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都城后,楚尘立刻针对政策执行问题,制定了严格的监督机制。他选拔了一批忠诚可靠的官员,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改革措施在各地的推行情况。
监督小组成立后,楚尘亲自对他们进行训话:“你们肩负着楚国改革成败的重任,务必公正严明地履行职责。改革之路本就艰难,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有官员阳奉阴违,阻碍改革推行,严惩不贷!” 小组成员们神色庄重,齐声领命,随后便奔赴各地。
然而,这一举措引起了那些反对改革官员的恐慌。他们深知,监督小组的存在将极大限制他们暗中破坏改革的行动。于是,他们又聚在一起,谋划新的对策。
“楚尘这小子太狠了,竟然成立监督小组。我们以后行事可得更加小心了。” 一位官员眉头紧皱,满脸担忧。
“哼,就没有办法了吗?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改革顺利推行,断了我们的财路。” 另一位官员恶狠狠地说道。
这时,一个心思缜密的官员缓缓说道:“我们可以想办法渗透进监督小组,或者给他们制造麻烦,让他们自顾不暇,无法有效监督。”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即开始商议具体的实施办法。
在试点地区,新税收制度的推行逐渐有了一些成效。百姓们切实感受到了税负的减轻,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村庄里,农田间,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税负减轻了,俺们能多种些粮食,说不定年底还能多攒些钱。这新制度真是好啊!” 一位农民高兴地对身边的人说道。
而一些正直的富商也意识到,新税收制度虽然增加了他们的税负,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商业环境的规范和稳定。
“以前税收混乱,大家都想着偷税漏税,市场秩序也不好。现在这新制度,虽然交的税多了点,但大家都按规矩来,生意反而更好做了。” 一位商人感慨地说。
然而,监督小组在巡查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些地方官员为了讨好当地富商贵族,对新税收制度执行不力,该收的税没有收齐;还有些地方,官员私自篡改税收标准,从中谋取私利。
“王爷,在清河郡,我们发现当地县令与一些富商勾结,故意降低他们的税赋。还有,在临江府,税收账目混乱,存在大量漏洞。” 监督小组的成员向楚尘汇报。
楚尘听后,怒不可遏:“这些官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立刻将相关人员撤职查办,追回流失的税款。同时,要加大对其他地区的巡查力度,绝不能让这种情况蔓延。”
随着监督小组的严格执法,一些问题官员被查处,改革的推行逐渐走上正轨。但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开始实施渗透计划。
他们买通了监督小组中的一名成员,试图通过他获取内部消息,并干扰监督工作。这名被收买的成员,名叫孙亮,原本是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但在巨额钱财的诱惑下,逐渐迷失了自我。
“你只要按照我们说的做,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要是事情办砸了,你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收买他的官员威胁道。
孙亮心中有些害怕,但又舍不得到手的钱财,只好答应下来。从此,他开始向反对改革的官员通风报信,每当监督小组要去某个地方巡查时,那些地方的问题官员总能提前得到消息,做好应对准备。
楚尘察觉到监督小组的工作似乎遇到了阻碍,有些问题总是查不出来,即便查出来,也无法深入追究。“难道监督小组内部出了问题?” 楚尘心中起了疑心。
于是,他暗中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对监督小组进行秘密调查。经过一番仔细排查,终于发现了孙亮的异常行为。
“王爷,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孙亮与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有来往,他很可能被收买了。” 心腹向楚尘报告。
楚尘听后,痛心疾首:“我如此信任他们,没想到竟有人为了私利背叛。必须尽快将他铲除,以正纲纪。”
很快,孙亮被抓捕归案。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楚尘毫不留情地将他依法严惩,同时对监督小组进行了重新整顿。
“各位,孙亮的事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改革之路充满诱惑与挑战,希望大家能坚守本心。若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本王绝不姑息。” 楚尘对重新整顿后的监督小组说道。
经过这次波折,监督小组的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信念,工作也更加认真负责。在他们的努力下,改革措施在各地的推行愈发顺利。新税收制度带来的积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楚国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百姓生活日益改善。
朝堂上,一些原本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官员,看到改革取得的成效,态度也开始转变。
“王爷,看来这改革确实对楚国有利。之前是我们目光短浅,还请王爷恕罪。” 一位曾经反对改革的官员向楚尘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