,左右宗理两人,皆由亲王担任。
其下在设立宗委会,所有亲王皆为其宗委会成员,宗理令以及左右宗理,由宗委会选举推荐,皇帝批准后任职。
下属在设立四司:属籍司、禄勋司、训导司和藩禁司,由吏部派遣官员任职。
原本宗人府职责,是负责宗室成员的登记造册,发放俸禄,对宗室成员进行礼仪规范,记录罪责过失等。
朱慈烺打算宗理院在原本宗人府基础上,在进一步,宗理院代表宗室,在内阁占一个席位,直接参与朝政。
使宗室的力量能凝聚在一起,也让宗室成员知道国事的艰难,并可以更为高效的发动宗室成员为国尽一份力。
因为在鲁王府身上压榨甚多,朱慈烺决定第一任宗理令由鲁王朱以海担任,秦晋两王为左右宗理,下属司长在京官中选拔。
宗理院成立之后,颁布的第一条政令,就是废除宗室成员的禁令,允许宗室底层成员,从事士、农、工、商等诸多行业,并鼓励从军。
但不得从事令宗室蒙羞之业,对此又做出了诸多明确的规范和惩戒措施,朝廷将停止郡王之下的俸禄,依旧保持荣耀爵位。
由各大王府牵头,负责给所属宗室成员按爵位来分配田地,可免除所分之田亩赋税,最低的奉国中尉可分十五亩良田。
同时朝廷鼓励宗室成员经商和从军,并提出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同时解除了藩地限制,镇国将军之下,可随意离开藩地。
基本政策定下来之后,朱慈烺要求宗理院开放言路,宗室成员对政策有意见都可以提出,宗理院审核后可以上报朱慈烺。
在山东实施之后,朱慈烺给南堂发文,让朱聿键参考意见,酌情在南地同步实施政策,并将流亡在外的宗室全部集中到南京。
大明的藩国多集中在北地,现在基本已经被李自成给清理,南地也有不少被张献忠破城后处死,仅有几个幸运的处于流亡之中。
对于宗室今后的安排,朱慈烺暗自决定,将来宗室非大功者,不再封王,藩国要尽快脱离朝廷的供奉,实现自给自足。
初步想法便是以宗室的名义成立一个贸易集团,现有亲王都算原始股东,若是能光复大明,光巨大的海外贸易就够养活宗室的了。
完成对宗室的政策安排之后,朱慈烺开始梳理八月份的目标计划,第一就是继续加强军队建设,打算成立讲武堂。
现役中低层军官轮流进入讲武堂进行系统化短期培训,在招收新的学员,为军队进行军官储备,加强军官的指挥协同能力。
二是在山东进行民生改革,首先是安置北地逃开的十万流民,将从各王府和孔府借来的田亩分配下去。
这些田地既然已经收到朝廷手中,朱慈烺决定只给予百姓使用权,具体实施方案还得结合实际情况和内阁商议。
三是加大各地矿产的开发和装备的生产,从根本上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将来还有许多硬仗要打,武器装备是重中之重。
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七年八月份,从三月份底穿越而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达到现在的程度,也是朱慈烺颇为满意的。
等部队整训完成,朱慈烺打算在九月份,尝试收复河南东部区域,稳固防线之后便赶往南京登基,进行全国的战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