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激动地说道:“王爷放心,林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爷厚望。”
楚尘微笑着点头,目光在一众新选拔的人才身上一一扫过,语重心长地说道:“楚国正处于变革之际,你们都是楚国未来的希望。接下来,会有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你们,望你们能坚守初心,以楚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
众人纷纷躬身行礼,齐声回应:“愿为楚国效命!” 声音坚定而洪亮,充满了壮志豪情。
然而,就在楚尘满怀期待地准备带领这些新人大力推行改革时,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朝堂上,虽然参与破坏选拔考试的官员已被惩处,但仍有不少官员对改革心存抵触。他们表面上不敢再公然反对,却在暗中使绊子,拖延改革措施的落实。
在一次关于改革税收制度的朝堂会议上,楚尘详细阐述了新税收制度的优势和对楚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新制度旨在减轻普通百姓的税负,同时加强对富商和贵族阶层的税收监管,以实现税收的公平与合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各位大人,新的税收制度经过多番调研与论证,定能为楚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还望各位大人积极配合,尽快推行。” 楚尘目光扫向众人,期望得到支持。
这时,一位户部老臣站了出来,面露难色:“王爷,这新税收制度虽立意甚佳,但实施起来难度颇大。楚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复杂,要准确评估富商和贵族的资产,进而确定合理税赋,谈何容易。恐怕在推行过程中,会引发诸多矛盾与混乱。”
楚尘心中明白,这老臣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更多的是在找借口拖延。他耐心解释道:“李大人,推行新政确实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并非无法解决。我们可以先在几个试点地区推行,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再向全国推广。而且,只要我们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好宣传与解释工作,相信百姓和富商贵族们也会理解和支持。”
其他几位对改革心存不满的大臣也纷纷附和李大人,提出各种质疑和困难,试图让楚尘放弃改革。
“王爷,这新税收制度一旦实施,恐怕会引起富商贵族们的不满,他们可是楚国经济的重要支撑,若因此影响了商业发展,得不偿失啊。”
“是啊,王爷,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
楚尘看着这些大臣,心中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他深知,改革不能因这些阻力而停滞不前。
“各位大人,楚国如今面临着诸多挑战,若不改革,如何能在诸侯中立足?富商贵族们固然重要,但普通百姓更是楚国的根基。新税收制度正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实现楚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因一时的困难和担忧,就放弃对楚国长远利益的追求。” 楚尘言辞恳切,试图说服众人。
然而,这些大臣们依旧固执己见,会议陷入了僵局。
散朝后,楚尘回到王府,心情有些沉重。他知道,这些大臣的抵制只是改革道路上的冰山一角,若不能妥善解决,改革将难以推进。
“王爷,朝堂之上阻力重重,我们该如何应对?” 幕僚陈宇看出了楚尘的忧虑,忧心忡忡地问道。
楚尘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些大臣之所以抵制,一是担心改革损害自身利益,二是对改革缺乏信心。我们一方面要向他们展示改革的长远益处,争取他们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加快试点推行,用实际成效来证明改革的可行性。”
于是,楚尘决定先从宣传改革理念入手。他安排新选拔的人才,包括林风在内,深入到各个部门,与官员们进行交流,详细解释改革的目的、意义和预期效果。
林风等人领命后,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在户部、礼部等各个部门举办讲座,向官员们阐述新税收制度、文化交流政策等改革措施对楚国的积极影响。
“各位大人,新税收制度并非是要打压富商贵族,而是为了让税收更加公平合理。这样一来,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便能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军事,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楚国的每一个人。” 林风在户部的讲座上,耐心地解释着。
然而,部分官员对这些解释并不买账。“哼,说得好听,真要实施起来,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可不想成为试验品。” 一位官员不屑地说道。
面对这些质疑,林风并没有气馁。他继续努力,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向官员们说明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与此同时,楚尘亲自前往试点地区,监督新税收制度的推行。在试点地区,他与当地官员和百姓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
“大爷,您觉得新税收制度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楚尘在一个村庄里,与一位老农亲切交谈。
老农挠了挠头,说道:“王爷,俺听您说这新制度能少交点税,俺当然乐意。可就怕到时候下面执行的人瞎搞,俺们老百姓又不懂这些,吃亏都没处说去。”
楚尘听后,心中一紧。他意识到,要让改革真正惠及百姓,不仅要制定好的政策,更要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大爷,您放心。本王一定会加强监管,确保下面的人公正执行。如果有人敢徇私舞弊,本王绝不轻饶。” 楚尘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