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一下,张小山便成了京城官场一个炙手可热、也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以翰林院修撰之身,督办工部治河工程,这在大宁朝,是前所未有的破格之举。
然而,当他真正开始着手这项工作时,才发现,那来自朝堂的暗流,是何等的汹涌。
他每日前往工部衙门,与那些官员和工匠们商议。
得到的,却总是客气而又疏远的笑脸。
“张大人,您这‘束水攻沙’之法,听着是精妙。”
“可这黄河水情,复杂万分,非一法能治啊。”
一位营造司的老郎中,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张大人,您那‘水力挖泥船’的图样,我等也看过了。”
工部的王老师傅,也抚着胡须,缓缓开口。
“恕老朽直言,此物结构之复杂,远超任何水车水碓。”
“其间的齿轮联动、链条传动,稍有差池,便会全盘崩溃。”
“以我工部现有之技艺,怕是……难以造出啊。”
他们嘴上说着“佩服”、“精妙”。
可话里话外,却全都是“不行”、“做不到”、“没先例”。
他们不公然反对,却用这种“技术困难”的软钉子,让小山的项目,寸步难行。
小山知道,这些人,要么是受了王通判一系的指使,故意刁难。
要么,就是出于技术人员的保守和傲慢,不相信他这个“外行”的年轻人。
想要让他们心服口服,光靠圣旨和嘴皮子,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拿出让他们无法辩驳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来。
当晚,他便修书一封,交由“青石快运”,八百里加急,送往家中。
“二哥,弟今遇阻。”
“欲造一治河机械之模型,以服工部众人。”
“然京城之内,无称手之工具,无得力之匠人。”
“恳请二哥,速派我青石村营造司、铁匠铺之核心师傅数人,携精钢、轴承、齿轮等关键之物,火速来京。”
“弟在此,先行搭建场地。”
半个月后。
一支插着“青石”旗号的马车队,在一队精锐护卫的护送下,抵达了京城。
石头不仅派来了柱子和铁牛手下最得力的几个大弟子。
更是将一座小型化的、可以进行精密加工的“工作母机”,和上百件用精钢打造的、早已预制好的齿轮、链条、轴承等核心部件,一并送了过来。
小山早已在京城一处僻静的院落里,搭建起了一个临时的工坊。
当那些闪烁着寒光、精度高得令人发指的零部件,和那些京城工匠们闻所未闻的加工机械,被一一抬进工坊时。
一场小型的、来自于青石村的“工业革命”,便在这天子脚下,悄然上演。
在柱子的大弟子,李木的带领下。
几个来自青石村的核心工匠,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建造工作。
他们按照小山早已烂熟于心的图纸,将一个个精密的零件,组装起来。
又过了十天。
一台高度还原、缩小了十倍的“水力挖泥船”模型,终于宣告完工。
它通体由硬木和钢铁制成,结构复杂而又精巧,充满了说不出的力量感。
小山再次以“奉旨研讨”的名义,将工部营造司和水利司的所有官员、工匠,都请到了这座临时工坊。
工部众人看着院子中央那个巨大的水槽,和水槽里那个造型古怪的“大家伙”,脸上都带着几分不解和……轻蔑。
“张大人,这就是您说的,能治黄河的神器?”
那位孙主簿,阴阳怪气地问道。
小山没有理他,只是平静地对李木点了点头。
“开始吧。”
李木领命,走到旁边一个巨大的、由数人一同摇动的手摇水车旁。
随着他的吆喝,水车开始转动,一股水流,被引入水槽,冲击着那挖泥船模型的水轮。
“嘎吱……咯噔……”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
那模型的水轮,开始缓缓转动。
紧接着,一套由齿轮和链条组成的、无比复杂的传动系统,开始精准地、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最终,带动着那一条挂满了数十个小巧铁斗的“传送链”,也开始缓缓地转动。
铁斗探入水槽底部,舀起一斗黄沙。
再随着链条的转动,被缓缓提升,翻转。
将黄沙,精准地,倾倒在了旁边的另一条小小的“传送履带”之上。
履带再将黄沙,运送到远处的沙坑里。
整个过程,流畅、连贯、充满了机械特有的、令人着迷的韵律感。
它,真的动了。
它,真的在挖沙。
虽然慢,虽然小。
可它背后所代表的那种全新的、用机械代替人力的思想。
那种将水流之力,通过精密的传动,转化为具体“功用”的智慧。
如同一道闪电,狠狠地劈在了在场所有工匠的心中。
议事厅里,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正在不知疲倦地、一斗一斗地,将水槽里的泥沙挖出来的模型。
他们的脸上,那份属于技术权威的傲慢和质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孩童第一次看到新奇玩具般的、最纯粹的……震惊和狂热。
“这……这……动了,它真的动了。”
“天啊,这链条,这齿轮,这……这简直是鬼斧神工。”
“若是……若是把它放大十倍,百倍,那一天挖的沙,岂不是要比上千个民夫还多?”
那位资格最老的王老师傅,更是激动地,不顾身份,直接冲到了模型跟前。
他颤抖着手,抚摸着那转动的链条,感受着那冰冷的、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钢铁构件。
他的眼中,泛起了浑浊的泪光。
他转过身,对着张小山,深深地,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老朽……老朽服了。”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动。
“张大人,您……您这不是什么离经叛道。”
“您这是……为我大宁的营造之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通天大道啊。”
“老朽……老朽愿意,追随大人,将此等神物,变成现实。”
他这一拜,这一服。
便代表着整个工部技术体系的……彻底臣服。
“好。”
小山走上前,亲手将这位值得尊敬的老工匠扶起。
“那小子,就斗胆,聘请王师傅,担任咱们‘治河项目’的总工程师。”
“项目所需的所有工匠、材料,皆由您老调配。”
“小子,只负责出主意,和……为各位解决图纸之外的所有麻烦。”
他这句话,给足了这些老工匠们面子,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等,愿为大人效力!”
在场的其他工匠和官员,也纷纷躬身行礼,声音里,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信服。
一场原本充满了对立和隔阂的僵局,竟在小山这“以技术服人”的智慧之下,被彻底破解。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
治河这件千古难事,才算是真正地,有了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