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松又想到一种可能,也许钟泽宇是先被卖到小张村,又被转卖给钟怀山的也说不定。
要是那样,别说他不知道钟泽宇到底是哪里的,恐怕连钟怀山也不知道。
只有那对卖孩子的夫妻清楚了。
因此他又对廉珍珍说:“不过要是泽宇是被转卖的,那就不一定了!”
“大舅,要不你把泽宇的手机号给我说一下吧,志远想确认一下。”
廉珍珍对钟文松说。
钟文松就去问了钟泽宇的手机号,给了廉珍珍。
钟月合拉着周澜去参加了廉珍珍的婚礼,还真的照了李停的话,促成了一对好姻缘。
周澜见了廉达飞之后,感觉人还可以,就是年龄小了点儿。
她比达飞大了两岁。
钟月合就说她,“人家不是说了吗?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何况你只比达飞大了两岁,达飞的个头还不低。”
“只要你看上人了,我立马给达飞打电话,给你们安排见面的事儿。”
平时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的月合,在这件事情上比周澜本人还要急。
她们从上大学就在一起,毕业后一起开办辅导班,同吃同住,形同姐妹。
还有一层重要的原因,就是周澜没有家人,这激发了钟月合的保护欲,平时就拿她当亲妹妹护着。
说实话比对钟浅雪这那个亲妹妹还要上心。
虽然钟月合和周澜两个人平时也说过,找不到对的人,就单身一辈子,姐妹俩一起抱团养老。
但那毕竟是没得选择的无奈。
哪个人不渴望有一个正常温馨的家庭呢?
廉达飞是钟月合知根知底的亲表弟,既然周澜看达飞还顺眼,钟月合就想快马加鞭,帮他们促成这桩姻缘。
转眼她们都已经是三十出头的女人了!
周澜还有些犹豫,“我要是嫁人了,还剩你自己怎么办?”
“我怎么办?我有手有脚的,又饿不着。”钟月合笑着说,“你嫁人了,我就可以独自住了。有独立的空间,还不美吗?”
“原来你是嫌弃我住你的房子啊!”周澜作势挠她,两个女人乱成一团。
“阿澜,你不用担心我。我是说真的,假如找到合适的,我也会把自己嫁出去的。”
钟月合认真地对周澜说。
两个人见了面,都觉得对方是积极向上的人,因此决定继续交往。
一年后,廉达飞和周澜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都说人走茶凉,康家合调离了洪桥镇一年,钟浅雪就被人从中心小学校长的位置上赶了下来。
教管站里的主任找她谈话,说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留在中心小学里,安排一个教务副主任的职务给她,要么调到其他的村小学当校长。
这新站长也太势利眼了吧?
去年家合哥刚调走,这就把她中心小学的校长给撸了。
这还是康家合调到教育局里了,要是他调外乡镇去了,或者官直接抹了,他们连中心小学的教务副主任,或其他村小学的校长的位置,也不会给她了吧?
洪桥镇中心小学领导班子里以前就没有教务副主任,现在给她安个副主任的职务,明显是敷衍她的。
其他村小学校长,也只给了她两个选择。
一个是洪桥镇最偏远的庙湾小学,学生不到50人。
另一个小学离洪桥镇近一些,连老师加起来48个人 。
这和拥有五六百学生的洪桥镇中心小学能比吗?
钟浅雪气愤之余,给康家合打电话,问他能不能和站里说一下,还让她继续在中心小学里当校长。
康家合这次语气很好,对她说如今社会就这样,人走茶凉。
虽然自己现在调到了教育局里,因为刚来,而且是个副职,说话不够份量。
如果硬要张这个嘴,人家可能不仅不会卖他这个面子,反而会对她更加反感,甚至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于是钟浅雪无奈之下,不得不选择了去那个庙湾村小学当校长。
好歹比另外一个学校多了几个学生。
要是留在中心小学当个副主任,说白了就是一个摆设。
老话怎么说的,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钟浅雪也知道康家合是在敷衍自己。
说白了他当初提拔钟浅雪当校长,不过是看在钟文松把他引荐给贾峪斌的面子上。
如今他自己已经爬上了云梯,青云直上,算着恩情已经还完,哪里还会顾及什么表姐妹之情呢!
再怎么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在教育局里上班,在各乡镇的教管站站长面前,说话也肯定是有份量的。
两年之后,葛雪娇当上东洪县城第八小学校长的事情,再一次印证了康家合对钟浅雪的敷衍。
康家合经营了两年,教育局人事股正股长退居二线,他就从副股长转正了。
当初他活动人事股副股长的位置,就是因为知道正股长年龄大了,最近两年就要退居二线。
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终于爬上了人事股一把手的位置。
手里有了更多的权利,人也就有了更大的本事。
权权相易,权钱交易,行使过权力的人,才能体会到权力能带来多么大的利益。
老公有本事,葛雪娇当然也得在大树下面多乘一些凉。
在一个村小学当了十几年的校长,她也想更进一步,往县城发展了。
何况他们早就把家安在了县城里。
这几年建筑业兴起,农村的青壮年劳力有干不完的活儿,经济条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刚好县城里开发了大量楼盘,于是手里有俩钱的农村人纷纷在县城里买房,让孩子去县城里上学了。
因此相当多的农村小学里,学生都不足百人。
农村的孩子涌入县城,县城里的学校也紧张了起来。
据说这两年往一个教育资源好一点的小学送一个学生,活动经费就得上万!
这几年县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缓解各个小学的压力。
除了招商引资,特批地皮,兴办了几所民办学校,每年还都会增加一两所公办小学。
其他的学校都建在外环新开发的楼盘附近,只有现在正在建的八小,在一环以内的居民区内,而且规模最大,马上就要竣工。
这个位置,生源肯定特别充足。
不算以后肯定会有的择校生和插班生,仅仅按教育局划分的招生区域,将来在校生的人数,至少得突破两千人。
在这个学校当校长,和当一个学生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里的校长,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葛雪娇想当,别人也想当。
于是县政府和教育局联合举行了一场校长选拔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