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上的那场遭遇战,以“青石二号”的压倒性胜利而告终。
甲板之上,水手们正用海水,奋力地冲刷着那些尚未干涸的、暗红色的血迹。
几个受了轻伤的护卫队员,正由船上的随行郎中,用来自青石村的伤药,进行着包扎。
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几分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百战功成的骄傲和自豪。
船舱的临时囚室里,总船长林千总,正在亲自审问那个被活捉的海盗头目。
那独眼龙,此刻早已没了之前的嚣张气焰,浑身抖得如同筛糠。
“说,你们‘黑骷髅’,为何偏偏要来招惹我们?”
林千总的声音,冰冷而威严。
“军……军爷饶命。”那独眼龙磕头如捣蒜,“是……是有人出了大价钱,买了您这艘船的航线图。”
“让我们……让我们务必把这艘船,连人带货,都沉到海底去。”
铁牛在一旁怒声问道:“是谁?”
“小人……小人也不知啊。”独眼龙哭丧着脸,“对方是通过好几道人转手联系的,极其神秘。”
“只说是……一位在江南地界,能管得住运河的贵人。”
“他还承诺,只要我们做成了这笔买卖,以后我们在运河沿线的所有销赃渠道,他都能保我们畅通无阻。”
林千总和铁牛对视了一眼,心中已然了然。
这,就是那位王通判的借刀杀人之计。
林千总将审讯的结果,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封入密信。
“青石二号”在打扫完战场后,没有丝毫耽搁,继续扬帆北上。
几天之后,它那雄伟而又带着几分战斗风霜的身影,缓缓地驶入了天津卫的港口。
它的到来,立刻就引起了整个港口的巨大轰动。
所有人都看到了,它那高大的船身上,留下的那些清晰的、被刀劈斧砍的战斗痕迹。
也看到了,它桅杆上,高高悬挂着的那面绣着“黑骷髅”的、残破不堪的海盗旗。
那,是战利品。
天津卫的港口官员和海商们,都是识货之人。
他们知道,“黑骷髅”是这片海域最凶残的噩梦。
可如今,这个噩梦,竟然被一艘来自南方的商船,给正面击溃了。
天津卫的市舶使,亲自赶到码头迎接。
他看着眼前这艘威风凛凛的巨船,又看了看船上那些装备精良、杀气腾腾的护卫,态度是前所未有的恭敬。
“林总船长,真乃神人也。”
“为我北方航线,除了此等大害,本官定当为您向朝廷请功。”
当“青石二号”的货物,被“青石快运”的车队,迅速而又高效地运往京城时。
关于这场海上大捷的消息,也随之传遍了整个京城。
石头立刻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
他将那面缴获的“黑骷髅”旗,直接挂在了“青石珍宝阁”最显眼的位置。
旁边,还立着一块木牌,上书一行大字:“敢犯我青石者,虽远必诛”。
这高调的炫武之举,立刻就吸引了全京城的目光。
紧接着,石头便通过“青石商会”的渠道,正式对外宣布。
“青石远洋商号”,正式开通泉州至天津卫的南北海上商路。
此商路,由装备精良的护卫队全程护航,可保货物万无一失,平安抵达。
凡商会成员,皆可以优惠价格,委托运输。
这个消息,对于那些常年苦于南北货物运输之难的商人们来说,无异于天降福音。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条新航线。
这是一条,能让他们摆脱漕运官吏盘剥、摆脱沿途匪盗袭扰的……黄金航线。
一时间,京城和南阳府,所有商会成员的订单,如同雪片般飞向“青石远洋商号”。
“赵会长,张会长,这海运的舱位,下一趟,可得给兄弟我留一个啊!”
“是啊,我那批货,再也不用在运河上被那些龟孙子扒层皮了。”
江南,漕运总督府。
王通判的脸上,再也看不到一丝往日的从容和得意。
他如同困在笼中的猛兽,在书房里,烦躁地来回踱步。
他刚刚收到密信,那上面,详细地描述了“青石二号”是如何在海上全歼“黑骷髅”的。
也描述了,京城的“青石珍宝阁”,是如何因为新货的抵达,而再次宾客盈门,日进斗金的。
“废物!一群废物!”
他将那方名贵的端砚,狠狠地扫落在地,摔得粉碎。
“连一艘商船都对付不了。”
一个幕僚,战战兢兢地回答:“大人……据……据探子回报。”
“那……那张家的船,非同寻常,船身坚固无比,船上……船上甚至还装备了火炮。”
“而且,他们的护卫,用的都是百炼的精钢兵器,以一当十。”
“咱们……咱们借出去的这把刀,不够快,反而……反而把那块磨刀石,给磨得更亮了。”
“够了!”王通判咆哮道。
他瘫坐在椅子上,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知道,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他不仅没能掐死张家,反而用自己的愚蠢,成就了对方“海上霸主”的威名。
半个月后,“青石二号”满载着北方的皮货、人参和各种特产,再次平安返航,抵达泉州港。
当它那熟悉而又雄伟的身影,出现在海平面上时。
整个港口,都为之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