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城下,管承利用“围魏救赵”之策,迫使大山智久放弃了对山林中管统部的围困,火速回援老巢。得知父亲孤军深入、面临被夹击的危险,刚刚脱困的管统心急如焚,不顾自身疲惫与兵员折损,与徐寿匆匆商议后,便率领着临时拼凑起来的一千马军(多为备武军轻骑,夹杂部分徐国骑兵),沿着大山智久撤退的路径,奋力追击,意图拖慢叛军回援的脚步,为父亲争取时间。
然而,他们追击心切,却低估了大山智久的狡诈与狠辣。
大山智久绝对不是一个平庸之才,他在决定回援的那一瞬间,就已经预料到联军必定会派遣军队进行追击。然而,他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被人在背后紧紧尾随并受到牵制呢?
因此,当他率领主力部队急速回撤的时候,其实早就暗中策划好了一个绝妙的计策。他巧妙地分出了一支精锐部队,这支队伍犹如鬼魅一般,悄然潜入了联军必经的一片狭窄山林步道之中。
这片山林步道两侧生长着茂密的竹林,竹林与陡坡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就崎岖难行的道路变得更加险峻。而大山智久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势,决定充分利用这一地利优势。
叛军们先是砍伐了大量粗壮的竹子,然后将竹子的一端削得异常尖锐,就像是一根根锋利的长矛。接着,他们在道路上挖掘了数十个深浅不一的陷坑,这些陷坑底部密密麻麻地倒插着那些削尖的竹签,仿佛是一片恐怖的死亡之林。
最后,叛军们又巧妙地在这些陷坑上覆盖上了树枝、浮土和落叶,让它们与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即使是最敏锐的眼睛也很难发现其中的端倪。
心急如焚的管统,一心只想着要迅速追上叛军,将他们一举歼灭。为了确保行军安全,他虽然也派出了斥候前去探路,但这些斥候们的注意力却主要集中在前方是否有敌军设下的埋伏,对于这种经过精心伪装的地面陷阱,他们并没有能够及时察觉。
而且,管统救父心切,他心急如焚地想要尽快赶到父亲身边,解救他于危难之中。因此,他不断催促军队加快行军速度,甚至亲自率领着一千名骑兵,如疾风骤雨一般疾驰而去。
然而,就在管统一马当先,率领着这支骑兵部队风驰电掣般冲入那片看似平静的死亡地带时,一场可怕的悲剧骤然降临!
冲在最前面的战马率先踏空,发出凄厉的悲鸣,轰然栽入陷坑!紧接着,如同连锁反应,一匹接一匹的战马失蹄陷落,马背上的骑士甚至来不及反应,就被巨大的惯性甩向前方,或是直接被坑中林立的尖锐竹签刺穿!
“噗嗤!噗嗤!”利器入肉的沉闷声响令人毛骨悚然!一时间,人仰马翻,惨叫声、马嘶声此起彼伏,响彻山林!狭窄的道路瞬间变成了血腥的屠宰场。后续的骑兵收势不及,要么跟着跌入陷坑,要么在混乱中互相碰撞、践踏。
管统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身体失去了控制。胯下的战马突然前蹄踏空,发出一声惊恐的嘶鸣,然后猛地向前跪倒。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管统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的身体被巨大的惯性猛地甩出,像一颗炮弹一样飞了出去。
在空中,管统展现出了他卓越的身手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他拼命地扭动身体,试图调整自己的姿势,以避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然而,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但落地的位置却恰恰是一个布满尖竹的陷坑边缘。
就在他即将着地的一刹那,一根尖锐的竹签如同一把利剑一般,毫不留情地刺穿了他的大腿。剧烈的疼痛瞬间袭来,管统忍不住发出一声惨叫。那根竹签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肉里,将他牢牢地钉在了地上,使他无法动弹。
管统的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他想要挣脱这根竹签的束缚,但每一次挣扎都带来了更剧烈的疼痛。而此时,后续受惊的战马已经狂奔而来,它们的铁蹄无情地践踏而过,仿佛要将管统彻底踩成肉泥。
当徐寿率领着后续的步兵气喘吁吁地赶到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地狱般的景象:狭窄的山道上,遍布着恐怖的陷坑,坑内堆叠着人马尸体,鲜血浸透了泥土,无数尖锐的竹签上串着尚未死透、仍在哀嚎的士兵和战马。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气。
徐寿目光急扫,很快便看到了被数根竹签刺穿、浑身浴血、已然气绝的管统,他的眼睛仍圆睁着,似乎充满了不甘与焦急。
“管统将军!”徐寿悲呼一声,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眼前阵阵发黑。他万万没想到,大山智久竟如此歹毒,设下这等绝户计!管承都督尚在城外苦战,其爱子却已在此地殒命,这让他如何向管承交代?如何向皇帝陛下交代?
巨大的悲痛与愤怒席卷了徐寿,他望着前方叛军消失的方向,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大山智久此举,不仅重创了联军的追击部队,更是彻底激化了双方的仇恨。四国岛的战事,因管统的惨死,变得更加残酷与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