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言突然想起一件事,“我说上次调查鞠北路的情况,你那么热心。”
他先是恍然大悟,然后忍不住乐,“阿珩,你当时是不是嫉妒的要命,特别着急啊。”
季珩摸摸鼻子,“嗯……不提他了,陆哥——”
陆言一激灵,“别这么叫我,怪别扭的。”
只有小时候季珩才会这么乖巧的喊自己哥哥,长大后一直没大没小的喊他陆言。
季珩思考片刻,眼神戏谑,“那我喊你……表弟,或者小舅子?”
陆言大怒,抬手出拳给了季珩几下,“臭小子,你太嚣张了!”
季珩侧身闪躲,“我就开个玩笑。”
“诶,别打了,再打我还手了啊。”
陆言坚持捶了他后背两拳,这才解气,“等你追到我表姐再说这话吧。”
他坐直身体,整理自己的衣服,“要是追不到,哼,那就无事发生。”
季珩恢复正经的神色,“陆言,你不觉得与其让知知姐找个底细不明的陌生人结婚,我当你姐夫,你更放心吗?”
“……这是我说了能算的吗?”
“你自己努力吧,”陆言表情犹带不满,“还像以前那样,别告诉我,就当我不知道。”
季珩重新搭上他的肩膀,笑着道歉:“是我的错,回头请你吃饭,去北京饭店,当做赔礼好不好?”
陆言恨恨的,“两顿。”
“没问题,”季珩轻松应下,“说真的,你和知知姐比较熟。”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不免泛酸,“你觉得……我希望大吗?”
陆言思索,“其实我表姐在春城的时候,说过自己找对象的标准。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季珩赶紧追问,表情急切:“知知姐怎么说的?”
陆言只是看着季珩笑,不说话。
“陆言,别这样。”
季珩态度非常诚恳,“你看啊,咱俩是好哥们,知知姐是你表姐——”
“如果我和知知姐在一起,咱们俩就是亲上加亲,就是一家人。”
“——那不挺好的吗?”
听到一家人三个字,陆言不知怎么突然想起妹妹曾经打趣自己和季珩的娃娃亲。
他恶寒片刻,“好了,我告诉你。”
当时在春城,因为温知宁的标准过于奇怪,沸沸扬扬传播了一段时间。
就算自己不说,季珩也可以去打听,他没准备隐瞒。
想到温知宁提出的条件,陆言眼里带着小得意,“首先呢,样貌不能比我差。”
季珩一用力,拉着他走到房间里的镜子前,让陆言对比两人的容貌,“然后呢?”
干净明亮的镜面照出两个少年的五官,一人俊逸清朗,一人明艳立体,俊美程度不相上下。
陆言眉眼下压,表情不忿,“身高一米八,工资不能比表姐少,有房,婚后两人独住。”
季珩唇角控制不住的上扬,“不才在下都能满足。正好我前段时间刚买的楼房,两室一厅。”
“然后呢,六月单出的连环画稿费不低,平均一下,已经超过了我曾经外公的工资。”
以季珩外公的级别,老人家工作的时候基本是最高档的工资,超过他就是超过99.9%的华国人。
陆言冷哼,“我表姐的稿费也很多。”
但是温知宁说的是工资,陆言决定回头再去问问,改成收入会不会更合适。
但是想到最后一个条件,陆言的神色变得幸灾乐祸:
“还有,表姐要求男同志入赘,未来只生一个孩子,随她姓温。”
“没问题。”
季珩唇边的笑弧丝毫没变,回答异常轻松,“还有呢?”
陆言扶额,“还有就是年纪要比表姐小,你已经满足了。”
说完忍不住用惊奇的眼神注视自己的好哥们,“阿珩,你可真是你爸爸的好儿子。”
季珩的父亲沈青松就是入赘到季家的,和大部分‘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相处模式不同,他的父母是反过来的。
季珩的母亲季明畅性格要强,专注事业,先从军后转政,职位越来越高。
沈青松是个闲职,工作清闲,负责照顾家庭。
陆言非常羡慕沈叔叔,打算自己也找个事业为重,同时能力也要出众的女同志。
对方努力,自己享受生活。
但是陆言可没想和沈叔叔一样入赘。
毕竟情况不同,明畅阿姨留在季家可以享受季家的资源,自己将来的媳妇嫁进陆家,可以借助陆家的帮助往上爬嘛。
陆言想到这些,狐疑的询问季珩,“你妈妈能接受你入赘吗?”
季珩不以为意,“她管不着我,还有别的吗?”
陆言想起表姐和爷爷要求的,相亲对象必须有在军政部门任职的亲戚,突然觉得季珩希望很大。
瞬间没骨头一样蔫蔫的往床上一躺,“没了。”
万一表姐答应阿珩,想到比自己还小的哥们成为自己的姐夫,感觉有点别扭。
“真没了?”
季珩不太相信。
“真没了……”
季珩本来挺高兴的,因为自己完美符合温知宁的要求嘛。
但是陆言说完后,他突然觉得没把握,毕竟如果温知宁真的喜欢陆言说的这样的男同志,自己就不会被拒绝了。
而且她的前两个对象,根本不符合她自己说的要求。
季珩卸力后仰,躺在陆言身边,“怀疑你在逗我……”
“呵。”
陆言扭头,把脸转向另一边,“我都说了不确定是不是真的,你非要问,问完还说我逗你。”
“不说我了,”季珩转移话题,“你呢,还是想和我爸一样,找个厉害对象,然后坐享其成?”
“当然,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陆言理直气壮,想到什么笑着回头:“如果,我说如果啊,你和我表姐在一起,倒是能达成我的梦想。”
“我表姐聪明漂亮,学习能力强,能言善辩,察言观色水平一流……将来肯定前途无量。”
季珩还没回应,陆言自己改口,“也不一定,她有点懒散,没什么大志向的样子。”
季珩挑眉,“无所谓,她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可以,没必要非得成为世人眼中的出色之人。”
“啧,”陆言没眼看,再次扭头,“你这还没追到人呢。”
他从同学那里学到了一个方言,叫“耙耳朵”,觉得很适合阿珩。