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征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大量物资的征集与采购在国内市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原本平稳的物价开始出现波动,尤其是与军需相关的粮草、兵器、布料等物资,价格犹如脱缰野马,一路飙升。而在这背后,不乏一些不法商人推波助澜,哄抬物价,从中谋取暴利,使得民间怨声载道。
这一日,林渊正在将军府内与将领们商讨西征的战术细节,一名亲兵匆匆而入,神色焦急地禀报道:“元帅,不好了!近日来,国内多地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街头巷尾皆是不满之声。听闻是一些不法商人趁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
林渊闻言,脸色顿时一沉。他深知,稳定的后方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若国内物价失控,民心不稳,必将对西征大业产生严重影响。
“立刻派人去调查清楚,哪些商人在哄抬物价,涉及哪些物资,务必详细汇报。” 林渊语气严肃地吩咐道。
“是,元帅!” 亲兵领命后,迅速转身离去。
林渊看着在座的将领们,说道:“诸位,物价之事看似与西征无关,实则关系重大。若不能及时平息民愤,稳定物价,我们在前方征战也难以安心。大家可有什么想法?”
一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元帅,这些不法商人实在可恶!末将以为,应派军队直接查封他们的店铺,没收囤积的物资,以儆效尤。”
林渊微微摇头,说道:“此法虽能解一时之恨,但过于强硬,可能会引发更多问题。这些商人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贸然行动,可能会导致市场更加混乱。我们需想出一个既能打击不法商人,又能稳定物价的办法。”
这时,另一位将领说道:“元帅,我们可以发布告示,限定各类物资的价格上限,对于违反规定的商人,严惩不贷。同时,加大物资的调配力度,从其他地区调集物资,增加市场供应,以平衡物价。”
林渊思索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在限定价格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商人的合理利润,否则可能会打击到正常的商业活动。我们要做到疏堵结合,一方面打击不法行为,另一方面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转。”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前去调查的亲兵返回,呈上一份详细的报告。林渊展开报告,仔细阅读,脸色愈发凝重。报告显示,哄抬物价的商人涉及多个行业,且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不仅囤积物资,还通过贿赂官员等手段,逃避监管。
“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 林渊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竟敢在国家筹备西征的关键时刻,为了一己私利,扰乱市场,损害百姓利益。”
林渊当即决定,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他首先安排人手,暗中收集不法商人违法犯罪的证据,准备一网打尽。同时,命令户部迅速从周边地区调集粮草、布料等急需物资,运往物价波动较大的地区,增加市场供应。
随后,林渊亲自起草了一份告示,张贴在全国各地的城门、集市等显眼位置。告示中明确限定了各类物资的价格上限,并严正声明,对于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一经查实,将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凡有违反者,轻者没收全部非法所得,重者入狱服刑,家产充公!” 告示上的字句,犹如一记记重锤,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不法商人胆战心惊。
为了确保告示的执行,林渊还从军中抽调了一批纪律严明的士兵,组成物价监督队,在各地市场巡逻,监督物价情况。一旦发现有商人违反规定,立即采取行动。
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林渊也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物价问题,还需要加强对市场的长期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他与朝中大臣们商议,制定了一系列商业管理条例,规范市场秩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不法商人不甘心就此失去暴利,试图反抗。他们或是阳奉阴违,表面上遵守价格规定,暗地里却通过各种手段继续哄抬物价;或是联合起来,向官府施压,企图让官府收回成命。
面对这些阻力,林渊毫不退缩。他下令加大打击力度,对那些顶风作案的不法商人,绝不手软。在一次行动中,物价监督队发现了一家大型粮行仍在高价售卖粮食,且拒不配合检查。林渊得知后,亲自带队前往,查封了这家粮行,没收了其囤积的全部粮食,并将粮行老板及相关涉案人员依法严惩。
“任何企图扰乱市场、损害百姓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林渊在公开场合严厉声明,表明了他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逐步落实,市场物价开始逐渐回落,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民间对西征的支持声再次高涨,百姓们看到了林渊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也更加坚定了支持武周军队西征的信念。
林渊深知,这只是西征筹备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让他更加明白,一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厮杀,还需要稳定的后方、繁荣的经济和民心的支持。在后续的筹备工作中,他将更加注重各个方面的协调与平衡,确保西征大业能够顺利推进,为武周王朝赢得辉煌的胜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